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8)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冯朱一手接过,直接问道:“前厅那帮书生照顾的怎么样?”

“我去看过一眼,有季管事陪着,他们喝的很尽心。”

冯朱点点头,继续快步朝前走着。此刻,府内明明灯火如昼,依旧有六个婢女、小厮在前头打着灯笼。

一番急行,冯朱喘着气走入大厅,他生的富态,这般赶着走路。不免气喘,可书生们看到他这副模样,心中本来减去的怪罪更是消失一半。

“各位恕罪恕罪,今日实在是不凑巧,在下有老友前来相会。到误了我跟未来举人、进士们的相交。”

众人连连推辞,相互间一番客套后。冯朱又开口解释自己前两个月在知府面前应承下,答应给每一位县案首一百两白银的事情。

又说道:今日自己有错在先,一百两是知府的委托。另一百两是他跟梅翰林的赔礼云云。

书生们喝的正高兴,那有不答应的道理。又加上有一笔横财到手,言语间也夸起冯老爷高义,知府大人慈悲。酒话连篇,甚是荒唐。

借着这个机会,冯朱挨个走到县案首面前,亲自把两百两递上,嘴上还说着恕罪的话。

等到此事完毕,季管事起身端起酒杯,邀请着众人饮酒。只有陈恒注意到,冯朱已经悄然离开,继续去陪他的那个翰林公。

……

……

匆匆回到梅长龙处,冯朱面不改色的坐下。见他匆匆去,空手回。梅长龙不禁好奇道:“你不是说去拿宝物,与我鉴赏的吗。宝物呢?”

冯朱神秘一笑,侧过身贴在对方耳际,将书生们的事情一一说出。又提及自己以对方的名义多赠了一百两。

“半山公未入书院,已得学子们的信任和情谊,这不是宝物是什么。须知易得无价宝,难得知心人,想来有这帮案首在,半山公在书院,也会收获一片芬芳桃李才是。”

梅翰林听完,甚是感动。站起身握住冯朱的手,感叹道:“你也是我的知心人啊。”

“我这样的粗人,也能做半山公的知心人吗?”

“有何不可,贵在真心。”

冯朱大笑,提起酒杯相敬。两人又是畅饮几回,冯朱突做叹气状。梅长龙不免问道为何。

“此事说起来倒也麻烦。”冯朱摇着头叹气,“先前不是说到林大人相邀吗,他跟知府大人做局,将我们这些盐商好一通骗杀。”

将林府上发生的事情和盘托出后,冯朱半是急切半是惋惜道:“半山公,我并不是心疼那些钱,不过几千两的事情,我转个头就有了。只是韦大人上任以来,对我们这些老百姓步步紧逼,实在是让我不明白,我们到底那里做错,还请半山公解惑。”

“你个呆子,这是陛下缺钱了。”梅翰林摇着头,他虽然一直在翰林院修书厮混度日,但是久居朝堂,也算锻炼出眼力劲,眼下正适合拿来卖弄,“武定八年的时候,草原各部来犯。陛下想兴兵讨伐,因国库实在拿不出钱,只能作罢。”

“那跟我们直说不就好了,钱可以在赚,如此襄助国家的义举,我冯朱又不是狼心狗肺之人。肯定愿意倾家之富,以助陛下。”

“你真舍得?”梅长龙真是喝多了,连这种话也敢当面说,好在他又自鸣得意的继续胡叨叨,“你还是想的浅了,与其低头让你们来捐,陛下何不直接拿盐政开刀,这样才是君临天下的九五至尊,才是一个雄主的气魄。”

“那我等岂不是完了?”冯朱闻言,脸色都变得如白纸一般。

“你急什么!当我不知道你背后的那些金陵勋贵不成?此事啊,想的容易做起来却难,谁叫太上皇还在呢,有的是人给陛下使绊子。你瞧着吧,前年贾家的长女入宫当女官,去年就被封了才人。”

“这是陛下给勋贵们开条件,允许他们顺着坡下来。可惜连杨广都没有碰的盐政,陛下的如意算盘,怕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哦。”

