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377)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现场的士卒,十有八九都是老兵,甚至还有的士卒,是一路跟着胡宗宪拼杀出来的,从剿灭福建倭寇,再到镇压江西叛乱,绝大多数战斗,都有着他们的参与。

原本剿灭倭寇并不需要这么多人马,一千余人便已经足够,但为了稳妥起见,胡宗宪还是带上了两千人马,外加上戚继光、俞大猷作为副将。

而胡宗宪之所以带上戚继光他们,则是为了让他们再趁此机会,多积攒一些军功,日后在晋升方面,也将更有竞争力。

在做好万全准备以后,胡宗宪便亲自率领两千武装到牙齿的精锐士卒,以及角田诚等一应早已投诚的倭寇,踏上了前往浙江景宁的道路。

“驾驾!”

马蹄声轰然不绝地响彻于官道上,从半空中看去,犹如一道黑色洪流,向着远处席卷而去。

……

在胡宗宪离开以后,总督府内的一应事务,就都由郑泌昌来负责。

思筹良久后,郑泌昌最终决定,将何茂才、高翰文、马宁远等人,一同召集至总督府,商议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旋即,只见郑泌昌唤来侍卫,沉声吩咐道。

“去把老何他们都给本官叫到总督府来,就说有要事相商,快去!”

“是,布政使大人!”

不多时,郑泌昌在议事大厅见到了何茂才他们。

何茂才刚一进入议事大厅,便将目光转向坐于上首的郑泌昌,转而询问道。

“老郑,说吧,把大家都找来,究竟有什么事?”

郑泌昌听闻此话,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指了指一旁的空位,面带笑容,开口道。

“坐,大家都坐!”

很快,众人都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郑泌昌见此情形,将目光收回,转而询问道。

“诸位最近有没有听说,那些种植桑苗的百姓家中的存粮,将要耗尽一事?”

“总督大人在临行前,还特意叮嘱我,让我将这件事情落实到位!”

郑泌昌的话音落下,一旁的高翰文便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为了以防万一,咱们还是赶紧按照先前整理好的名册,将救济粮发放下去吧!”

郑泌昌听闻此话,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旋即开口道。

“发放救济粮的事情暂时不用着急,必须要将情况都调查清楚了以后,才能够发放!”

“不然到时候,上头怪罪下来,这个责任是你担,还是我担?”

在这之后,只见郑泌昌唤来下属,拿来之前整理好的种植桑苗的百姓名册,旋即吩咐道。

“这样吧,大家按照这名册上记载的姓名以及地址,派人挨家挨户走一趟吧!”

“等调查完毕,确认真正存在这种情况后,再行发放救济粮,诸位觉得呢?”

尽管心中万分急切,恨不得立刻就将救济粮发放至那些百姓的手中,但高翰文心里十分清楚,这是眼下最为稳妥的方案,就算日后出了什么事,上头追查下来,也不会有任何责任。

不出所料的,郑泌昌所提出的这个方案,得到了何茂才、马宁远的一致赞同,高翰文见此情形,无奈,也只得点头同意。

“既然大家都同意此事,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为了提高效率,大家每人负责一块区域,何茂才,你负责这里……”

……

为了稳妥起见,高翰文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带人前去查看一下情况,而他所分到的区域,恰恰是有着众多“刁民”的王家村。

此刻,高翰文在一众侍卫的护卫下,来到了王家村。

放眼望去,桑苗长势颇为喜人,据高翰文估计,最多再过两个月,就能够正式产出桑叶了,到那个时候,改稻为桑也可以正式宣布,有所成就。

正当高翰文还在遐想之际,王家村的村民们却早已如临大敌,他们还以为高翰文是官府派来强迫他们种植桑苗的官员。

“大家快集合,官府又派人来了!”

“什么,眼下水稻长势正好,官府又派人前来,莫不是要像先前一样,将咱们种下的水稻全部毁了?”

“大家快抄家伙啊,绝对不能够让官府的人得逞!”

就这样,高翰文看到的是这样一副画面,只见王家村的村民们,手持锄头、镰刀等等农具,聚集在村口,这些村民看向高翰文的目光,是又惧又怕。

负责护卫高翰文的侍卫见此情形,当即从腰间拔出长刀,出言威胁道。

“你们这群刁民,手持武器是想要干什么,想造反吗,还不快给我放下!”

听闻此话,那些村民脸上的恐惧之色更甚,身体也开始不受控制地略微颤抖,但尽管如此,他们却将手中的锄头以及镰刀等等农具,攥得更紧了。

那名侍卫见此情形,旋即转过身来,脸上满是谄媚之色,向高翰文请示道。

“大人,要不要给这群刁民一点颜色看看?”

高翰文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缓缓道。

“罢了,你们这样做,只会让事情变得愈发不可收拾,还是由本官亲自出面吧!”

随后,只见高翰文显露出身形,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你们不要误会,本官不是来让你们改稻为桑的!”

“本官只是前来调查那些种植桑苗的百姓家中,还有没有足够的存粮?”

“倘若家中没有存粮,届时,将由官府出面,为你们发放救济粮!”

第四百零六章 来自徐阶的报复

高翰文的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这些村民中,炸开了锅!

不久前,官府不仅免除了那些种植桑苗的村民的田税,还让他们免服徭役,现如今,更是要为那些种植桑苗的村民,发放救济粮。

在此之前,这些村民对那些先前听从官府命令,种植桑苗的那一部分人,都是抱有一种幸灾乐祸的状态。

尤其是在看见他们即将断炊以后,心中的快意更甚。

谁知官府这么快就出手,愿意为那些种植桑苗的村民,发放救济粮。

此刻,这些村民的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悔意:“早知道种植桑苗有这么多好处,当初就应该听从官府的命令,更何况目前生丝的价格水涨船高,种植桑苗肯定不愁销路。”

高翰文注定无法得知这些村民的心声,旋即,只见其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接过名册,开始对照起上面的名字,一个个地念了起来。

“王二壮、王三、王狗蛋、王五……”

接下来,凡是被高翰文念到名字的村民,尽皆满怀期待地走了出来。

高翰文看着这十几名村民,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旋即询问道。

“本官现在是代表官府向你们问问题,你们可要如实回答,倘若其中有半分虚假,你们不仅领不到官府发放的救济粮,还会被抓进监狱蹲大牢,明白吗?”

“大人,小的明白,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便是!”

在这十几名村民之中,王二壮鼓起勇气站了出来,回答了高翰文的话。

高翰文闻言,旋即收回目光,询问道。

“你们家中有几口人,目前还有多少存粮?”

王二壮听闻此话,咬了咬牙,旋即将目前家中真实的情况尽数告知。

“回大人的话,我家有四口人,目前家中剩余的粮食还不到两升,目前依靠稀粥度日,官府要是再不发放救济粮,恐怕小的连稀粥都喝不上了!”

在王二壮之后,剩余的那些村民,在互相交换完眼神后,也纷纷将自家的情况如实告知。

高翰文的眉头,肉眼可见地皱了起来,他没有想到的是,情况居然会如此严重!

倘若官府不即刻发放救济粮,这些百姓可能会撑不到桑苗成熟的时候。

紧接着,为了验证这些村民话中的真假,高翰文还亲自带领侍卫上门,将这些村民的家中,都仔细翻看了一遍。

“看来那些村民没有说谎,情况属实,这些百姓已经快要到了断炊的地步了!”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