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0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晓涛阁在京中亦有盛名,临河望山,日出日落皆有一番景色。

薛蟠却摇摇头,这都什么时候了,再去晓涛阁订位置,怎么喊得到。他转了一圈视线,想到紫英说的冯府,就把目光看向宝玉。

这贾宝玉也不呆,一瞧着他的目光,哪里不知道对方的算盘。忙做摇头状,“不可不可,我家是多清净雅致的地方,受不了这些国贼禄鬼上门。”

好少爷,这都啥时候了,还讲什么清净雅致?你家大观园是谁出的钱,你自己心里没数吗?薛蟠心一横,就道:“我带着人去梨香院即可,左右也不过走趟大门前。只菜样上,需要你帮着跟凤嫂子打一声招呼,借你们家的伙夫使使。”

宝玉本还不愿同意,见薛蟠跟冯府亲随都是急色,这才点头答应。

长随见宝二爷终于点头,立马转身往楼下跑去,挤过一排排人群,朝着冯紫英赶来的方向冲。

薛蟠和贾宝玉也未作停留,直接下楼骑上马,就朝着自家急行。好不容易赶到荣国府,正撞上三春、湘云等诸位妹妹在此跟宝钗相会。

这事说来也是有趣,林黛玉走后,不知何时开始,几位姐妹似乎都习惯在梨香院聚会。几位妹妹一听到外头的动静,便差人前来打探。

先是一人回报,说是二爷、大爷回来,正在前头置起桌面,看上去要待客。

又有一人回禀,说来的客人姓陈,有冯家公子、柳家公子作陪。

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几位妹妹照旧在后宅说着闲话。半响,凤嫂子的丫鬟平儿,却卷起门帘走进姑娘中。

“平儿姐姐。”这是凤嫂子的人,几个小姐叫着也是亲热。

平儿把人一瞧,见自家的小姐们都在此。就对含笑的宝钗道:“早说了,让宝小姐听老太太的安排,直接搬进院子里,你们姐妹们一起顽,也方便些。你偏不肯,倒让家里的凤凰儿,只往你这头凤处飞。”

王熙凤亲手调教出来的人,口才是何等了得。一句话,既夸了三方人,还把梨香院比作一株梧桐树。

宝钗笑着摇摇头,“虽说客随主便,可也不能因为老太太疼爱晚辈,我自己就少了分寸。”

此一时彼一时,自从林黛玉走后。宝钗就在姐妹中拿住了主动,到现在还日日住在梨香院。她跟宝玉到这个阶段,搬不搬去大观园,都没什么影响。甚至说,住在梨香院还要好些。不让男人费些劲,不离得远些,怎么瞧出一个人的好来。

至于这话嘛,说的好不好,那当然是好的。只是明事如平儿,心中却有两番感想。你们薛家要真知礼到这个程度,就该早早搬离才是,哪里会听不出老太太借大观园之故,点一点你们家是外客长居的不便之意。

可大观园的修建,薛家出力又最多。平儿作为王熙凤的的得力手,对账目之事反倒比府里的小姐们更清楚些。

两人打了个来回,见过了招,才算隐隐罢休。这两人的矛盾,又是落在王熙凤身上。贾宝玉眼见年纪渐长,王夫人又属意宝钗做儿媳妇。贾母当年说贾家有儿媳妇管家的传统,借此将王夫人的管家权给了李纨,又从李纨那边给了最得心意的王熙凤。

宝钗要是嫁进来,那到时候跟王熙凤争权的就是此人。偏偏薛宝钗又比宝玉大,说不好这两年就有可能完婚,王熙凤又怎么甘心坐以待毙。平儿的想法,自然是要跟王熙凤一道。两人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探春却突然笑问:“平儿姐姐,今日怎么来此?”

“害。”平儿解下防风斗篷,也是无奈道,“宝二爷前头急匆匆差人来吩咐,说要替薛大爷置办一桌酒,接待贵客。我担心下人办事不利,就来问问客人的忌口、好恶。”

原来是这样,探春点点头。宝钗也对来客好奇,不知道自己那个不正经的大哥,又折腾什么幺蛾子,就问了客人的来历。一听到对方是来自扬州的读书人,大家已经纷纷笑。

“也不知道林姐姐在扬州如何。”

“说起来,真是有些想她了。”

姐妹们还在说笑,史湘云却突然大叫道:“哎呀!!!”

