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401)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好,越来越……”陈丐山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词汇,只好改口道,“比你爹要强。”

陈恒大笑,偷瞄一眼陈启黑下来的脸色,忙替他爹解释道:“爷爷,我这眼睛还是像爹爹的。”

“是像我。”陈丐山嗤笑一声,又把信达喊来,“好孩子,这几年辛苦你了。”

信达刚从他娘那屋回来,也不知说过什么,此刻双眼红彤彤的。听到陈丐山的话,信达就回道:“二爷爷,没什么辛苦的。二哥待我很好,我也是长了不少见识呢。”

“好好好。”陈丐山依旧词穷,用手拍着信达的手背,“晚上想吃什么,就去跟你奶奶说。”

“诶。”信达应了一声,忍不住跟陈恒相视一笑。家里人的问话,无非就是吃吃喝喝。可听到两心里,又抚慰住七八日的风尘。更有这三年的个中辛苦,也在此时烟消云散。

晚饭后的热闹,就留给家人共坐藤架下,以作天伦之乐。大姐陈青跟大姐夫胡祥恒感情一直恩爱,如今有个三岁的女儿,暂时取名叫元元。大姐陈青说,这孩子是她大舅考中解元的那年怀的,取这个小名正好。

三岁的元元话很多,在陈恒的逗弄下,脆声喊过一句“大舅”,把陈恒逗得眉开眼笑。饭才吃完,就抱着元元在家里乱窜。

二姐夫的人选,陈恒最是意想不到。竟然是在书院,有过一面之缘的叶广潮。也不知道他跟二姐是怎么结下的缘分,如今头胎生了个儿子,还不满周岁,名字都未想好叫什么。

这孩子有些怕生,陈恒一想抱他,他就嗷嗷的哭。陈恒见此,只好抱着元元,跟几个弟弟一起坐在院子里闲聊。

陈清岳如今已有秀才功名,十五岁的秀才,若不是有他大哥珠玉在前,说出去也是既有面子的事情。陈寅才十三,刚过了县试、府试,是个刚刚在科举路上迈出第一步的小童生。这个年纪考中童生,不早不晚,只能说寻常。

这俩人现在都在乐仪书院读书,陈恒跟他们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兄弟三人说上一会,那份久别的生疏,立马消失不见。

“大哥,你不声不响考个状元,我跟三弟以后可就惨了。”陈清岳在自家人面前,从来不知道腼腆为何物。

“怎么了?”陈恒失笑,看看陈清岳,又看看陈寅。这俩弟弟长得真快,寅弟年纪虽然还小,模样已经瞧出不凡。陈寅出生的时间好,正是家里逐渐宽裕的阶段。这孩子打小就没吃过苦,连皮肤都白的不像话。

“每次二哥例考出了差错,夫子就教训他。你大哥在书院的时候,从来没考这么差过,你到底是不是他兄弟。”陈寅憋着笑,陈清岳听恼了,回击道:“我那是小试牛刀,等到明年院试,我才会用尽全力。”

元元坐在大舅怀里,正抓着大舅的发带玩。陈恒都随小丫头自己玩,只把话题转到陈清岳身上,“既然是明年打算参加院试——那正好,你这几天就做些文章给我看看。”

“啊?!”陈清岳看着笑语盈盈的陈恒,当即狂摇头,故作心疼道,“大哥才回来,怎么好如此劳累。您还是在家里,好好调养身子为重。看文章的事情,不急不急……”

“看文章怎么会累。累的是,写文章的人。”陈恒信誓旦旦的笑道,“清岳,你逃不过去的。”

这小子打小就被自己盯着,陈恒一见清岳这副姿态,就猜到对方想要混水摸鱼过去,自己这个大哥岂能让他如意。

陈清岳闻言,当即想起自己前些年被支配的恐惧,神色都是愁苦不已。

吓唬了陈清岳一顿,陈恒又看向陈寅,“三弟,你也是一样。”

“大哥,我正有此意。”陈寅点头,能让当朝状元郎看一看文章,多少人想求都求不到。

回家的第一个晚上,就在这样的平静中度过。可到了第二日,热情的扬州人,就带着一份份拜帖送到陈家。其数量之多,真叫人瞠目结舌。更让人觉得惊奇的是,这些人上门手里就没少了礼物。

