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421)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他只叮嘱陈恒道:“这事,我看小不了。这姓孙的,名义上虽是我们兵部的人,不过身后连个能靠的都没有。持行,不论是谁求到你这,我劝你还是不要跟他牵扯过多。”

陈恒当日不愿意牵扯,解铃还须系铃人。迎春的婚事,握在贾赦手中,哪是自己解决一个孙绍祖就能搭救对方。

陈恒冲关心的同僚再三表达谢意。对方也不以为意,只唠叨道:“别跟我扯这些没用的,你考上进士后,好久没找我们饮酒了。陈状元,莫不是你新婚后学起新妇之状,开始认生?”

陈恒大笑,一边赔罪一边解释道:“若不是特意等一等,怎么显得我状元的气派?”

见友人,还是过往那般能开玩笑。此人亦是大笑,“大家可都说了,你的新婚酒,可不算我们的小聚。这次,非得吃你个底朝天才好。”

陈恒忙点起头,“好,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就这次休沐吧。我在家中略备酒席,你只管喊大家来就好。”

“一言为定。”那人作笑,这才肯起身离去。

陈恒回到家,忙把此事告诉黛玉。这陈夫人知道家中要第一次待客,忙笑着应下来。隔日陈恒上朝后,她就命信达带着紫鹃出门置办东西。

第二百五十章 又是中秋又是别离

八月十五,正是中秋佳节。听说贾府那边又有宴席,地点还是在城外的凸碧山庄里。这次贾府出行,拉出了好长的车列,让京师不少人都开了眼界。前后簇拥之际,好不热闹。不过陈恒、黛玉都没去,只把给贾母和其他亲戚准备的礼物,送到贾敏处,让长辈代为转交。

小两口才成婚半个月,参加最多的就是宴席。自己的婚宴不必说,月初是贾母寿宴,本月初八陈恒又请了同僚一顿。难得朝廷在中秋给臣子放了一日假,陈恒更没有出门应酬的准备。他想借着这个时间,好好跟自家娘子放松、独处一下。

黛玉亦有此意,听到陈恒的安排,当即举双手赞成。她底子里也不是个爱凑热闹的小姑娘,听相公说要在家里过中秋,当即张罗开,要在府内好好操办一番。今日一起床,陈夫人就领着府内的丫鬟忙个不停。老陈家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如今的家底,算个小富,那是绰绰有余。

黛玉做了当家主母后,除了林家带来的丫鬟、小厮外,又专门从外请了几个人来,帮着料理家里各处。家虽不大,但在她的经营下,日子倒是红火的很。素手放下诗书词籍,料理起柴米油盐等俗事,也是像模像样。

陈恒看完书,从书房里出来时。刚好见到黛玉在清足亭前,准备着晚上祭月的桌案。他这个书生,凑趣着上来,对佳人笑道:“娘子,可有我能帮忙的地方?”

黛玉都懒得理他,只横了冤家一眼,仍旧拉着紫鹃、晴雯说道:“怎么好好的,太阳都要下山了,这赶集的反到来了。”

“哈哈哈哈。”陈恒失笑,他是发现了。成亲后,黛玉的表情也好、态度也罢,跟之前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份陌生的熟悉感,实在有趣的很,更叫人喜爱万分。

在晴雯、紫鹃的憋笑声中,陈恒厚着脸皮上前,站在黛玉的身边,用肩膀轻轻撞着对方的肩膀,奇道:“那有什么赶集的,我瞧着分明是一个赶月人。正挨家挨户的好心通传,月亮要爬上来,大家可别错过吉时。”

黛玉听的想笑,使了些劲才憋住,又抿嘴侧头,故意不去看相公的搞怪,“这赶月人倒是怪好心,我怎么就是瞧不见呢。”

“你再瞧瞧,再看看?”陈恒左右横步,态度倒是积极的很。

晴雯、紫鹃实在忍不住笑意,忙道了声‘老爷、夫人,那边还有事,我们先去看看’,就拉着手往库房那边躲去。见没了外人,黛玉胆子更大一分,上前拉住陈恒拌起嘴。两人吵吵闹闹间,就把桌上最后的摆盘做完。

晚霞之色,正要被天幕收去。灯笼可挂可不挂的时辰,陈恒跟着黛玉一起进了屋。夫妇二人穿的都是便装,闲聊更是没停过。

两人的话题已经转到此前的孙绍祖身上。黛玉到没主动问起海事司的事情,只讨论着孙家的家风、孙绍祖的人品。这事,陈恒最近又得知不少消息,当下全部转告对方后。

这位陈夫人才大惊道:“这家人如此凶恶,迎春姐姐嫁过去还能落着好?”

