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428)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六月灾情刚过,七八月的赈灾官员前脚才走,他们后脚就把算盘打到百姓身上。又是放利钱,又是写字据。”陈恒笑着摇摇头,见柳湘莲似有所悟,才道,“这几日我们且慢慢看着,上门当说客的都会有谁。”

“好嘞。”柳湘莲看到陈恒已有全盘打算,忙搓起双手道,“那我下去收拾县衙的差役一顿,先把他们的心收住,免得出现几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嗯。”陈恒点点头,又道,“这几日委屈下你,好好在监牢里盯着点,别让里外通了消息。”

“大人放心,交给我肯定稳妥。”

柳湘莲一句话才说完,信达就问道:“大人,那明日我们不去其他乡里看看了?”

现在再下去,还能看到什么?不过是一片粉饰的太平,陈恒笑着摇摇头。只是有些事,可以瞒过他,却瞒不过底下的百姓。

只要让他们确信有地方能喊冤,陈恒笃定那些脏事,早晚会暴露到眼前。

此是攻心之计,亦是他在华亭县扬名之战。不办个干净利落,何以在百姓心中立下言而有信的印象。

“信达,你这几日多盯着点赵里正。”

“是,大人。”

……

……

翌日,陈恒果然未出县衙半步。早起换过官袍,他蹬着青云靴,像个四处闲逛的老大爷,在县衙六房走走看看,完全不停歇。

说来也是有趣,县衙的差役都是前任留下的班底。这些老吏,跟陈恒素不相识,原以为这个黑面年轻人好糊弄。

谁知有了修竹乡的事情,大家再见到笑眯眯的陈恒,都不敢失礼妄为。心底存着惧意不说,言辞上更是恭敬到不行。

这些人的名字、生平,县衙里吏库都有文书存放。俗话说知己知彼,陈恒叫看守的吏目打开库房,从中取出文书,就坐在公堂上细细观看。

你别说,不在京师为官,这日子就是好。县令虽然位低,可到底是一方主印官。可以睡到辰时起床不说,底下一干人等都是唯他马首是瞻。县太爷在公堂上高坐,县衙里的人连走路,都要小心翼翼。

都说‘抄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陈恒在公堂上坐着,亦在随时等着人来击鼓鸣冤。其实知县到不必时刻坐在此处,没公事的时候,他自己躲在后宅睡大觉都无人敢管。

可陈恒存了心,要紧一紧手下人的心思。就干脆在公堂坐到午后,只在吃饭中途离开一小段时间。

这般不言不语,低头闷声看公文的县令,谁看谁不害怕。谁家的衙门,都不敢说自己干净的跟水一样。

县衙里县丞、主簿等人,都是拿捏不准陈恒的脾气,深怕自己着了晦气。

如此到了申时,县衙里都未有人上门。

这也正常,石头刚砸在水里,水波总要散一会。陈恒安下心,另准备着两日后的府衙见面。

……

……

十月初四,日子说好不好,天气也就那么回事。收拾妥当的陈恒,坐着县衙的官轿往府衙出发。

今日是知州刘延章主持各县县令见面,宣读圣旨的日子,圣旨自然是跟着陈恒一道来的。等陈恒赶到府衙正堂,此处已经来了不少人。

日光倾洒在庭院里,反射的光照在大家的官袍上。陈恒才走进来,屋内的人就有三个人起身,分别是青浦县令钱大有,海上县令唐景森、南汇县令江元白。

“持行。”

“钱兄、唐兄、江兄。”

四人一碰面,话自然是少不了。热闹的聚在一起,纷纷说着自己上任后的诸多闲事乐趣。稍稍聊过一阵,最先到的钱大有,又给陈恒介绍起另外三个县令,分别是娄县知县甄子静、奉贤县令胡凤来、金山县令马攀龙。

这三人跟四人的交情不深,只跟府衙里的老官员说话比较多。陈恒一到场,他的座次自然要坐在所有人的前面。

压下久别重逢的喜悦,大家坐在位置上稍稍等候。刘延章就领着徐彪跟另一人,从后堂出来。

见到府衙各处的官员都分好左右顺序,刘延章笑呵呵的介绍道:“这位是川沙厅通判贾雨村贾大人。”