陈恒担心家里人处理不好这些事,就留下信达帮着打理。自己则带着清岳、陈寅一起去往书院。

这是一开始就订好的行程,去完书院拜会过恩师们,陈恒才会正式处理其他的诸事。

……

……

乐仪书院的变化不大,只是地方比陈恒读书那会更大一些,中庭里的花花草草也要多上许多。

陈家三兄弟携手而至,乐仪书院也是给足面子。不仅中门大开,更有士子夹道相迎。陈恒才走过影壁,就听到此起彼伏的‘学兄,你还记得我吗’‘学兄,是我啊’‘拜见状元公’。

大家虽不熟,可有书院的交情在,陈恒也没摆状元的架子,只带着笑意一一回应。如此被众人簇拥着走过中庭,陈恒来到讲堂前。门柱上的那对楹联,依旧挂在此处。范公的绝句,无论何时何地读来,都会叫人精神一振。

已经担任山长许久的徐堇侯,早早就跟王先明一起等候在此。这两位恩师的身侧,则是书院其他授课的夫子,金师等人亦是在列。为了今日陈恒的上门,书院的夫子特意停了半日课。好让学生们记下状元的风采,今后能发奋读书。

将两位夫子请至讲堂中央坐好,陈恒端过清岳捧来的茶杯,朝着徐师、王师行礼道:“学生陈恒殿试得中状元,今日特来拜谢恩师教导之恩。”

天地君亲师,这个时候,不论用什么大礼都不为过。其中王先明还是陈恒的启蒙恩师,感情最是深厚。徐堇侯喝完茶,就把目光看向对方,示意王先明来主持。后者不好推脱山长的美意,就伸手挽起弯身的陈恒,道:“不过是教了你些人人都能教的东西,你能考中状元,还是靠你自己啊。”

好你个小老头,自家学生发达了,也想着拉远关系是吧。陈恒双手握住王先明,道:“老师这话,不妨回头跟师母说说看。到时候师娘生气,老师可别怪学生只知道帮师娘。”

瞧出陈恒话里话外,跟中状元前差别不大,王先明心中这才老怀大慰。他一个小童生,面对着大雍朝第一个连中六元,心底还是不由发怵。权势、名声、富贵这些东西,当事人自己看不出来,旁人沐浴在侧,却是各有感触。

陈恒瞧出小老头的拘谨,再看着周遭都是围观的士子,也知道不是说话的时候。只好强硬的挽住王先明的胳膊,好好的将他请到堂上安坐,自己则侍立其后,试图借此掩下身上的锋芒。

徐堇侯猜出了陈恒对王先明的关注点,在旁边看了一圈,就把所有看热闹的士子都赶出去,只留下陈家三兄弟跟他们两个人。到此,王先明的精神才松弛一些。

“老师身子可还好。”

陈恒刚刚挽着王先明的胳膊,就感觉出老先生的身子消瘦一些,不免有些担心。

“好,我都好。”王先明不住点头,开始跟学生叫苦道,“就冬天的时候,得了些风寒,让你师娘说了几嘴。”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这人老了,性子是要跟之前大有不同。

徐堇侯在旁笑道:“年前,我们书院里又扩了一个童生班,收了城里不少的学生。他们知道王兄的弟子是解元公后,都纷纷要求拜在王兄的门下,这才累出病来。”

“不累不累。”王先明怕给书院添麻烦,忙给自己学生解释道,“就是这些孩子不如你当时聪明,我教起来实在费劲的很。不过能有事干,就是好的。我比你爷爷要强,他现在天天在家里,除了逗逗曾孙,啥事也干不了。”

陈恒闻言轻笑,只把此事悄悄记在心里。他陪着诸位夫子又聊上几句,才试探道:“山长还在扬州吗?”

问这话的时候,陈恒心里是有些担心的。自己回来这么大的事情,但凡裴怀贞在扬州,多少也会派个人给自己递话。或是师生一起,直接在书院团聚一番。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