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8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什么叫鲤鱼跃龙门,一朝化成龙。中举的好处,已经一目了然。乡试解元,几乎可以说是半只脚踩在进士名分上。今后是个什么龙虎之士,已经不需多言。

宴会的高潮,是揭牌。由陈启跟几个木匠一起打造,林如海手书的‘解元’牌匾,在众人的围观下被揭开高挂。

从此以后,路过陈家门口的人,都会看到这块‘解元’的门匾,掂量掂量自己跟陈家人说话的态度。

在前头敬过酒的陈恒,破例来到后宅,只为了给三位师母敬酒。今日,柳氏、贾氏、谢氏都是在场。

其中裴怀贞因为身体原因,不便亲至,只好让谢氏替他过来。对于这位恩师不能亲至的遗憾,陈恒只好把感情放进酒杯中,请师母谢氏代为饮过。

“恒儿,你做的好。”柳氏的话,最是简单直接。她是看着陈恒一步步走来,寥寥一句话,饱含着复杂的情绪。从小小的山溪村,一个农家子奋力拼搏而出,终于成为举人。

个中酸楚,又有谁知。这位师母也是感慨万千的很,心中也最为陈恒高兴。

贾敏见多了青年才俊,虽吃惊陈恒又能高中解元,可脸上却没有太多激色,只用起欣赏的语气道:“恒儿,还须再接再厉。”

这位国公家的娇女,在外人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可谓是偶像包袱在作祟。不过平日里,贾敏对自己的关照,陈恒是清楚的。当即诚恳的谢过,贾敏也是满饮一杯,足见其对陈恒的态度。毕竟是自家官人的爱徒,她只是紧着面子,失礼到绝对不会。今日,更是亲自准备了礼物,带给恒儿这个孩子。

“是,师母。”陈恒恭敬受命,又朝着最后一位师母谢氏敬酒,“师母,这两年学生求学愚钝,有劳你跟夫子费心照顾。”

“也是你自己肯用功。”谢氏本就生的慈眉善目,此刻展颜一笑,更叫人如沐春风,“恒儿,夫子还为你准备了一份贺礼,你这几天记得回一趟家里。”

“是,师母。”

陈恒满饮一杯,求学的路上,既有老师的辛勤教导,也少不了几位师母的从旁辅助。他如今面色通红,可头脑还算清醒,加之眉目如星,更叫后宅里的女眷为之侧目。

十五岁的解元公,虽是堪堪可入高门大户的眼。可对扬州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等一的佳婿。更何况对方又是如此丰神俊朗,不免叫人心动。

进士这玩意儿,听起来名头响。可人一辈子,才能碰见几个进士啊。况且进士们都是扎堆在京师,死活也不出去。由此可见,举人的难能可贵之处。

人皆有好美之心,列坐的妇人们悄声打探陈恒的婚事。同在一桌的黛玉,却已经端着酒上来,拦在陈恒离去的路上,笑道:“兄长,不跟妹妹喝一杯吗?”

“哈哈哈哈。”陈恒大笑一声,又小心瞥一眼贾敏,见她脸色如常,并无异样。就接过大姐陈青端来的酒壶,往杯中倒满,对着林黛玉道:“妹妹的符很有用。”

林黛玉闻言一笑,乡试之前,她不仅准备了瓜果点心,还去文昌帝君的庙里,替陈恒求了一张符,用香囊包住交给陈恒。见兄长的腰间,还挂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囊。她心中更是高兴。

林黛玉今天穿了一件亮色襦裙,极为好看,又是豆蔻年纪,本就绝色的容貌,更添书香风采。她才不去看贾敏呢,自己端起一杯,笑着跟陈恒碰过,一口饮尽。

“兄长还会高中的,到时妹妹再替你去一次文昌庙,求帝君保佑。”

在座的女眷们,谁不是人精,都感觉有些不对劲。心中那份打探的热情,不知不觉消去不少。

她们不禁心道:果然是好郎百家求,这知府之女,怕也是对解元公动了春心。

陈家人却不敢做这个非分之想,林家的门第太高,跟陈家有云泥之别。他们纯以为陈、林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只有已为人母的陈青,看在眼里,笑在嘴边。

