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44)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他在翰林院主持多届乡试,又培养过多任翰林。”林如海意有所指道,“你觉得他做不到?”

陈恒想了想,疑惑道:“陛下已经准备分化新党内部了?”

林如海听到这话,抬起手敲在女婿的脑门上,“糊涂,往后再没有什么新党。”

这句话,就变相坐实了陈恒的猜测。他忙吐了吐舌头,站在岳父身后,学着黛玉的手法,给老丈人捏起肩膀,求问道:“爹,陛下问我要留在京师,还是松江?您怎么看?”

私底下的时候,陈恒就省却‘岳父’这样太过书面的称呼。

“你是怎么想的?”

看着日渐成熟稳重的女婿,林如海没有直接替陈恒做决定,反而更看重对方的心思。

“我想回松江。”对着最亲近的家人,陈恒不假思索道,“我感觉接下来的朝堂,也平稳不到哪儿去。”

“为何?你若借此留在京师,不出五年,就可担任六部侍郎之职。”

这样一条通畅的大道,是个明眼人也能看出其中好处。

陈恒苦笑一声,叹气道:“一来我自觉有愧松江百姓,想再看顾他们几年。二来海运之事,牵扯大雍国运。松江是南北门户,这个时候交给外行人,我实在放心不下。”

他口中的愧,自然是那批战死的民夫。陈恒能坚守到最后,以扬州和松江为首的民夫,实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前者是自己的乡党,后者是自己辖区的百姓。

他们为自己抛头颅洒热血,陈恒不想拍拍屁股走人。哪怕是回去面对百姓的责问,他也愿意坦然受之。

“那就去吧。”林如海点着头,沉声道,“不止是你,我准备让珏儿跟你一起回去。”

“他怎么了?”陈恒有些困惑。

“糊涂。”林如海笑骂一声,“他这个年纪,也该回苏州,参加院试了。”

真是光阴如快马加鞭,一转眼,自家的小舅子都要参加院试了。

陈恒暗笑着摇摇头,两翁婿还要深谈些琐事。外头的贾敏却过来催人,让他们赶紧过去吃饭。

……

……

荣国府内,这两日刚因宝二爷平安回府热闹过一阵,很快就因为薛姨妈的哭声,气氛再次变得凝重。只是这份凝重中,更多的还是紧张。

最近上门拜访的旧客,实在多不胜数。他们打的名号各不相同,有说来看看宝二爷的,有说来看看贾老太太的。

后者因为宝贝孙子回来,身子可见的转好,已经能像往日一样吃下半碗胭脂米。

家中长辈身体转安,本是个好事。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府中的气氛感染,贾政面上的神色,还是凝重的很。

他没去管薛姨妈的丧子之痛,只是把宝玉召至书房,寻问起平安州的诸事。

宝玉自己也是糊里糊涂,他说个半天,把贾政听的更加迷惑。

前者见自己说半天也说不明白,忙提议道:“爹,你真想知道什么事情,为什么不去请我那妹夫来家里坐坐?”

“你何时跟他关系这般好了?”听到宝玉主动提起陈恒,贾政更是意外反问。

宝玉嘿嘿一笑,挠着头道:“我也说不上来。孩儿自觉得往日的自己,确实像一只井底之蛙。

爹爹今日特意喊孩儿来,必然是牵扯甚大。与其问完孩儿,爹还要不放心。不如直接叫妹夫来,他说的话,您一定认同的。”

“你能这么想,再好不过。”贾政老怀大慰道,“果然放你出去走走看看是对的。男子汉大丈夫,不可拘泥在后宅之中。”

对这话,宝玉还是不认同。后宅多好啊,有那么多姐姐妹妹陪着自己玩乐。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敢这样说。大概宝玉也知道,说出这话会被贾政数落。

“可惜现在府中有白事,该用什么理由请他来呢?”

