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406)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不多时,只见一名侍卫进入了书房,将视线转向胡宗宪,恭敬禀报道。

“总督大人,外面来了一位自称是江西巡抚曹顺和派来的人,您看……”

书房内,当胡宗宪和郑泌昌,从侍卫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由于太过震惊,从而导致大脑宕机了一段时间。

随后,只见胡宗宪率先回过神来,沉声吩咐道。

“快把人带进来!”

“是,总督大人!”

胡宗宪的话音落下,侍卫没有丝毫犹豫,很快便领命而去。

在这之后,郑泌昌低下头,脸上满是羞愧之色,旋即开口道:“总督大人,看来是下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胡宗宪听闻此话,将目光从郑泌昌的身上收回,颇为随意地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对这件事并不在意:“无妨。”

不多时,只见来人在侍卫的带领下进入了总督府书房,其刚一进入书房,便将信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恭敬道:“总督大人,这是我家大人,给您送过来的信!”

胡宗宪闻言,对来人略微颔首,然后从他的手中将信封接过,转而开口道:“行了,书信本官已经收到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来人见状,脸上浮现出感激之色,恭敬道:“多谢总督大人!”

在这之后,前来总督府送信的那人,便在侍卫的引领下,离开了书房。

在来人离开以后,胡宗宪看着手中的这封书信,没有过多犹豫,径直将其拆开,开始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越往下看,胡宗宪的眉头就皱得越紧,不久之后,胡宗宪将手中的信放至一旁,无奈道。

“事情果然没有出乎预料,江西那边出问题了!”

一旁的郑泌昌听闻此话,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旋即大着胆子,向胡宗宪询问道:“总督大人,能否跟下官说说,江西那边到底出什么事了?”

“喏,你自己看吧!”

胡宗宪说完,便将信封递交给了郑泌昌,旋即开口道。

待郑泌昌接过信封,也如同先前的胡宗宪一样,开始浏览起上面的内容,当郑泌昌将上面记录的内容看完以后,脸上是无法掩饰的震惊之色,下意识地开口道。

“十几艘负责运送粮食的大船,停靠在码头的一会儿功夫,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着火了!”

“不仅如此,还查不到凶手是谁!”

“这群清流,当真是可恶啊,等本官逮到机会,一定要把你们碎尸万段!”

郑泌昌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难以抑制内心的愤怒。

或许是由于太过于愤怒,导致郑泌昌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一双眼睛也变得赤红,仿佛将要从中喷出火来。

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线在燃烧

京城,徐阶的宅邸。

最近一段时间,徐阶的心情很是不错。

试问天底下,还有什么比看见自己的死对头吃瘪,更为畅快的事吗?

“哼,严嵩,你就算是用尽手段,也无法从江西那边得到一粒粮食!”

“等到时候,我当上了内阁首辅,除了清算严党以外,第一件事便是把你推行的改稻为桑给废除了!”

“改稻为桑祸国殃民,徒耗国力,只有改稻为棉,方才能够让大明真正富强起来!”

徐阶如此想着,旋即,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就在这时,从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徐阶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循声望去,只见管家迈着沉稳的步伐进入了大厅。

管家在进入大厅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手中的书信,毕恭毕敬地递交到徐阶的手中。

“老爷,这是从江西那边给您送过来的信!”

徐阶听闻此话,将书信从管家的手中接过,旋即吩咐道。

“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老爷!”

管家见已经将信送到,没有在大厅作太久的停留,旋即转身离去。

待管家离去后,徐阶方才将信拆开,开始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徐阶很快便将信中的内容尽数浏览完毕,旋即将手中的书信放至一旁,无声自语道。

“哼,事情果然没有出乎我的预料,在户部的通知还未正式到达江西之前,这个曹顺和便自作主张,下令往浙江那边调粮。”

“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是胡宗宪给这个曹顺和写信,请求他往浙江调粮。”

“毕竟胡宗宪先前,亲自率领军队赶赴江西平叛,对这个曹顺和有着天大的恩情!”

徐阶想到这里,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阴沉了下来,无声自语道:“哼,曹顺和,就凭你也敢掺和进这件事?”

“既然如此,那么就先拿你来开刀吧,也顺带着让其他人也看看,惹怒我徐阶的下场!”

……

而另一边,严府。

书房内,严嵩正戴着老花镜,专心致志地浏览着手中的书籍。

正当严嵩看得正入迷时,从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脑海中的思绪被打断,只见严嵩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面露不渝,缓缓道:“进来!”

严嵩的话音落下,只听‘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推开,严世蕃拿着一封书信走了进来。

严嵩见严世蕃进来,旋即将老花镜取下,出言询问道。

“什么事?”

严世蕃见状,没有过多犹豫,旋即将手中的书信递交给严嵩,恭敬道:“父亲,这是胡宗宪给您写的信!”

严嵩听闻此话,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诧异之色,将信从严世蕃的手中接过,开口道。

“哦,这是胡宗宪写给我的信?”

严嵩说完,不紧不慢地将信封拆开,又颤颤巍巍地将老花镜重新戴上,逐字逐句地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在整个过程中,严世蕃都安静地站在原地,不敢发出任何的声音,生怕打扰了严嵩。

待严嵩将重新将老花镜取下,然后将手中的书信放至一旁后,严世蕃这才大着胆子,向严嵩询问道:“父亲,那胡宗宪在信里写了什么?”

迎着严世蕃那好奇的眼神,严嵩轻笑一声,不紧不慢地出言解释道:“他胡宗宪这次,是想要我出面保一个人!”

严世蕃闻言,对这个人的身份更加好奇,旋即追问道:“谁?”

严嵩将目光从严世蕃的身上收回,缓缓道:“江西巡抚曹顺和。”

……

紫禁城,督察院。

此刻,海瑞正坐于书案前,处理着相应的弹劾奏疏。

不久前,海瑞从河南返回京城,在述职完毕后,嘉靖特意给海瑞放了几天的假,让其好好跟妻子团聚。

海瑞在回到自己位于京城内的宅邸后不久,嘉靖便遣人给海瑞家中送去了不少的钱粮以及肉食,在那一段时间,海瑞家中的伙食,相较于以往,着实上了好几个档次。

此刻,唐顺之正忙着替海瑞整理那些,已经处理完毕的弹劾奏疏。

看着眼前这些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疏,唐顺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于他而言,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唐顺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还能够重新回朝任职!

嘉靖十八年,唐顺之因为忧虑朝政,在与廷官罗洪先,翰林编修赵时春一同,为嘉靖上了一道《东宫朝贺疏》后,便惨遭削籍,自那以后,唐顺之便下定决心离开官场,潜心读书。

而不久前,唐顺之不仅重新得到了朝廷的征召,而且还被指名道姓地分配到了,督察院新任左副都御使海瑞的手下任职。

唐顺之在来到京城后,理所当然地得知了皇帝的巨大改变,皇帝不仅变得勤于政事,也时常出席内阁会议以及朝议。

更为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困扰大明的财政亏空,以及南倭北鞑问题,也尽数得到了解决!

眼下,盘踞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已经被尽数剿灭,而就在不久前,在与鞑靼骑兵的交战中,明军大胜,甚至还活捉了鞑靼大汗!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