当年那个女扮男装的林家小书童,也是长大了呢。

宝琴今日也是在的,穿的倒是寻常普通,不如盛装打扮的林黛玉。这两年,秋浦街的许多事,陈恒对她多有仰仗。只是今日不便交谈,陈恒撇了她一眼,见对方一直低着头,也没多在意。

他们‘哥俩’嘛,到了明日,还有的是机会喝酒。

反正得过完年,他才离开扬州去京师。

叮嘱完黛玉少喝点酒,陈恒又朝几位长辈行过礼,才抽身离去。

看着翩翩少年郎离去,柳氏拉着顾氏的手,“真快啊,眼看这孩子就到了要娶亲的年纪。”师娘这句话,是说给贾氏听的。林黛玉的心思,又怎么能瞒住这位女中诸葛。眼看孩子们越来越大,弟妹,你再不下手,小心别人家捷足先登。

顾氏跟周氏一对眼,也做点头状。她们俩更有意思,第一时间想到的人是隔壁家的那位。拖了人家姑娘这么多年,眼看英莲就要十八岁,是要给点说法了。

哈哈哈哈,坏哉,坏哉。真不知是要上错花轿嫁对郎,还是月老醉酒——乱手点鸳鸯。

……

……

九月十五日,宴席一结束,陈恒就来到山长家,拜见裴怀贞。今日只是师生小聚,除了林如海、王先明外,再无他人旁观。

裴怀贞这几日气色不错,只穿的比常人多些。三个老师跟一个学生聊上半日,才在午饭前来到大堂。

见三位恩师都是面容严肃,陈恒虽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可也静下心来,坐在管家为自己准备的位置上。

“年后就要去京师了。”裴怀贞先开了个口,三个老师就他份量最重。他一说完,其他两位老师才配合点头。

“去了京师,不免交际往来的琐事。你岁数虽然还小,不过为师这个年纪,也怕撑不到你成年。”裴怀贞笑过一声,伸手拦住陈恒张开的嘴巴,只笑道,“借着这个机会,就由我们三人,给你束发戴冠吧。”

陈恒闻声一震,没想到老师们是这个安排。男子二十而冠,提前到今日,也算是件趣事。

“恒儿,你可愿意?”

“由三位师长亲自束发,弟子喜不自胜。”陈恒从位置上起来,躬身而拜。

“好好好,坐回去吧。”裴怀贞笑着摆摆手,又看了林如海跟王先明一眼。山长这个年纪,自然不可能亲自动手。

后两人轻笑一声,纷纷上前来,一起动手解下陈恒的发巾。陈恒乖乖坐着,任由老师们摆布。屏风处,突然又走来两道人影。其中一个是谢氏,一个是黛玉。

师母手中端着一个木案,上面放着白玉小冠,形为琉璃偃月小冠,通体晶莹白透,十分好看。旁边的是方头蘑菇簪,会从白玉小冠的空洞穿过,固定头发。网巾、飘飘巾更是少不了的。

所谓飘飘巾,就是当下最流行的士子帽,帽檐后端有两条垂肩的黑带,随风而动,儒雅超凡。

王、林都是此中行家,给晚辈盘好头发,就戴上网巾防止散发不雅,再插上一套白玉小冠。飘飘巾是最后戴的,配上青色举人袍,一名江南才子的形象,已经出现在众人眼前。

陈恒古怪的看一眼林黛玉,不知对方是怎么混进来的。后者站在谢氏旁,朝着兄长挤眉弄眼,眼里俱是欢喜。

还是林伯父看不下去,给自己的学生解惑,笑道:“她自己硬要过来的,伯父也是无可奈何。”

“喜庆之事嘛,多个人多个热闹。”王先明不在意的说道,又看了一遍孩子,越看越喜欢,更是高兴的很。

“就是,就是。”林黛玉呛着声,半笑半乐道,“这样,我也算是看过男子束发了。”其实黛玉真正的目的,是想记录下陈恒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当年错过院试,实在是林黛玉一件憾事。

“你的字,我们三个商量过。”裴怀贞笑着接过话,“先明兄说,他给你取名为恒,是希望你能明白恒心为金的道理。好在你一路过来,也算不忘初心。”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