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7)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吃过早饭,陈淮津最终还是没捞到送二狗上学这份美差。陈启代表全家人的期望,牵着陈恒小小的手,一步步走出家门。

这条路明明平日里走了千百遍,唯独今日走起来,有那么一丝丝不同。两父子也不知何故,一路无话,只是默默前进。

等他们来到王夫子家,敞开的大门能看见干净整洁的小院,不知站在那里等了多久的王夫子,快步走出门。

“恒儿,叫夫子。”陈启松开手,往后退了一步。

陈恒赶忙抬手,弯身作揖,恭恭敬敬道:“夫子。”

“好好好,以后你就跟着我好好读书。”

王夫子点点头,任由陈恒跟陈启告别后,他才牵着陈恒的手,来到学堂内。站在属于陈恒的课桌前,王夫子突然开起他的玩笑,“现在你可不用站在篱笆外偷听了。”

陈恒不好意思接话,脸微微一红,只站在原地傻笑。

“希望你今后,能把这份记忆放在心中。读书这件事,什么都可以缺,最不能缺的就是求学之心。”

“是,夫子。”

第六章 开蒙

上课的第一天,陈恒还有些兴奋。毕竟这个机会,是他日夜惦记才得来,心中哪敢有半分马虎。

左等右等才把同学们都等齐,王夫子没有给他们留下交朋友的时间。等到最后一名学生出现,王夫子前脚已经踏进室内。

在陈恒充满期待的目光中,王夫子掏出书籍开始给孩子们扫盲。没听错,就是教他们认字。

扬州城里的情况不知道,可在山溪村这片地,目不识丁才是寻常,偶尔有个人能写几个字,那在村头聊天声音都能大些。

王夫子教字的方法也简单,他拿出几张提前写好字的纸,将它们逐一贴在墙上。比如今日教的是:三字经。

那墙上贴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依次往后的十二个字。王夫子会先拿着书,带着大家读三遍教学内容,然后再依照字体,一个个纠正发音,解释字的意思。

最后在学堂中央,王夫子还准备了一个圆圆矮矮的沙盘,等到下午,王夫子觉得早上的内容教的差不多。便会让学生挨个上来写字,不求写对,只是在这个过程,培养他们对字体结构的认识。

内容听起来十分简单,陈恒学习的到挺投入。你道为甚,还不是古代用的字都是繁体字。

上辈子,他虽然长期混迹各大论坛,锻炼出简繁字体自动翻译功能。

但真要论到写,这写了一辈子简体字的大学生,不免也有些犯怵。知易行难,对学习这种事,就是半分马虎也不能要。

尤其是他以前在网上听水友说,古代科举是真的会因为你字迹丑陋,考官直接将试卷丢掉的情况。

既然自己下定决心,那么一开始就要拼尽全力。认真学习的陈恒,获得了旁人一致的好评。王夫子满意他的认真,其他弟子也觉得这位新来的朋友很是勤奋,说不准以后夫子考教时,还要靠陈恒帮衬一二。

然后,他们就杯具了。

按照夫子的教书习惯,每日早上会把昨天教过的内容检查一遍,再继续教新的。原先几人,本就活泼好动的年纪,隔了一夜的东西那里还能记住多少。

跟他们一比,肯下苦功夫的陈恒,不过上了七日课,就把他们过去两个月的学习内容追上,甚至拉开一大截。

可夫子不是陈恒一个人的夫子,明明陈恒已经跑到前头,王先明却不得不停在后面,等其他人慢慢追上来,极大的影响了陈恒的学习进度,以及他的教学热情。

带着这份略显幸福的苦恼,王夫子在晚饭时将其说给柳氏听。

“那你想怎么办?”

面对着柳氏的询问,王夫子坦然道:“还能怎么办,珍珠不能置于沙尘,良驹岂可为劣马所累,你把他们送来的束脩都还回去吧。”

“一个都不要?你可想清楚了,村里里正的孙子,也在我们这呢。”

“嗯。”王夫子珍重点头,“教过恒儿,我暂时不想教别人。”

“好,都依你,这事你别出面,到时候由我过去说。”柳氏担心王夫子要面子的性格,会把双方弄得下不来台。

王夫子也没在意,他如今心中装的事多着呢。像是想到什么般,他突然问道,“家里的那副夫子像,可还在?”