川沙厅是直隶州,别看挂了州的名字,其实权限相当于一个知县,地方大小也差不多。

川沙厅这个地方,可以容后再表。此处到只需记住这地方产盐、靠海即可。

陈恒特意跟李贽请旨,将贾雨村从扬州调来,也是因为产盐的因素在里面。何况担任一方主印官,对其而言也算是升迁。

贾雨村的气度向来不凡,只态度谦和的跟众人打过招呼。等到贾雨村跟徐彪各自入座,刘延章才交代起松江府接下来的情况。

如今大灾刚过,各县都要紧着明年的春耕,不可辜负朝廷的所托、陛下的信任云云。领头的说完话,刘延章就看向陈恒。得了暗示,陈恒从怀中拿出李贽的圣旨,众人见此无不起身。

上面的旨意,刘延章已经听陈恒说过一二。见他拿着圣旨直接交到自己手里,刘延章还有些诧异。这年轻人好厉害的心性,如此出风头的机会,竟然也能按捺的住。

陈恒将圣旨交到上官手中,让刘延章亲自宣读。自己则退到唐景森身前。松江府七县一厅,以华亭为首。

“圣躬安……”

“圣躬安。”

刘延章激动的展开圣旨,他到老一辈子,能亲自握住它的机会真不多。此番热血澎湃,实在叫人有些难以自持。

好不容易咳咳嗓子,稳下激动的心情。刘延章才沉声宣读。圣旨上说的是要在松江府川沙厅扩建港口,由州同知陈恒主理。州府、各处县衙都要全力配合,以明年入夏为限,不可耽误工期。

众人领过命,又在刘延章的带领下,朝着京师的方向三拜,以示恭听圣训。

到此完成一事,刘延章又笑呵呵的请大家坐下,开始商讨其港口之事。眼下这个时刻,大家说的无非都是肝脑涂地,不负圣恩等话。

过了热场,正午自然是集体在府衙吃过饭。等大家吃饱喝足,才各自坐轿出府,该回哪去回哪去。

贾雨村、钱大有、江元白、唐景森等人的轿子,却是直奔华亭县衙。

他们这些人,有陈恒的同榜,有陈恒的书院学正,更有陈恒的同窗挚友。从府衙换到县衙,气氛倒是更加热闹。

几人坐在一处,话题不免说到陈恒在修竹乡的事情。这两日,府城里多的是关于陈恒的小道消息。

陈恒也不瞒他们,只把大致的事情说了说,又说了下自己对于此事的猜测、看法。四人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小心严查。

他们都是地方的父母官,在陈恒这坐不了多久。连晚饭也没顾得上吃,就喝过几杯茶的功夫。趁着外头天气尚好,一个接一个告辞。

贾雨村留到最后,陈恒给过他暗示,有意私下畅聊一番。贾雨村此前担任过地方县令,只一些微妙的细节,就读懂陈恒的意思。

如此等到最后,终于留出独处的空间。陈恒将贾雨村请入书房,与他面对面落座。主动替他倒茶道:“学正……”

“大人。”贾雨村马上回到,圣旨上点了要在川沙厅兴工事,又说由陈恒主理,明摆着是让自己听陈恒的意思。

虽让一介学生爬到头顶有些不甘心,可贾雨村更不愿失去这个机会。上次在圣旨上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是奉天殿前的金胪传唱呢。

陈恒一听贾雨村的称呼,心道:幸好自己将贾雨村留下来,不然这般放走他,说不好就会坏事。

他先不去回绝贾雨村的称呼,更没刻意拉往日交情。依旧继续道:“还请学正恕罪。”

说完,陈恒从软榻下来,整了整衣衫,做起长揖。这是同辈间的礼节,有些事虽然要道明清楚,礼节却不可费了主次。

如今两人同朝为臣,李贽又有意让自己一人治两地,只好一开始就暗示出彼此间的先后。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