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3)

作者:皇家雇佣猫 阅读记录

为了解皇帝的套,只能再给他们一个套。

他略有深意的问杨廷和:“圣人之学不易,但杨先生饱读诗书,定然也是读了个通透,可愿为我解惑?”

杨廷和执礼,“殿下过誉,臣不敢说通透,只是自小便习《大学》,偶有所得。不过习字读书,自有先后。文章字字句句皆相连,只解释半句,不免首尾难顾。不如殿下再写,臣再教,等到一篇皆可读顺,到时候臣为殿下释义,殿下自然能融会贯通。”

朱厚照有些讶然,这个家伙……真聪明。

说白了,事情来的突然,杨廷和也不敢随便乱教。

解释含义会带有私货,到时候有心之人故意说你故意引导太子。

但是教怎么读总归没事,即便朝臣追究,也可说只是通读而已,虽然仍不合礼制,但是没有大错……

争取到这些时间,今天退去之后再由阁老选定太子的授业之师。

而他,既在太子面前露了脸,满足了太子的要求,同时也不至于太得罪盯着东宫的眼睛,

主要是这个态度就是在说,我杨廷和不仅没有故意逾越规矩,而是在太子要求的同时还尽量守规矩,我可不是想当幸进之臣!

朱厚照又问:“张先生担心的事,你不担心?”

杨廷和很是大义凛然的说:“殿下心向圣人之学,作为臣子岂有心怀他念,拒而不教的道理?殿下每多学一分,我大明江山便会稳固一分。与此相比,臣的荣辱得失,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朱厚照听完已经心服口服,再追下去就没有意思了。

就此为止,他的目的也能达到。

于是转而说起其他。

“说起来,杨先生是不是疑惑,今日我为何这番作为?”

“殿下英明。臣,确有不明之处。”

话讲到这里,

又是到了飚演技的时候。

朱厚照叹气了声,随后表情凝重的说:“近来,父皇龙体不豫,但仍不辍朝政,坚持批阅奏疏,其中辛苦,人子不忍。无奈我无法通读文章,不能替父分忧,深感愧疚。”

“殿下孝忠君父之心,日月可鉴。此诚陛下之福,大明之福!”杨廷和也是受儒家思想教育长大的。

一个八岁的孩子有这份孝心,他如何能不震惊动容,尤其还是太子,那更加可喜可贺。

“父皇已经下旨,我出阁讲学之事,明年春日转暖之后着即办理。”

这话杨廷和听着倒是没什么感觉。

三四年来,

这样的话已经很多遍了。

什么‘爱卿们说的对,就这样办’、‘很好’、‘一个月后就办’之类的,甚至连徐首辅等人都封了东宫官,最后还不是一场空?

但是表面上的话还是要说的。

“陛下圣明。”

由此,朱厚照的上一段话讲完。

接着忽然转换脸色,反正小孩子嘛,喜怒由心,“但本宫听说哪怕父皇下了明年春暖以闻的旨意,还是有不少大臣想劝导父皇更改时间!甚至以血力荐!”

杨廷和听得不明不白的,据他所知陛下还未下那样的旨意啊。

太子为什么听说有人要这么上疏了?

但人是太子,就这么说了,他作为小臣也没什么办法。

朱厚照继续气鼓鼓的讲:“他们哪里知晓?父皇是心疼我畏寒怕冷。我与父皇血脉相连,这点父子之情都不能成全吗?”

说到激动的地方,太子一拍桌子,大声喊道:“本宫话放在这里了,圣旨就是圣旨,我是父皇的儿子,更是父皇的臣子,必将遵旨而行!所以明年,天一日不暖,我一日不出阁讲学!”

杨廷和有些发懵,因为太子和他的关系没到那种程度,突然之间讲这么多话……虽然他还搞不清楚为什么,但显然是另有所图。

“杨先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后面是什么?你可以教我读了。”

第三章 上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瞻彼……瞻彼后面是什么?我有些记不清了。”

朱厚照重新翻开来书,这会儿他亦是一副认真的模样。

其实自小,他就不是很厌恶读书的人。身上的一份静气似乎与生俱来。哪怕各科目老师布置再多的作业,他也会晚上回家不慌不忙的完成。

后来人们说他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又懂事。实际上,他自己的想法更加纯粹一些,只是觉得这些事应该自己去完成。

换到现在学这些古文,其中亦有古人的智慧,他在这里要和读书人交流、要有文字往来、要识文断句,那么总是要读一些的。

惊讶的反而是杨廷和,他没想到自己只是领着读了几遍,太子竟一下子嘟嘟嘟了好些句子,哪怕是断在了‘瞻彼淇澳’这里,其实也非常不容易了。

朱厚照不理会他的情绪,完全沉浸在其中。他一直知道自己的记忆很好,当然谈不上过目不忘,但论起来,也有点像是欧阳克背《九阴真经》,比郭靖能记多了。

于是撷芳殿内的氛围忽然多了往日从未见过的书声琅琅。

过后不久,

刘瑾小步过来禀告:“殿下,内阁徐大人派了人过来,似乎……是找杨中允有事。”

“喔,那便去吧。”朱厚照看着书没有抬头。

杨廷和有些尴尬,他就像是有两个上司,完了两个上司意见还不一致的倒霉鬼。

“殿下……这……”

“没事,既然是内阁相召,国事要紧,杨先生就去吧。”

杨廷和擦了擦汗,

今天这是怎么了,他这个芝麻绿豆的小官成了两边的香饽饽。

“臣,谢过殿下。那臣,这就告退了。”

“嗯。”朱厚照在人缓缓退出殿时喊了声,“杨先生。”

“殿下。”杨廷和又转身,看到了低着头语气幽幽的太子殿下。

“今日,你教得好,我觉得读书似乎也有点意思。”

“这是臣的荣幸,也是臣应尽之责。”

之后皇太子不再说话。

杨廷和原本是觉得没什么,但是某一瞬间似乎是直觉使然,他忽然觉得殿下最后的话有言外之意。

殿内,刘瑾还是放不下今天殿下亲近杨廷和这一节。

逮着个机会乱讲话。

“奴婢觉得内阁和杨廷和也有些不知礼节了。仿佛内阁的事就重要,殿下的事就不重要?”

朱厚照意外的抬头看了他一眼。

吓得老太监头一低,“奴婢失言,请殿下恕罪!”

这老家伙心胸也是有些狭窄,不过外臣和内侍官是不能搞在一起的,否则皇权就没有空间伸张了。

如果刘瑾和这些文臣一条腿穿裤子,那才是他的死期。

思虑到这一节,朱厚照忽然又笑了起来,

他这样哈哈笑着,刘瑾心也长舒一口气,跟着嘿嘿尬笑两声,“殿下……奴婢这心是不论如何都向着您的。若是有嘴笨的时候,说的不对,您就骂我两句。”

“该骂的时候我会骂你的。我现在没生气,骂你做什么。”

这话一出刘瑾就懂了,什么叫该骂的时候?那不就是说现在是不该骂的时候?

这样哪怕他对外面那些为人稍微坏些,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不过朱厚照还是开始考虑起了刘瑾的问题,

历史上,这个人的名声差得很……

“殿下,学了这么许久是否已经累了?”刘瑾想要快些掠过这一节,便动起心思提议道:“我为殿下找来了一把神兵,只有龙子龙孙方能拔出!”

为了哄小孩子高兴,他那边可没少收集这些好东西。

“不必了。”

……

……

内阁里,杨廷和老老实实的站好,面前是徐首辅和刘、李、谢三位阁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