陈恒不好评价,只轻声摇着头。孙家的名声确实不太好,可迎春的婚事,别说他们夫妇,就是贾敏都不好干涉过多。贾母倒是能插手,可依照她对贾赦的态度,只怕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盘算。

黛玉亦是想清楚这点,眉毛微微皱着。她性子好,为人又纯真,可到底是少见了肮脏事。这样单纯的心思,不免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好好过着,越过越好。

陈恒却跟她不同,他清楚这世上,能关上门过好自己的日子,已经极为不容易。好在林妹妹心思虽好,对人情世故也不是一窍不通。她蹙着眉稍稍思考,就知道此事的难处。要是大舅执意要嫁,他们这些晚辈,还能拦着吗?

“谢过相公。”黛玉朝着陈恒行礼,又压下担心,笑道,“明后日,我就把这个事情跟迎春姐姐说。成与不成,且看她跟外祖母的意思吧。”

聪明!陈恒暗暗点头,他就知道黛玉能想明白这事,知道要指点迎春嫁给谁。也是笑道:“先不操心这些。娘子,咱们家今晚吃什么。”

“给你吃月饼。”黛玉拍着掌,笑道,“你不是喜欢吃咸的吗?我今早特意给你做了几个。”

陈恒一听,真来了几分兴趣。可黛玉见他追问不停,又着恼的将他推出去,自己在里头开始沐浴更衣。

如此到了戌时,银盘似的明月,突然就从山头跳出。将家里的庭院,照的甚是明亮。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陈恒拉着信达、湘莲等一干人等在边上,注视着黛玉领着家中丫鬟朝高挂的月身像行礼、祭酒,以祈求接下来的日子平安顺利。

这节日在唐宋之前,还要排在乞巧节的前面。到如今,两个节日都算是女儿家的大日子。

待礼成,黛玉才命家中伙房端出菜样。一对佳偶,另有二三好友,共赏秋月。此夜,倒是愉快的很。等湘莲喝多了酒,被信达送回自己屋子。

陈恒便继续陪着黛玉,细瞧着明月群星的变化。两人都是博览群书之人,陈恒讲着乡间的神话故事、民间逸闻。黛玉就偶尔说些,自己看过的闲书小记。边饮边谈,边说边论,从天上到地下,从明月到彩霞,无所不包。

这晚的月色很美,月光落在清足亭上,波光闪烁如华美的白练。梳洗过后的黛玉,穿着一身淡蓝色的少女衣装,摇着轻罗小扇。陈恒的目光,并未在天上的景色停留太久。黛玉却还在细细观看,注视着薄云掠过夜空,星河闪耀,变幻万千。

许是又看到好美的景色,黛玉毫不掩饰眼底的惊喜,想要分享给枕边人。一转头,才见到对方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也不知道看了多久。

“好好的,不看月,看我作甚。”黛玉憋着笑。

“你比月亮好看。”陈恒回答的很是诚实。

黛玉手中的轻罗小扇,稍稍加快。一会后,她才缓声道:“宇宙之大,同此明月。不知道此时此刻的人世间,是不是还有人像我们一样。”

陈恒听完,十分认真的想过,才回道:“纳凉赏月之人,自然到处都是。但像我们夫妻这般,谈天说地者,应该不多。”

黛玉有些迟疑,问道:“这是为何。”

陈恒当即傲气道:“因为我娘子是林妹妹。”

黛玉面色大窘,拿着小扇,不住挥动。陈恒见周遭再无他人,便压不住心头的冲动,邀请娘子一同回屋里赏月。

他理由找的也是有趣。

“亭里有亭里的热闹,屋内有屋内的雅趣。娘子以为呢?”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