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802)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众人明显没有预料到,皇帝居然会毫不掩饰地说出这番话,因此,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旋即,只见嘉靖收回目光,用手轻轻摩挲着龙椅上所雕刻的龙头,面向众人,沉声道:“因此,在朕看来,与其这样继续下去,还不如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

“朕要用俺答汗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来让他们再也不敢轻易踏足我大明的边疆!”

眼见皇帝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众人也只得点头称是。

虽然从表面看上去,大明的准备较为仓促,在来年春天的时候,就将开战。

但眼下,大明国库充裕,屡次用兵更是连战连捷,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

而由兵器司那边产出的新式武器,也经历了两场战争的检验,无论是手雷、纸壳子弹,还是燧发枪,都是能够改变战争进程的东西。

朝廷先前在出兵镇压播州杨氏的时候,就试验了上述武器,而且试验的效果绝佳,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杨烈麾下的播州兵一举打垮。

在这之后,只见胡宗宪站了出来,率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陛下,微臣支持朝廷,在来年春天的时候正式向俺答汗开战!”

“另外,微臣还要向陛下举荐戚继光、俞大猷二人,此二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且极善于用兵!”

嘉靖闻言,在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缓缓道:“嗯,朕准了!”

在场的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在这之前,身为吏部尚书的胡宗宪,便已经向皇帝举荐了戚继光、俞大猷二人。

如今公然在内阁议事上提及此事,无非是走个过场罢了。

在胡宗宪表明支持态度以后,张居正也站了出来,只见其从座椅上起身,向嘉靖拱了拱手,沉声道:“陛下,俺答汗侵扰我大明边疆已久,百姓苦不堪言,臣恳请陛下,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

“请陛下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

待张居正的话音落下,内阁剩下的那些人,也齐刷刷地从座椅上起身,异口同声道。

随后,嘉靖在环视一圈后,收回目光,点了点头,紧跟着开口道:“嗯,好,明年春天,朝廷就正式出兵,与俺答汗开战!”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将目光分别从徐阶、高拱的身上扫过,出言吩咐道:“到时候,粮饷军械的统筹方面,就由你们户部来负责了!”

徐阶、高拱在察觉到嘉靖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后,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是,陛下!”

在这之后,嘉靖仿佛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看向张居正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对了张居正,目前兵部那边,有关朝廷两支水师的建设,进行得如何了?”

张居正眼见皇帝向自己询问起水师的建设进度,不敢有丝毫隐瞒,在回忆片刻后,恭敬应声道:“启禀陛下,目前朝廷两支水师的建设一切顺利,上个月船厂那边,又新建了七艘战船!”

“但微臣先前的估算过于乐观,按照现有的速度,恐怕得等到明年年初的时候,朝廷的两支水师,方才能够建设完毕,还请陛下恕罪!”

张居正说完,便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嘉靖的回应。

嘉靖将张居正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无妨,反正也不急这一时半会的,等朝廷的两支水师建设完毕,暂时将其划归至海贸司名下,负责护送我大明的商船!”

“如此一来,在带来收入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多积累一些远洋作战的经验!”

待嘉靖的话音落下,众人皆是一脸慕羡地看向高拱所在的方向。

早在海贸司刚设立的时候,皇帝就赋予了海贸司随意调动水师的权力,现在大明的水师,有着能够远洋作战的战船八十余艘,余下的各类舰船加起来,则有一百余艘。

另外,皇帝当初还以剿倭为名,拨款八百万两白银,用以修建朝廷的第二支水师。

眼下,这第二支水师,已经建设完毕。

后来随着海贸日趋兴盛,皇帝又以替大明的商船护航为由,拨款新建了两支水师。

此刻,众人转念一想,才猛地发现,在不知不觉间,大明的水师已经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等到朝廷将剩下的水师建设完毕,到时候,大明将拥有四支水师。

而由于海贸司能够随意调动水师,也就是说,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被高拱麾下的海贸司牢牢掌控着。

“难道这些问题,陛下当初在设立海贸司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吗,还是说,陛下是有意为之?”

严嵩如此想着,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愈发凝重。

眼见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只见嘉靖从龙椅上缓缓起身,面向众人,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行了,朕也有些乏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嘉靖说完,便从座椅上起身,径直向着内阁外走去。

而侍候在嘉靖身旁的吕芳见此情形,连忙亦步亦趋地跟上嘉靖的步伐。

紧接着,在严嵩这位内阁首辅的带领之下,众人齐刷刷地跪伏于地,向着嘉靖离去的背影,恭敬行礼道。

“臣等恭送陛下!”

第六百八十七章 让神机营参战

在内阁议事结束以后,嘉靖并未有任何停留,而是径直返回了乾清宫。

在这之后不久,朝中很快便有小道消息流传出来,说是皇帝十分满意吏部在本次大计的表现。

为此,下来后,皇帝要专门给吏部那边的大小官吏,都额外发放一笔赏银。

此消息一出,很快便在朝中引起了热议,吏部那边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从上到下都是一副欢欣鼓舞的样子。

毕竟,这可是在皇帝的面前露了脸啊,除此之外,还有一笔额外的赏银可以拿!

尽管在这之前,皇帝已经为文武百官涨过俸禄了,但这里毕竟是京城,彼此之间你来我往,宴请不断,单凭俸禄又如何足够?

因此,能够多一些进项,总是好事。

“这一切都是尚书大人的功劳啊,没有尚书大人,咱们吏部也拿不到这笔赏银,你们说是不是啊?”

“说得有道理,唉,也不知道陛下那边打算发多少赏银,我家都快揭不开锅了!”

“陛下既然开了金口,那么赏银肯定不会少!”

“据我一个在户部的同期好友说,现在国库内的银子,能够让朝廷挥霍十余年之久,要不然陛下怎么会突然免除百姓一年的赋税呢?”

“嘶,居然有这么多!”

正当吏部那边就此事讨论地分外热烈之际,督察院那边,却是一片死寂。

此刻,督察院值房内的大小官吏,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处理着被送来的奏疏,不敢发出任何的动静,以免惹恼了上司。

毕竟,督察院的职责与吏部那边,有着重叠的部分,双方都有权力考核官员政绩以及廉洁情况,为此平日里吏部和督察院,没少给对方使绊子。

“看看你们平日里是怎么办事的吧,本官的脸都让你们给丢尽了,这次居然让吏部那边得到了陛下的褒奖,本官待会儿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御史大人交代!”

“大……大人,我们也是没办法啊,要知道,胡阁老可是……”

“给本官闭嘴,整天就知道找借口,要是赵大人还在督察院,以他的脾气,早就收拾你们了,你们都给本官好好听着,接下来……”

……

傍晚,紫禁城,乾清宫。

此刻,只见嘉靖坐于龙椅之上,手上拿着专门面向百姓的报纸样刊,津津有味地看着。

“嗯,吕芳,不错,这上面的插画很有意思!”

嘉靖说完,便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吕芳,出言勉励道。

侍候在嘉靖身旁的吕芳听闻此话,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谦卑之色,连忙俯下身体,恭敬应声道。

“陛下,这都是您的功劳,是您先前说要让面向百姓的报纸,更加地简明有趣,为此,奴婢特意让那些画师,改了好几版的稿子!”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