红楼读书郎(274)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李氏和信达娘因为手艺更好一些,已经被人调到裁衣坊。她们这段时间,整日拿着剪刀跟布匹作伴,也是奇道:“之前生意不好时,老担心上面发不出工钱。现在生意好了,又觉得生意也不必好成这样,叫人累得慌。”

陈恒跟信达偷听半响,嘴角都是憋着笑。一旁的陈娴见弟弟们脸色不对,想着之前陈恒跟赵主事一起在坊里进出,就问道:“弟弟,你是不是知道坊里来的人是谁?”

“姐姐再过几日,就会知道了。”陈恒轻笑,倒不是刻意隐瞒,只是这事说出来,家里人也不会信。倒不如以后在坊里碰了面,以事实说话,更能说服人。

“我听说街上会再放一批铺子出来,娘跟二伯母要是觉得累。咱们家里不妨凑一凑钱,给你们也盘个铺子下来,到时候直接跟工坊拿货,自己当个卖布的店家也好。”

“现在怕是不好拿吧。”顾氏闻声亦有意动,可现在谁都看得出来秋浦街的热闹。价钱先不说,能不能抢到都是问题。

陈淮津倒是很有想法,主动跟周氏问,“娘,咱们家的钱还够吗?”

周氏闻声,已经面露几分骄傲,“你跟你大哥一人一间铺子,恒儿又常往家里递钱。这钱要是再不够,我们家还过什么日子。”

寻常人家一两日才能吃上一顿的精肉,在老陈家顿顿都少不了。家里常备的干果点心,更是不比小户人家差。比起陈恒小时候,陈清岳跟陈寅的童年,实在是要好上太多。

陈恒也是知道这点,才会给家里人提出建议,“奶奶,你跟娘不妨准备好钱。等到年后,铺子放出来。你们只管去试一试。说不准咱家运气好,一下子就买下来了呢。”

信达听到这,实在是憋不住,直接放下筷子,捂住嘴大笑出声。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年后(下)

又是一年春来到,元宵佳节的氛围才在城内散去,扬州人已经开始数起日子,盼着二月二早点来。

去岁年末,陛下把沿用许久的年号——文和改成了建平。全国各地州府,都准备在建平元年的关卡,好好办些庆典活动,为陛下的决定庆贺一番。

从武定到文和再到建平,登基多年的李贽,似乎越来越想要天下人知道,自己想要大展宏图的志向。

陈清岳是注定赶不上这场热闹,他已经十二岁,早到了可以参加县试的年纪。之前因为王先明觉得此子心思太过活泼,又压了他几年,磨一磨清岳的性子,到今天才同意他下场。

家里又有孩子要回泰兴县参加科举,哪怕只是一个县试,也是个大事。正午吃过饭,老陈家的人就集体出动,一起送着孩子到城门口。

一家近十人,加上特意带相公赶来送行的陈青、胡祥恒。一排人围在马车边,趁着最后的时间叮嘱着陈清岳,又不时探头往城内看,似乎还在等着谁。

“别担心,恒弟如今事情多,必然是在旁处绊住了。”

胡祥恒瞧出了陈青脸上的担忧,忙开口安慰道。一旁的顾氏也发现了女儿的不对劲,考虑到陈青如今有孕在身,也劝道:“青儿,是不是累了?你要不先回家歇息,歇息。”

“就是,就是。大姐,有爷爷跟爹陪我去,你不用用心的。”陈清岳已经是个少年郎,加之成长时,家里的日子一天天的变好,胆子也比同龄的孩子大的多。听到这次能出远门,心里不知道多兴奋。巴不得抓紧上路,好好做只离巢的燕子。

家里的大人岂能不知孩子的想法。不过小孩子嘛,他们也懒得计较。只在马车上检查起孩子的东西。别的不提,就光说陈清岳这次回泰兴赴考。老陈家特意雇了一辆马车,就可以看出陈家人日渐红火的日子。

“没事,娘,弟弟不也说,让我没事多走动走动嘛。”陈青现在的身子,刚好五个月,正是要多走动的时候。对此陈恒也是一再提过,不可把自己锁在家里,反而误了大姐的身子。

几人正说着话,城门口却突然飞出一骑,从人群中间的空隙穿过,直直的停在陈家人面前。马上的人,陈清岳也是识的。两人才打上照面,嘴上已经叫开道。

“岳弟。”

