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3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最多两日。”史鼎给出自己的判断。

水溶听的直皱眉,要知道机不可失。现在军心未稳,明面上大家肯配合,谁又知道是不是权宜之计?

若是能一路顺风顺水,那也不必管别人是真降、还是假降。可一旦稍有挫折,潜藏的矛盾必然爆发出来,祸乱无穷。

好在史鼎也是知兵之人,他直接摆手道:“你带人先去跟冯胖子汇合,然后再去云光那边等我。”

水溶在心中估算一下时间,伸出手比划道:“五日,只能给你五日。”

到底是自己亲手摆弄的山寨,史鼎犹豫片刻,还是道:“三日足矣。真要收拾不了他,我们就李代桃僵。留一部分人马在此堵着他们,我们来个半道伏击。”

把不好多事情,变成利好。史鼎的才能,让他转瞬间就拿出信服的谋略。

水溶深深看过史鼎一眼,也不再继续多话,只命人下去传令众将士先行歇息。

正是用午饭的时刻,远处寨楼上的民兵,也在抓紧修缮各处。听闻喊杀声停止,陈恒忙领着一帮文官跑出来。打战时,他们帮不上忙。安排后勤的时候,一个个倒是得心应手。

半日的攻防,也算是彻底打醒大多数人。此时此刻,大家都是一艘船上的苦命儿。这艘船要是翻了,船上的人除了落草为寇,绝没有第二条生路可以走。

好在民兵的战力虽不行,军需物资、军医等人倒是管够。趁着间隙,陈恒赶忙凑到王二身边,询问起大致伤亡情况。

“哎。”王二什么话都没说,只这声叹气就让陈恒沉默下去。

后者站在高高的寨楼下,望着寨里寨外的狼藉和呻吟。他没有前世书中,看到尸体就呕吐不止的反应。只是脸色微变,又强逼着自己镇静下来,不允许自己在大庭广众下露怯。

“该怎么打,我听你的。需要我做什么,你只管跟我说。”陈恒只留下这两句话。

王二倒没生出什么‘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悟,都是混口饭吃。自己要是能读书,会考科举,又怎么会干脑袋别腰带的苦差事。

“这样打下去,我们最多就打一两天。”王二很是坦诚道。

半日的攻防,民兵伤亡虽大。可到底是守城的一方,又有王二的指挥调度。能只死个几千人,已是意外之喜。

可难就难在,要是史鼎一直这般猛烈打下去。莫说箭矢刀枪还有多少,这些未经训练的民夫,自己就会坚持不住。

“不会,最多一日。”陈恒断言道,“最多一日,他们就得走一批人。最多两日,他们就会放缓攻势。”

王二不知道陈恒的判断依据,从何而来。眼下敌方又来数万援兵,若不是山道狭小,这些贼兵只能前赴后继,才勉强守足这半日。真放到天下县城、小城中。对方光来几个冲锋,大家就给身首异处。

寨楼下,突然传来清脆的马蹄声。听到几声呼唤,本还想解释的陈恒,不得不跟王二一起探出头。

不知何时,水溶带着几个护卫,远远站在箭矢射程之外,正朝着他们喊道:“陈大人可在?”

因是数名将士一同呼喊,声音传至耳旁时,还算清晰可闻。

陈恒跟王二面面相觑,也是唤来几个官兵,如法炮制一番。

“陈大人,我们王爷爱才心切!只要你开门投降,必然保你们上下所有人性命。更有高官厚禄等着你……”

可真稀罕了,我放着正经官身不要,跑到你们这当个狗头军师吗?陈恒指使几个官兵喊话回去。

“身为朝廷命官,不思报国治民,岂有投敌之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七尺男儿,岂能做个数典忘祖的匪类?!”