“在的呢,问这个作甚?”

“我要给恒儿开蒙。”

王夫子放下筷子,双眉一扬,一字一句道。

……

吃过晚饭,王夫子散着步来到老陈家,照例敲了几下门。说来也巧,开门的还是陈淮津,这次他到没大呼小叫,站在门边就冲王先明行礼。

“不用拘礼,你爹在家吗?”王夫子笑着问道,一改上课时严厉。

“在的,在的。先生快请进。”陈淮津忙将王先明引进屋,两人走过昏暗的院子时,王先明微微停足,他侧过身,能隐约听到东厢房内传来的读书声。

陈淮津眼力多尖的人呀,见到此景,赶忙夸起自己的侄儿,“这孩子,每天回家吃过饭,就在屋内读书。真是一刻也没松懈,连我娘看了都要心疼。”

“这才是读书人的样子。”王先明难得的当面夸人,看来也是十分满意,“不要惊动孩子读书,你把恒儿的爹娘叫来。”

嘿,你怎么叫我们家孩子‘恒儿’呢。陈淮津忍不住有些吃味。

王夫子却没注意到陈淮津情绪的变化,只是大步朝着屋内的大堂走去,陈丐山已经看到他了。

两人简单聊上几句,便坐在位置上等陈启和顾氏。等到后者匆匆赶到,王先明简单说明来意,把老陈家的大人弄得有些迷糊。

“先生,这开蒙是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提问这种事,最适合陈淮津不过。

王先明斟酌片刻,目光扫过众人,神色不自觉庄严起来,沉声道,“此事乃读书人一生中,头一件大事。”

众人闻之,虽不明就里,可无不肃然起敬。待师长与陈家众人交代完开蒙要准备的东西,王先明起身飘然而去。

只留下傻楞当场的陈家人,相互间只敢对视不敢开口。久久的沉默过后,还是胆大的陈淮津率先开口:“这……这,这就读个书,也太费钱了。”

周氏在一旁苦笑,心中不禁暗道:还好我当日就把丑话说在前头。

“爹,先生说的那些东西,可要……”

事关陈恒的大事,当爹的自然不敢马虎,略显忐忑的看向陈丐山。

这一家之主忍不住扶额,叹气道:“让我缓缓,让我缓缓。这事,先别让二狗知道。”

让人辗转反侧的夜晚才过去,第二日的山溪村已经热闹起来,从午饭过后,便传出王夫子将名下的孩童全部劝退的消息。

本还在田里老实干活的陈丐山和陈启,吓得当场就抛下农活往家赶,见到陈恒还在王夫子家老实读书,才相互埋怨起对方听风就是雨。

可也是他们回来得巧,正赶上柳氏拎着包袱来到家中。

这位可是稀客,家中男人一律回避,同样是老太太的周氏坐在大堂内,带着大儿媳招待贵客。

柳氏虽然读过几年书,性格却十分爽利,三言两语道明来意,将随身包袱打开,一件崭新的长袍便出现在周氏眼前。

“这是我外孙开蒙时所穿,老爷性子急,说要给恒儿开蒙,连时间也定的急。我担心嫂嫂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衣物,便厚颜带来。这件衣服,我那外孙也就开蒙时穿过一次。自从他考中童生,我就将这件衣服珍藏起来。

原想等他今后高中,再拿出此物,让他好生回忆一路行来的艰辛。如今到是赶巧,碰上恒儿开蒙,想来也是冥冥中的缘分。还望嫂嫂收下它。”

一番话说完,里外妥帖,十分顾及陈家的面子,只让周氏听的喜笑颜开,示意顾氏收下。两人又交谈一会,临近分别时。周氏想到陈丐山前面着急忙慌的模样。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