“珏弟。”

“哥哥今天特意来给你送行,你就说感动不感动。”

“少来,说的你自己今天不回苏州一样。”

林珏一个翻身,跳下马来。拎起衣角,往腰带里一塞,三步并作两步窜到陈家人面前,开始给诸位长辈见礼。

这是知府家的公子,也是陈清岳的同窗。陈淮津等人自然是识的,笑着跟晚辈打过招呼。林珏才吊儿郎的凑到清岳面前,伸手勾住后者的脖子问,“我看了一圈,怎么没看到大哥。”

林珏的身高比清岳要矮半个头,这副作态,其实让陈清岳颇为难受。陈清岳挣脱林珏的束缚后,才回道,“应该在来的路上了。先不说大哥,你这次回去考试,有没有把握。可别我考中案首,你名落孙山,那我可是要笑你的。”

一听这话,林珏刻意扬眉,伸出一只手,在半空中握紧,自信中带着得意道:“我视案首之名,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尔。”

林珏生得俊俏,这般奇奇怪怪的腔调,从他口中说出,只会让旁人看着好玩。

人皆有爱美之心嘛,不足为怪。

陈清岳却撇撇嘴,“别回头,翻了个大跟头,以后就没机会骑马了。”说完,陈清岳眼睛不无羡慕的看向林珏身后的缰绳。

陈家的家境是好上不少,可也没到随便买匹马给孩子玩耍的程度。这玩意的价值难度,不下于后世买辆车。

如果大伯跟我爹会骑马就好了,等他们骑够了,自己还能跟着混一点。陈清岳在心中想着,林珏也是看出他的心思,当即凑到清岳的耳边,道:“弟弟若是考中泰兴案首,等你回来,我把马借你骑几日。”

陈清岳也顾不上被林珏称呼自己一声弟弟,直接喜道:“此话当真?”

“哼。”林珏一撇嘴角,昂了昂头,又学起奇奇怪怪的腔调,“大丈夫,一言既出……”

谁知,他话还未说完,背后就传来声音将其打断。

“林珏,你怎么在这?你今天不也要坐船回苏州参加县试吗?”

大家一转头,就看到一个穿着宽衣大袖的俊美少年,负着手步步而来。已经十五岁的陈恒,身形又是拔高一截,头戴青色方巾,着青衣。一身打扮都是惯例,唯独他的五官越加深邃,眉宇更加飞扬锐气。虽比不上柳湘莲、薛蝌两人,可加上他风采超群的气质,真叫人一见就难以忘记。

这份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成就感,让顾氏欢喜的不得了。她的眼睛大,陈启的眼睛小,陈恒的眼睛就随了她。她的眉毛不好看,陈启的眉毛倒是又浓又密,陈恒又取了他爹的眉毛。

真叫人不住窃喜,孩子在自己肚子里,就这般聪明机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顾氏嘴角憋不住笑,也就是顾及婆婆在,不好言明。

“怎么走的满头是汗?”周氏哪有功夫管这个儿媳,陈恒一到,她的心思就都在大孙子身上。见对方额头有细汗,忍不住掏出帕子递给对方,“快擦擦,这是走了多远的路来的。”

“恒弟。”

“恒儿。”

大家之前都在看陈、林玩闹,此刻才见到陈恒出现,立马叫开声。陈恒笑着擦过汗,赶忙给久侯的家人解释一句,自己被裴怀贞留堂的经过。

等跟家人说完,陈恒站在陈清岳、林珏面前,刻意一言不发。这两个弟弟读书时,常被陈恒布置功课,检查学业。王先明的年纪毕竟大了,陈恒不忍夫子多劳,就偶尔肩负一下教书的任务。

是故陈、林两人对这位大哥,是又敬又怕。在陈恒面前,都齐齐低下脑袋,相互使眼色,都盼着对方给自己开脱。

陈恒将他们的小心思看在眼里,想着两人即将参加二月的县试,就缓声道:“心态好是不错,可也不要太过放松。这次让你们提早出发,是过去好好准备。不要到了地方,就跟脱缰野马一样撒欢。”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