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0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贾琏和史鼎的行程,已经转道去往杭州等地。等他们从浙地回来,剿匪之事就要提上议程。陈恒跟史鼎才闹过不愉快,彼此间的交接,暂时都由下面的人对接。

哪怕再不情愿,该下发的徭役公文,也得针对州府放下去。陈恒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军需之事,不免要用上手头的一些关系。

南来北往的商贾,消息渠道最是鱼龙混杂。剿匪这等事,想瞒也瞒不住。有人愿意卖陈恒一个面子,施上些助力。有人更好心些,帮着陈恒暗地里收集平安州的情况。

松江府内忙个不停,百姓们虽有些怨言,可想到此事是陈大人所求,也是应者如云。有将要离家的男子,都得了父母妻子的嘱托:“陈大人是好官,他为了我们这等人,都能跟钦差吵架,咱们不能不感恩。现在他没办法,才求到我们身上。孩子你这次出去,要好好帮陈大人做事。”

“爹娘,我省的。”

一家家的儿郎走出门,开始编户入列。当县衙负责统计的文吏,将一长串名单送到手中。原本不想同行的陈恒,见着纸上一个个沉甸甸的名字,当下就改了主意。

在一个深夜,陈恒突然将两位夫人请到面前,对着黛玉和英莲,故作轻松道:“玉儿、莲儿,我想好了。此次剿匪,我准备跟着钦差大人一起去。不论最后情况如何,这些父老乡亲,我得把他们带回来。”

两位夫人早收到城内的风声,她们也清楚自家相公的为人。百姓以性命相托,他必然不愿躲在后头。

“早料到你会这么说。”黛玉红着眼眶低下头,“这事我也不拦你。只望你能答应我,平平安安回来。”

英莲却是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衣服、鞋子,颤声道:“林妹妹之前说你会出趟远门,我还不信。早知你是打着这主意,我……我……”

知道这事,是自己对不起两位夫人。陈恒心中有愧,只好上前抱着两人,“别怕,别怕。我会平安回来的,带着城里的百姓一起回来。”

再多的话语,在此时说来,都是苍白无力。黛玉跟英莲除了尽量抽出时间,珍惜陈恒在家的日子外,也是别无他法。

……

……

离开松江已有半个多月,薛蟠等人终于押着货物进入平安州。平安州其实很大,境内多山多河。官道曲折,乡村零星。

走在此等凶险地方,护行的镖师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薛蟠是个浑人,却也不是个十足的傻子。一路上倒是听话,对这些镖师言听计从。有江湖老手引路,大家一路走的倒是平安无事。

说是同路,柳湘莲其实一直远远跟在队伍后头。他一人一马双剑,只消不是身陷绝境。骑着陈恒那匹小白马,天下大可去的。这次出门,他更是领了陈恒的差事,先行打探一番平安州的山水地界。

商队在官道上走了半日路,镖师有心一口气走完全程。谁知薛蟠见一路平安无事,懒病发作,执意要吃过午饭再走。镖师无奈,只好叮嘱手下人都麻利些,抓紧吃完饭上路。

“怕什么。”薛蟠得知后,忍不住吆喝道,“该拜的山,该升的点都打点好。再连口好饭都不让人吃,回头这些土匪吃了咱家多少,我通通让他们吐出来。”

想到自家叔父剿匪在即,周遭又没有外人,薛蟠的话头不免大起来。他傲视全场,又把目光落在迎风飘扬的旗杆上。上头一个贾字,一个薛字,是那么显眼出众。

长久相处,镖师们也清楚这位少爷的脾气。眼下已经接了差事,哪怕再有怨言也得护好薛蟠。除了多派人四处警戒外,有个年轻些的镖师寻到自家头领面前,轻声埋怨道:“大伯,等回去时,我可不愿再接他的差事。”

“先把眼前事情做好。”老镖头看一眼年轻的晚辈,叮嘱对方嘴上别漏了怨气。闽地的镖局,内部人员多是沾亲带故。出门在外,不是这等背景作保,谁也不敢把后背放心的交给对方。

晴风阵阵,薛蟠舒服的吃过一顿饱饭。正午日头大,他躲到马车上刚刚歇息些。在官道上走出一阵的马车外,突然传来叫人意外的喊杀声。

尚在睡梦中的薛蟠,一下子惊醒过来。他掀了车帘探出头,就见到远处林子跑出一帮劫匪。瞧见镖师们的惊慌失措,薛蟠忙惊呼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不是说了都打点好了吗?你们倒是说句话啊!”

