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879)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搞了半天,好像只有自己原地不动,还在浙江任布政使一职。

就在这时,郑泌昌眼睛的余光,无意间瞥到了一旁的何茂才,心中有了些许安慰。

“嗯,还好,我不是一个人!”

由于此时的何茂才正思考着别的什么事,因此,并未注意到郑泌昌看向自己的眼神。

赵贞吉在听完郑泌昌的汇报后,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嗯,只要能够赶在年底前,完成这笔订单就好!”

在这之后,只见赵贞吉将目光从二人的身上收回,摆了摆手,紧跟着吩咐道:“行了,本官接下来还有事情需要处理,要是没什么事的话,你们可以离开了!”

郑泌昌闻言,刚想起身向赵贞吉辞行,随后,其仿佛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装作不经意间,向赵贞吉提及了嘉兴知府王用贤的事情。

“对了,巡抚大人,下官突然想起来,那个嘉兴知府王用贤,似乎与嘉兴袁家关系密切,没少替他们善后,您看……”

郑泌昌说完,便低下头,不再言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赵贞吉的决定。

赵贞吉听闻此话,在思衬片刻后,摆了摆手,颇为随意地吩咐道:“行了,这件事情你们两个看着办吧!”

待赵贞吉的话音落下,只见郑泌昌何茂才的脸上闪过一丝激动之色,随后,只见二人神色一凛,沉声应道:“遵命,巡抚大人!”

“行了,今天就先这样吧,你们可以离开了!”

“是,巡抚大人,下官这就告退!”

在向赵贞吉躬身行礼后,郑泌昌何茂才未作丝毫犹豫,当即迈步离开了总督府议事大厅。

郑泌昌明白,赵贞吉算是默许了他们接下来的动作。

“也不知道巡抚大人收不收,唉,不管了,等弄到银子以后,先探一下巡抚大人的口风吧!”

郑泌昌想到这里,不由得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待郑泌昌何茂才离开总督府议事大厅后,只见赵贞吉将目光收回,从座椅上缓缓起身,然后径直去往了总督府书房。

“等这边的事情完结,我赵贞吉说不定可以更进一步,和胡宗宪一样,顺利入阁!”

在这之后,只见赵贞吉收敛心神,有条不紊地处理起了面前这些,被总督府官吏送来的公文。

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明举重冠军严嵩

自从先前欧阳一敬,当着现场诸多言官的面,点破严嵩徐阶背后那不可告人的想法后。

众人这才惊觉,上了当,受了挑唆。

很快,针对严嵩徐阶的报复便有条不紊地展开,弹劾严嵩徐阶的奏疏,如同雪花一样,飘向了督察院。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国子监的学生受到煽动,开始公开抨击严嵩徐阶二人。

严嵩徐阶二人,由于先前旗帜鲜明地支持皇帝,并大力推行官绅一体化纳粮的政策,因此在士林中的声望早已跌落谷底。

尽管后面有所回升,但仍旧聊胜于无,士林中根本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两个说话。

渐渐地,舆论愈发汹涌,几乎达到了快让人喘不过气的地步。

朝中甚至流传起了严嵩徐阶,借着替各个部门排名一事,蓄意打击报复,排除异己,公报私仇的传言。

对于这类传言,严嵩徐阶自然是第一时间否认,只不过,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罢了。

……

夜幕降临,京城,严府。

此刻,严嵩正坐于书案后,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本《春秋》。

此时的严嵩正分外专注地浏览着面前的书籍,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就在这时,只听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严嵩见此情形,将注意力从面前的书上移开,出言吩咐道:“进来!”

话音落下,只听‘吱呀’一声,房间的门被推开,随后,只见管家迈着悄无声息的步伐走了进来。

管家在进入书房以后,便俯下身体,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毕恭毕敬道:“老爷,刚刚胡阁老派人捎来口信,说是近来京城内的那些流言……”

管家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严嵩出言打断了:“行了,不必说了,替我转告胡汝贞一声,就说这点小事,不用他操心!”

管家听闻严嵩此话,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是,老爷!”

待管家离开以后,只见严嵩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面前的书上。

对于眼下京城内那愈发汹涌的舆论,严嵩并不感到担心,因为说到底,那些言官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说法。

宦海沉浮几十年,令严嵩养成了处变不惊的能力,他知道,再过一段时间,这些看似汹涌至极的舆论,便会逐渐平息下来。

“陛下暂时还用得着我严嵩,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还需要我这把老骨头撑着,就凭你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言官,也想扳倒我,真是痴心妄想!”

在这之后,只见严嵩的脸上满是嘲讽之色,顺势拿起桌上泡有枸杞水的茶杯,轻啜一口。

随后,只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只见严世蕃迈步走了进来。

此时的严世蕃看上去颇为激动,刚一进门,他便迫不及待地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沉声道:“父亲,六部的排名定下来了!”

严嵩闻言,脸上浮现出些许好奇之色,挑了挑眉,出言追问道:“哦,你们商量出结果了?”

迎着严嵩的目光,只见严世蕃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转而开口道:“父亲,定下来了,按照商定的结果,吏部排在首位,余下分别是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

在听完严世蕃报出来的排名以后,只见严嵩点了点头,缓缓道:“嗯,商量了这么久的排名,能够定下来就好,六部这边有了结果,其他的部门,应该也快了!”

严世蕃看着严嵩那略显佝偻的身影,不由得回想起了近来京城内,那愈发汹涌的舆论。

随后,只见严世蕃鼓起勇气,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沉声道:“父亲,近来不仅仅是那群言官,就连一些国子监的学生,也受到言官煽动,公开污蔑您的清白!”

“父亲,要不要让孩儿给刑部那边打个招呼,给那些不知好歹的国子监学生一点教训,干脆给他们安上个妄议朝政的罪名……”

严世蕃似乎对此颇为愤慨,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还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严嵩闻言,只是用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严世蕃一番,缓缓道:“不必了,这样做反而会落人口实!”

“让他们骂几句又如何,又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随后,只见严嵩话锋一转,将目光从严世蕃的身上收回,紧跟着吩咐道:“接下来有关部门排名一事,还得盯紧,尽量不要出什么纰漏,明白了吗?”

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当即低下头,恭敬应声道:“是,父亲,孩儿知道了!”

“行了,时候不早了,你先下去吧!”

“是,父亲,孩儿这就告退,您也早点歇息!”

在应声后,严世蕃并未停留太久,在向严嵩躬身行礼后,迈步离开了书房。

……

京城,裕王府。

房间内,只见朱载坖坐于主位,一旁则分别坐着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

此时的朱载坖则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毕竟,距离景王朱载圳离开京城,返回封地,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朱载坖则抓住机会,开始大力扩充麾下势力。

现如今的朱载坖,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今非昔比了。

对于朱载坖来说,四弟朱载圳离开京城,返回封地,则意味着,短时间内,便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自己便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应对来自朱载垣的威胁了。

而恰巧在不久前,锦衣卫和东厂悍然出手,将朝中那些想要提前站队朱载垣的人,都收拾了一遍。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