跟文化人打嘴仗,就是这点不好。水溶古怪的想到,又对着护卫一番耳语。

“陈大人有所不知,我等追随王爷奉旨讨逆,进京勤王。正是拨乱反正,实乃正义之师。此乃天下大义,人心所向。”

“好一群恬不知耻的败类,造反都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尔等怎么不想想家中父老,不想想你们平日吃的民脂民膏?如今陛下在位二十余载,开文科、修吏治、御外敌、通南洋。正是重造太平盛世,造福天下百姓。不知你们拨的什么乱,勤的什么王。”

“我等有太上皇旨意在手,当今陛下若真有贤德。为何子不容父,为何有这衣带诏?”

“天家之事,自有宗人府裁夺。大宗正都没说话,你们倒是急的话。从未听闻父子相疑,外人置评的道理。简直荒唐至极,贻笑大方。”

“天家之事,就是天下之事,就是天下亿万百姓之事……”

“姓水的,我们家大人说。你若是条好汉,就把你造反的缘由道个清楚明白。日后九泉相逢,也能少些鄙夷。若还说些场面话,我们大人可要下令射箭了。”

一声喊完,陈恒的目光下。远处的水溶对着护卫一番耳语后,便直接调转马头回营。

不久,就听剩下的护卫继续喊道。

“陈大人,你亦是博学多才。可还记得汉王刘邦!!”

陈恒如何会不知道这位汉高祖。他转念一想,脑袋里就蹦出对方的名句。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底下的人的喊声还在继续,陈恒恍惚间到没听个全。他兴许是明白异姓王的难处,可又觉得都是狗屁。

什么大义之名,什么蝇营狗苟。都逃不过荣华富贵四个字罢了。

陈恒唏嘘一声,也不愿再去多想。两方人无非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折身下了寨楼,又去后方调遣安排各处事务。

午后,又是汹涌如潮水般的战斗袭来。这次陈恒学乖了,直接躲在清风寨中,听着外头一阵阵喊杀声。

这种时刻,最是难熬。因为谁也不知道,一会推开门冲进来的是自己人,还是持刀的敌人。

陈恒能做的除了等待,就是等待。

一直到晚霞重新布满天空,外头的喊杀声渐渐消去。浑身浴血的王二,才踉踉跄跄冲进大堂,对着陈恒道:“水溶走了。”

陈恒一听,胸中刚涌起的狂喜,就被王二的后半句浇灭。

“姓史的还留着。”

第三百零四章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

对于水溶的离开,陈恒并不意外。不管用的什么名义,人家举旗是为了造反。只要明白了别人的战略意图,去猜测具体战术就变得有迹可循。

解决问题的方案,一定出现在高于问题的维度上。咱们要学会向上去思考,要以高于问题本身的层次,去寻求解决之道。与行事果敢的水溶比起来,更精于战事的史鼎或许是陈恒更愿意面对的敌手。

“大人觉得他们要去哪里?”时至今日,王二已经不敢小觑这位文弱书生。对方虽不能临阵杀敌,靠着身先士卒以服众。可陈恒展现出来的谋略和眼光,以及言出必中的结果,都在刷新王二对书生的固有认知。

面对王二抛来的问题,陈恒知道这是对方在向自己低头。好面子的武人,总是喜欢用些暗戳戳的小手段,表明内心的心悦臣服。

“武胜关。”陈恒给出自己的答案。他的判断依据有两点,其一是水溶敢趁夜色行军,目的地必然不远、道路必然通畅。从此处直奔长安,中途少不了山路。绝非夜间行军的良策,非智者所为。

其二是武胜关后的人马,正是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所部。将这批人引出两湖,顺带接手两湖运来的庞大军需,将极大缓解叛军的战术困境。

到时,只要赶到长安逼迫云光就范,马上能形成三州割据的局面。不论是北上攻打京师,还是养兵自重、以待天时都是上上之策。

这般想下来,后面的胜负手,就看武胜关的鲁应雄是如何应对,以及朝廷的援军到底何时抵达了。

望着寨楼上的残阳,陈恒陷入短暂的沉默。他知道此刻开始,清风寨在战场上的局势,将变得无足轻重。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