说到这个史书上残暴的帝王,冯朱发出嘿嘿傻笑,评价道:“苛政猛于虎啊,这等道理,还要半山公常常说给书生们听才是。”

“是该如此,好战乃亡国之相,陛下一心想的是自己的千秋万名,岂可拿国家社稷开玩笑。我此番到书院,正要给他们多讲讲秦隋的例子。”

“善,梅公高义。”

冯朱大笑,举杯相邀。

第二十五章 府试

酒足饭饱后,自有下人扶着梅翰林回房休息。

冯朱虽是从头作陪到尾,但劝酒这种事自有婢女来做。他从头到尾喝的也不过十几杯之量,此刻他还能坐在躺椅上,享受着侍女的服侍,一边听着季管事的禀告。

“要你这么说,今天这帮书生里,也没有什么可用之人?”冯朱测过身,又拍拍后背的位置,示意婢女加重一下力道。

“老爷,二百两就能让他们眉开眼笑。这样的人,又当得了什么大任呢。”季常贵站在一旁。

“喜欢钱财有什么错。天下爱财的人,那么多。只是可惜他们都把握不住一句:取之有道。是这么说的吧?”

“老爷博学。”

冯朱轻哼了一声,季常贵作为府内的大管事,很得他的信任。纵然偶尔有些犯蠢,他也不在意。毕竟用钱是买不来死心塌地,但是钱加上诚心相待,却可以无往不利。

“那个七八岁的小孩,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他的?”

“他是泰兴县的案首,叫陈恒。因为年龄小,他说不会喝酒,我也就没劝他了。他在宴上吃的很少,话也不多。”季常贵开始回忆起陈恒今夜的举动,“恕小的眼拙,没看出什么东西。”

“你这不是看出东西来了嘛。”冯朱笑了一声,想着左右不过是个孩子,也就没当回事。两人的话题,又回到明日怎么招待梅翰林上。

“老爷,真的有必要如此款待他吗?这老头,要是在朝中有人,也不至于落得来扬州当学正的落魄下场。”

“你懂什么,这世上有的是不能成事的人。可要他们去坏事,往往都是一干一个准。”冯朱摇着头,憧憬道,“你自己想想,以后的扬州书院里,总揽一州之才。梅翰林在其中,能教出多少替我们说话的人。”

“原来如此,小的失智,竟然才明白老爷的良苦用心。”

冯朱笑笑,他已看出季常贵是有意让自己来卖弄,也懒得点破。他就喜欢看下人这样用心揣摩自己心思的样子。

“林如海既然给我们点了一出定军山,这次就让我们演一演卧薪尝胆。也让别人看看,究竟是谁的戏更高明。”

季常贵正要出口称赞,门外突然响起求见声。得到冯朱的首肯后,那人便小步跑进来。季常贵一看,竟然是黄管事。

“有什么事。”

“老爷,刚刚有下人跟我禀告,在书生那桌上,有人遗留了一百两。”黄管事从袖中取出银票。

“遗留?”冯朱狐疑道,又摆摆手让黄管事自己收好。他自己思考一会,才对两人笑道,“看来是有人容不下我们一身的铜臭啊。”

“老爷,要查吗?”黄管事厉声喝问。

“不过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书生,还能坏了我们的事不成。不用节外生枝了,如此小角色,连登台唱戏的机会也不用给他,随他去吧。”

“是。”

……

……

回来的路上,依旧是坐轿子。

陈恒刚回到客栈,就看到在客栈外不知等了多久的陈启。一见到自家儿子,陈启那里还顾得上许多,直接冲上前抱着陈恒,在夜色下把他一顿猛瞧。

“事发突然,让爹爹担心了。”陈恒赶忙赔罪。

“无妨无妨,掌柜都跟我说了,只是我放心不下,才等在门口。”陈启见儿子全须全尾,悬了半天的心,总算是放下。

天知道他回到客栈,发现陈恒不在时的那份紧张。陈启一度以为,自己要被陈丐山逐出族谱了。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