“怎么了?!”见其作怪,众人忙问。

“你们想想刚刚听到的,来人姓陈,又是读书人,又是扬州人士。你们说说,像不像一个素未蒙面的老熟人?!”史湘云竖起一根指头,考起众人。

大家还在困惑,探春已经拍掌笑道:“你想说的,可是林姐姐的兄长?!”

“哈哈哈。”史湘云只笑着,也不作答。她心思古怪,说是一出,就是一出。

众人却来了精神,她们也是少见薛蟠、宝玉如此大动干戈,越说越觉得靠谱。偏这事,到底是大家猜测,最后也只能当个乐子。总不好客人来了,她们躲着后头悄悄看吧?

“谁说不能?!”史湘云又道。

她一说,宝钗就开始后悔。怎么大中午的,偏让史湘云喝多了酒呢!

……

……

怎么又来了?

从马车下来的时候,陈恒站在宁荣街上,面露几分困惑。他看了看陪行的冯紫英,笑问:“你想的主意?”

“哪儿能啊,定是主人家的一片心意。”冯紫英忙笑,又朝前一伸手,“陈兄弟,请。”

梨香院是套独栋的宅子,自带门院。只后头有条小路,通向里面的贾府。陈恒跟柳、冯二人拾阶而上,才到门口,下人们已经上来引路。

过了半边庭院,见草木皆被皑皑白雪覆盖,亦是风景成趣。复半,至中堂。四人走进堂内,薛蟠、宝玉已经起身相迎。

这就是有中间人的好处,两方人前头才做过一场,也就是冯紫英在两边都有交情,才能居中介绍,调和起大家的气氛:“这是荣国府的贾宝玉宝二爷。我们一般叫他二哥、二郎。”

“这是紫薇舍人家的薛蟠薛大哥,今日要赔罪的就是这个憨货。”冯紫英笑过一声,又介绍起客人,“这是扬州府的陈恒陈大哥……”

陈恒对着面前如玉的少年拱拱手,道:“当不得大哥之称,表字持行,叫我一声持行即可。”

叫大哥什么的,太亲近,没必要。叫个表字,就够了。

贾宝玉的穿着,跟平日区别不大。他对陈恒上下一瞧,见对方气宇轩昂,神采飞扬。心中已冒酸气,又听对方有表字,一举一动也像极了大人,忍不住道:“你年岁也不大,怎么这么早,就取了字?”

这话问的有些不礼貌,陈恒眯了眯眼睛,又笑道:“赴京历事,师长担心我跟人交往多有不便,就起了表字。”

冯紫英担心宝二爷说错话,比起薛蟠,他更关心此人的心情。忙道:“你们可不晓得,持行兄现在在兵部历事,管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家。哈哈,呵呵。”

他忙打着哈哈,就盼着眼前的主人家,能听出话里的意思,别给两方人添堵。

薛蟠却有两副面孔,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对不如自己的人家,那是霸道蛮横的很。要是有些需要之处,薛蟠身上又有勋贵子弟该有的机灵和善变。

想到对方身后的太孙,薛蟠忙道:“之前的事情多有得罪,今日我托了冯兄弟的面,特来给陈兄弟赔礼道歉。”

说完,薛蟠一弹袖,十分标准的行过一礼。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陈恒侧了侧身子,让了这一礼,只说道:“些许小事,不必如此。”他此来,只为看一看贾宝玉的庐山真面目。仇不仇的不重要,不过是一群不会多打交道的人。

冯紫英在旁打着圆场,又介绍过柳湘莲,才让薛蟠赶紧请人坐下。一共五人,围在圆桌前,另有下人往返前后宅,替平儿问询着客人的口味。

史湘云和探春领着姐妹们躲到屏风处时,正好见到几个少年郎在放言闲谈,她们听着外头的声音,无不小心探望。

“听到了吗,真的叫陈恒诶。”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