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858)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毕竟,这两位在浙江当了这么多年的布政使、按察使,早已是树大根深,轻易不能得罪。

而尹忠对这两位的脾气秉性,也只不过是道听途说。

与其鲁莽出手,还不如在这两位心中,树立一个干练的形象。

如此一来,虽然收益不比预期,但毫无疑问,这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而且眼下正值关键时刻,比的就是谁犯的错更少!

在尹忠开按察使司后不久,只见何茂才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郑泌昌,出言询问道:“对了,老郑,这杭州知府的位置空了这么久了,怎么朝廷那边,还没有派人过来?”

郑泌昌听闻何茂才此话,摇了摇头,转而开口道:“不清楚,先前小阁老在信中提到,说是朝廷打算派下来一位,但具体的人选,却迟迟未曾定下来。”

何茂才闻言,将目光从郑泌昌的身上收回,出言感慨道:“唉,真是可惜了!”

随后,只见何茂才看向书案上那份被整理完毕的案件经过,向郑泌昌提议道:“走吧,咱们可以去面见巡抚大人了,准备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动手了!”

郑泌昌闻言,点了点头,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后,方才出言应和道:“嗯,走吧!”

在这之后,郑泌昌、何茂才便乘上早已备好的轿子,向着总督府的方向行进。

……

总督府门口,趁着侍卫进去通报的间隙,只见何茂才一脸心虚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老郑,我这心里,总感觉有点不踏实,毕竟接下来可是要……”

何茂才的话还没说完,便被郑泌昌冷冷打断了:“哼,有巡抚大人在,咱们还怕什么?”

郑泌昌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见四下无人注意,顿了顿,又继续道:“况且,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咱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与其畏畏缩缩,首鼠两端,还不如赌一把!”

随后,只见郑泌昌仿佛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出言提醒道:“到时候别忘了先把账本搞到手,这样一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何茂才闻言,脸上浮现出了然之色,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嗯,这是自然!”

在这之后不久,只见先前进去通报的侍卫来到郑泌昌、何茂才的面前,俯下身体,恭敬禀报道:“巡抚大人说,他在议事大厅等你们,你们可以进去了!”

郑泌昌、何茂才闻言,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旋即迈步进入了总督府。

待进入总督府以后、郑泌昌、何茂才未作丝毫犹豫,当即向着议事大厅所在的方向行进。

刚进入议事大厅,二人便看见了正坐于主位,悠闲品茶的赵贞吉。

“下官见过巡抚大人!”

在这之后,二人未有丝毫犹豫,当即上前,俯下身体,向赵贞吉躬身行礼道。

“嗯,都坐吧!”

赵贞吉见此情形,将目光分别从二人的身上扫视而过,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

“多谢巡抚大人!”

在应声后,二人陆续在一旁的座位上坐下。

随后,只见赵贞吉轻咳两声,率先挑起了话题:“你们两个今天过来总督府,究竟是所为何事啊?”

一旁的何茂才见此情形,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上前,沉声禀报道:“禀巡抚大人,一大早,便有许多百姓聚集于府衙门口喊冤,说是被那嘉兴袁家强行霸占了土地!”

“什么,居然有这事,真是岂有此理!”

赵贞吉在从何茂才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整个人顿时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沉声道。

何茂才见状,当即从袖中取出记录有案情的纸张,恭敬禀报道:“禀巡抚大人,这里便是案件的经过!”

赵贞吉闻言,瞥了何茂才一眼,出言吩咐道:“嗯,拿过来吧!”

“是,巡抚大人!”

在这之后,只见赵贞吉从何茂才的手中,将记录有案情的纸张接过,分外专注地浏览了起来。

“这个袁家,如此明目张胆地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顿,他们视大明律为何物?”

“更别提,不久前他们还跟那些商人勾结在一起,恶意压低生丝的价格,滋生事端,甚至还因此闹出了人命,本官绝对不能坐视不管,这颗毒瘤,也是时候到了铲除的时候了,你们说呢?”

赵贞吉说完,便将视线转向一旁的郑泌昌、何茂才两人,等待着他们的回应。

“巡抚大人分明是把当初那几条人命,也一并算在了袁家的头上啊!”

郑泌昌如此想着,旋即回过神来,义正严辞地应声道:“巡抚大人说得没错,对于这种祸害百姓的毒瘤,官府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必须要出重拳!”

一旁的何茂才见此情形,也紧跟着出言应和道:“是啊,巡抚大人,您下命令吧!”

第七百一十二章 抄家!

其实,赵贞吉的内心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平静。

赵贞吉的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接下来的行为,无异于是在往平静的湖面中,抛下一块巨石,必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而这些波澜,稍有不慎,便会溅到自己身上。

毕竟,他接下来要做的事,便是让人抄了嘉兴袁家的家产!

而这件事,毫无疑问会将他推至风口浪尖,同时,那些豪绅地主脆弱的神经,也会被再次挑动。

赵贞吉身为监察御史,自然知道许多内幕消息。

例如,当初朝廷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以通倭的罪名,将东南沿海一带的走私家族,杀了个干干净净!

从东南沿海那些走私家族中,所抄没出来的巨额财产,尽数没入国库。

再后来,倭寇在邻省福建死灰复燃,胡宗宪接到皇帝的命令,亲自领兵,前去讨伐。

在剿倭的这个过程中,当地一些有劣迹的豪绅地主,也被扣上了通倭的罪名,被军队来回犁了一遍,所得之财,均被胡宗宪如数上交到了国库。

自那以后,国库便日渐充盈了起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朝廷有大义在手,因此,那些豪绅地主,也没人敢当众站出来对此提出异议,最多也只是在私底下抱怨几句。

谁也不愿意跟通倭的人扯上关系,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尽管事后,朝廷给出的理由名正言顺,但朝廷二话不说,直接命令军队抄家的行为,还是给那些豪绅地主造成了不小的阴影,令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毕竟,谁也不想,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

经过好几代人的积累,嘉兴袁家逐渐成为了浙江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地主,不仅如此,还依靠着贿赂那些高官,在朝中积累下来了许多人脉。

在大明朝,拥有五六百亩土地的地主,在邻近的州县便已经可以算是富甲一方,赫赫有名了。

再往上,就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够达到的范畴了,而这一部分人,要么是庙堂上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要么是传承数代的世家大族。

这些人所拥有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能够直接参与到朝廷政策的制订中去,抑制土地兼并,毫无疑问,就是在往他们的身上动刀子。

这些人身为既得利益者,又如何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因此,这些人会想方设法对抗朝廷的政策,采取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阳奉阴违、故意拖延、蓄意扩大、挑唆百姓起来闹事,甚至于联合起来向皇帝逼宫。

不过由于嘉靖有着大礼议之争的光辉战绩在,这些人倒也不敢闹到逼宫的这一步。

“唉,为了我赵贞吉日后能够顺利入阁,还是再苦一苦你们吧!”

赵贞吉如此想着,旋即回过神来,将目光从眼前的郑泌昌、何茂才身上扫视而过,沉声吩咐道:“抄家的事宜,就由你们二人亲自负责!”

赵贞吉的话音刚落,只见等候在一旁的郑泌昌、何茂才脸上满是狂喜之色。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