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608)

作者:皇家雇佣猫 阅读记录

“奴婢还查到,这个马益谦与之前的江同祖一案有些关联,他们的私谊不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正好,把这桩案子办成铁案!朕的宽厚仁德,他们是一点儿光都沾不到!”

发了一通脾气过后,朱厚照有温声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思,把这件事先告诉朕。都说东西新的好,但人,朕还是喜欢老的。张永,你此次也是劳苦功高,可想要什么赏赐?”

“回陛下,奴婢不想要什么。奴婢只要能守着陛下,伺候陛下,这对奴婢来说就是最大的赏。”

“该赏还是要赏的,你且登上几天,到时候和其他人一起论功行赏!”

“是。”

朱厚照左想右想,始终有些心神不宁,他对于汉奸这种生物还真是无法理解。

心中生出一股念头去见见此人,但仔细一想觉得很不合适,堂堂天子,跑到大牢里见那么一人实在跌份儿。

“这个马益谦是哪里人?”

“北直隶通州人。”

“倒是近。就是没有几分北方人的硬气。这是我正德朝第一个汉奸,不能便宜了他。朕的意思,把他的事迹刻上一个碑,立在当地,使其受人人唾弃、世代辱骂。”

当年太宗皇帝还想过一个很绝的法子,就是课其邻居重税!

这么一来,这些邻居必然恨其入骨,基本上就是提起来就骂。

不过这种法子……实在有些缺德,朱厚照想了想还是算了,夷九族是肯定的,但是边上的邻居是无辜之人。

“陛下放心,这事交由奴婢来办。”

“嗯。碑刻好之后,他不是没死么?抓上他背上自己的碑去游街。”

张永心说,看来皇帝是恨透了这个人。这也难怪,自古以来,汉奸能有什么好下场?

人都走后,朱厚照心中有些浮躁之气,东西也看不下去了,于是便吩咐道:“摆驾,去永寿宫。”

“是。”

皇宫里添了两位皇子。

到处是喜气洋洋的。

这其中有一件事颇为重要,就是取名字。

明朝皇室中人如何取名字,已经叫朱元璋给定死了。也就是不少人都知道的用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

具体来说,洪武年间,朱元璋给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定了世系,也就是名字里的第二个字。

例如,朱标一系就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具体有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等等,朱允炆还有两个儿子,名为朱文奎和朱文圭。

朱棣一系,则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厚照的‘厚’字就是这么来的。

第三个字,就是五行,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来起的。

例如朱厚照的爷爷名为朱见深,是水,他的父亲名为朱佑樘,就是木。到了他叫朱厚照,就是火字旁。照是简体中文的写法,古文中应为‘燳’,除此之外,下面的四个点儿本身也是火的意思,像煮、蒸、煎、焦……这都是用火。

按照这个规矩,朱厚照的儿子应该用土字旁了。

历史上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他的儿子隆庆皇帝朱载坖,就是土字旁。

除了这些规矩,取名字还有其他的讲究,比如皇帝要到南郊、北郊、奉先殿、崇先殿祭告,还要派遣官员也到一些专门的地点祭告。

文武百官要穿吉服……朝廷还要择日颁布诏书等等。

这是宫廷里的规矩,照着做就行了,尽管确实很繁琐。

此外,古代的官员、百姓要避讳,朝廷一般为了减少不便,就会故意用一些生僻字,还要翰林院备查钦赐过的宗室名字,进呈御览,以避重复。

这个事情也很有必要,载字辈儿已经有人了。

朱佑樘有那么多兄弟,那些兄弟的子孙就有载字辈儿,如果不查好有的时候会同名字的。

因为一个偏旁部首就那么多字。

所以这么一件本来挺好玩的事,在了解了这么多规矩之后,已经让朱厚照失去了兴趣。

弄到最后可能就是,啊……这个字没用过,符合规矩,字义没有负面,就是他了。

这几日,礼部和翰林院已经递了一些字上来了。

朱厚照也带上这些去到永寿宫。

“垨(同守音)……职守、职责的意思。他是朕的第一个孩子,将来是要当大哥的。朕希望他能够尽到这份职责,保护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怀颜话很少,性娴静,但却不是柔弱之人,一听这个便很满意,“陛下用心了,臣妾很喜欢,身为长兄,自当如此。”

“嗯。”朱厚照又翻出另外一页纸,这是给怀笑看的,“壦(同勋音),这是一种吹奏乐器。朕觉得也蛮好的,有一种君子之感。朕的儿子,怎能少得了君子风范?”

“这个好,臣妾就要这个。”

两个孩子此时由几个宫女在哄着,孩子嗜睡,眼下的天气不冷不热,只要吃饱了,基本就是在睡觉,所以也不烦人。

朱厚照把两张纸交给她们,“若是满意,那么就各自给孩儿。对了,有一个事儿,朕倒是觉得好玩。”

怀笑和怀颜端坐着,大概是因为生了孩子,所以眉宇之间都有一种难以掩饰的少妇风情,好像……好像多情如水一般,让朱厚照大饱眼福。

“是什么事,让陛下还说是好玩儿?”

朱厚照摸了摸下巴,“怀颜是妹妹,但生的孩子却早,怀笑是姐姐,生得孩子则晚。虽说前后就差了一天,但妹妹的儿子是大哥,姐姐的儿子反而是弟弟?”

两人相视一笑,

“大一天也是大呀。”

好吧,反正他们都是庶出,倒没什么关系。

朱厚照上前,左右两边抱住两人,“还有一事,梅氏一家一下子生出两个皇子,这在哪个时候也都是天大之功。再有,本身你们的父亲也是朕倚重之人,只是以往他为商人,有些事做起来总是不那么名正言顺。现在有了你们两个,还有那两个小家伙。梅氏,朕也要有些封赏的。”

生两个儿子,这是应有之义。即便不提这些,前边儿几个‘任性’的皇帝,往往会因为宠爱后妃而乱封起家人。现在朱厚照至少还是有根据的。

梅可甲的能力很强,不把一些‘帽子’问题解决掉,始终是以商人的身份,实际上多少还是不方便。

但是拿掉这个阻碍则不一样了,比如说……封伯。作为朝廷的勋贵,他就可以为朝廷做更多的事了。他的船队,也不不必只是商船,其他的力量难道不能有吗?

当然了,他的实力做大以后,必定会影响朝中……比如将来的皇储之争,不过那都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眼下暂不必考虑。

“陛下赐恩,臣妾不敢不受。不过梅氏受国恩重矣,陛下再行封赏,臣妾与妹妹就要受宠若惊了。”

“你怎么说?”朱厚照点了点妹妹的下巴,

怀颜眉眼含春,贴着他的胸膛,声音温柔清脆,“臣妾想不来这些,总归是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五百零四章 国泰民安

“住手!”

“少将军……”原先肆意笑着的士兵略带不安的低下了头。

马荣怒目而视,“若真有本事,就在战场之上杀敌!在这里逞什么能?”

“少将军消消气,兄弟们和鞑子都有血仇,忍不住也是可以理解的。”

马荣听了以后没再多说,也算是放了人离开。

为了押送鞑靼小王子,明军特意做了一个木笼放在马车上,小王子双手和双脚都被绑在笼子上。

马荣看不得士兵们辱人,他不觉得这是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应该做的事。

“前面就是京师了,有什么事吗?”王炳带着周尚文和杨兴出现。

马荣侧身行礼,“回大司马,末将已查看了,小王子没什么异常。”

秋天总有些肃杀,吹到脸上的风分外干燥。王炳望了一眼笼子里的大汉,他闭着眼连呼吸都很轻,仿佛外面的一切都已和他没有关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