“孩儿去一趟就是。”贾宝玉主动请缨道。

第三百一十章 回家

对于宝玉会来找自己这件事,陈恒并不觉得意外。让他奇怪的是,看到宝玉提起之前经历时,言语中偶尔透露出来的感伤,俱是物是人非之言,这就让陈恒觉得微妙了。

他不得不认真打量起面前的宝玉。在宝少爷那张大盘脸上,能看到昔日玩伴各奔东西的唏嘘,有对薛蟠之死的感伤,亦有被贾政夸奖后,眉宇间那份故作深沉的稳重和成熟。

陈恒想明白了,事到如今,宝玉还没不清楚贾家,正在牵扯进何等的政治斗争中。

“表妹夫。”见陈恒看着自己出神,宝玉下意识热情道。自打平安州回来后,他对于陈恒的态度转变越发明显的恭敬。

陈恒不清楚其中原因,只宝玉自己明白,在外头游历见识过后,才认识到陈恒这样言必中、行必果的男儿风范,跟他往日那些喜欢夸夸其谈的朋友,有着何等天差地别。

“我爹还在家里等你回信呢,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些?”宝玉话说的十分客气,他的态度与其说是恭敬,倒不如说是信服,是对陈恒力挽狂澜的认可。

我家这位妹夫,本事是真的大。

听到宝玉再次替贾政发出邀请,回过神的陈恒,只好轻轻摇头,对其回道:“宝玉,我也不瞒你。你家现在,我不太方便过去。”

这话听的宝玉大吃一惊,他在对面的位置上扭扭身子,有些困惑道:“就是亲戚间正常的走动,也不方便吗?”

宝玉显然没听出陈恒的言外之意,只因他对自家的家务事,还不甚清楚。更不知道贾赦、贾琏父子暗中做下的事情,所以还在纳闷陈恒的反应。

注意到宝玉的困惑,陈恒想了想,还是提点道:“你只管回去把我这句话禀明表舅,他自然能想明白。”

宝玉挠挠头,这样回去禀告就可以了吗?可见陈恒绝无起身的意思,宝玉也清楚自己劝不动对方。只好又陪坐稍许,等贾敏过来,陪这位长辈唠了唠家常,宝玉才起身告辞。

临门分别之际,宝玉看着一路相送的陈恒,突然出声道:“往日我确实有些不懂事的地方,妹夫,希望……”

陈恒没料到宝玉会往这方面猜想,只好宽慰道:“你不必多心。只管把我的话传达回去,表舅自然明了,绝不会为难你。”

宝玉点点头,又看了看陈恒坦然的神色,心中的忐忑突然一定。他终于明白跟陈恒这种人交往的好处,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有事从不藏着掖着,实在叫人相处起来,感觉十分轻松愉悦。

“等以后方便了,我再请你去园子里听听戏,你看可好?”踩着半截马凳,宝玉侧着身,看着檐下的陈恒,小心翼翼试探道。

后者轻声一笑,仍是坦然道:“好。”

听到这个好字,宝玉下意识露出笑脸。冲着门前的青衣男子点点头,就一骨溜钻进马车内。

他先前还怕陈恒因为自己过去的任性妄为,心中仍存有芥蒂。此刻对方这般一说,想来是真没放在心上。

如此最好,如此真好。宝玉这般想着,连心情都好上不少。

随着马蹄声渐渐远去,陈恒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陷入短暂的思绪。不知何时出现的柳湘莲,晃荡着来到对方身侧,出声询问:“我看这宝二爷,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也未必就是坏事。”陈恒评价道。

“他们家真能没事?”柳湘莲的见识,是天天跟着陈恒锻炼出来。看问题的角度,远比宝玉要深入的多。

“昨夜听岳父说,长安节度使并未放水溶等人入关。宝玉稀里糊涂捞下这份功劳,他们这一房的安危,倒是不用担心太多。”陈恒并未将功劳都捞在自己身上,此事能成,归根结底还是贾家先祖起了作用。

柳湘莲闻言,不住点头过后,亦是露出几分感伤。既有对儿时玩伴家中发生巨变的感伤,亦有对本家安危的担心。

自打回到京师,柳湘莲还未回去柳家一趟呢。想来他在暗处,也听闻到不少不利本家的传闻。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