老镖头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眼见劫匪们不由分说的杀上来。他骑在马上高声道:“绿水青山的朋友还请缓步,有支杆高挂在龙头。龙王爷吃过窑,淋过牙。亦是给过话……”

道上的行话,一句句的冒出。大意是说咱们懂规矩,已经给当地的头领递过礼物。老镖头见这些人还是不肯停步,额头的汗一茬茬顺着脸颊滑落。

喊杀声越来越近,薛蟠跟店内的伙计早就慌了神。薛蟠忍不住对老镖头大喝:“到底怎么回事,不是都给过钱了吗,咱们现在怎么办?”

老镖头自己也不知道啊,他一手握着刀柄,又把二十多名子弟呼到周围。跑近前的匪首,终于打上照面,当即扬声道:“龙头说了准话,许了申时左右,过去一家挂贾家旗杆的。你们来之前,刚走过一家,旗头倒是跟你们一模一样……”

老镖头听闻心中暗骂,这是假李逵借了真李逵之身,有人在玩猴子偷桃啊。常年出来跑商的人,知道有些不地道的人家,会偷偷跟着打点过的商队后头过境。

像这般直接抢到别人前面的绝户计,实在不地道,为世人所不齿。老镖头心有疑虑,直接把眼看向薛蟠。这位东家少爷,不会背地里得罪过谁吧。

薛蟠早给吓的六神无主,他已经听到劫匪一句句‘留下买命财’。眼见形势不妙,薛蟠赶忙对着劫匪大喊:“给,好汉,我们能给钱!”

一众镖师听到东家这般喊,也不顾得什么江湖道义。对方来势汹汹,且先度过难关再说。老镖头当即领着子弟一起喊话:“好汉们莫慌,我们东家愿意舍银子。”

“好好好,你们赶紧退到两旁。我们只取东西,定不伤你们性命分毫。”领头的匪首大喜,一边喊着话,一边加快步伐。

薛蟠等人正犹疑不定,已经看不下去的柳湘莲打马上前。他在后头瞧了个真切,早看到有按耐不住的土匪,偷偷拔出武器。

这些人哪里是来打家劫舍,他们是来要薛蟠的命啊。

“拔刀,随我杀。”

薛蟠还没反应过来,柳湘莲已经朝着众镖师怒骂:“一群蠢货,他们是要你们的命。”

众人这次如梦初醒,放亮了兵器,对方已经一股脑杀上来。有心算无心,几个起落间,就有数个镖师跌下马去。

血迹伴着马匹的阵阵嘶鸣,平安州的无人旷野上,一场精心预谋的伏杀,就这般敲醒无数人的美梦。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太上皇

柳湘莲的武艺固然高强,三五名镖师横死之际。他掌中的双剑连挑带刺,已经取下数倍的首级。可个人的勇武,放在这种场合又变得微不足道。

他们面对的人,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数百个悍匪。这些土匪并没有因为同伴的死亡却步,反而更激发出不该属于他们的凶悍。

镖师们只是跑江湖的,哪怕往日常跟人有厮斗的经验。可心情极度紧张之下,手头的家伙事在挥出的时刻,总会秉承着身体的本能,莫名追寻着留一线的余地。

正是这份余地,害死了这些练家子。乱刀乱枪之下,相比起这些年轻的镖师。几个年迈的老镖师,反倒是越战越勇。抛去繁琐的技艺,挥砍的刀锋中,只追求尽可能的杀敌致命。

双剑又挑去几个人的性命,柳湘莲的余光一瞥,更发现自己这方的岌岌可危。场内还能厮斗的人,就只剩几个老镖师。情急之下,他直接调转马身,朝着薛蟠所在的马车奔去。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