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966)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不然的话,在下恐怕也不会站在您的面前了!”

胡宗宪听闻徐渭此话,脸上满是莫名的神色,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好,不说这些了,来喝酒!”

随后,只听‘咣当’一声,二人的酒杯碰在一起。

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际,只见胡宗宪放下手中的筷子,然后看向徐渭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文长,这次的考试,你有把握吗?”

徐渭听闻胡宗宪此话,当即从袖中取出早先凭借记忆默写下来的文章,将其递交到胡宗宪的手中。

“烦请总督大人,替在下看看!”

“嗯。”

胡宗宪在应了一声后,从徐渭的手中接过文章,分外专注地浏览了起来。

……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见胡宗宪将手上的文章放至一旁,然后给出了评价。

“文长不必担心,依我看,你这篇文章,文风老练、立意新颖,肯定能够入那些考官的眼,拿到一个好的名次不在话下。”

徐渭心中原本还有些忐忑,但当他听见胡宗宪的这一番评价后,一直悬着的那颗心,总算是落了下来。

随后,只见面露感激之色,紧接着从座椅上起身,向胡宗宪躬身行礼道:“多谢总督大人替在下评卷!”

胡宗宪对此并不在意,只是颇为随意地摆了摆手,紧跟着开口道:“无妨,只是一点小事而已,来喝酒,咱们今天不醉不归!”

“干杯!”

这场宴会可谓是宾主尽欢,后来,见天色已晚,徐渭适时起身,向胡宗宪辞行。

“总督大人,是时候不早了,在下是时候告辞了!”

“要不今晚干脆就留宿在这里吧?”

胡宗宪闻言,在端起桌上的茶杯轻啜一口后,如此提议道。

面对胡宗宪的好意,徐渭在思衬片刻后,选择了拒绝:“不必了,总督大人现在事务繁忙,在下也不便太过叨扰,就先告辞了!”

“嗯。”

胡宗宪听闻徐渭此话,也没有强求的意思,在应了一声后,便吩咐管家将其送至下榻的馆舍。

徐渭在从府邸出来以后,此时天色已晚,在夜幕笼罩下,天空中点缀着点点繁星,一阵微风吹拂而过,令人倍感舒适。

倘若站在星空下,向上观望的话,仿佛能感觉到无限的浩瀚,以及宁静。

在驻足观看良久后,只见徐渭收敛心神,乘上了轿子,向着下榻的馆舍行进。

其实在来之前,徐渭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现在的胡宗宪,已经是朝廷重臣,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

双方的身份差距,实在是太过于巨大了,大到了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步。

随后,只见徐渭将内心纷乱的想法尽皆压下,掀开轿帘,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如此感慨道:“果然,总督大人还是当初那个总督大人,一直都没有变过!”

“总督大人,在下会铭记您的教诲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第七百六十二章 不会有人亡政息的隐患

作为本次考试中,唯一的宗室子弟,朱顺先的一举一动,自然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英国公张溶。

张溶十分看好这位,仅凭一己之力陆续通过童试、乡试,并取得举人资格,参加会试的朱顺先。

在得知朱顺先的身份,是惠王府的旁支以后,张溶更加钦佩了。

对于底层宗室、勋贵的情况,张溶也算是有所了解。

在这之前,大明数百万宗室、勋贵的情况是,大宗富裕,而旁支穷困。

由于太祖皇帝朱元璋曾经明文规定,宗室不得从事其他事务,因此,那些旁支只能够靠着朝廷发放的那一点俸银以及禄米来养活一家人。

甚至于更多的旁支宗室,平日里只能够依靠借贷来度日。

自从皇帝正式颁布削减宗室开支的条例,并允许宗室、勋贵自谋生路以后,这种情况改善了不少。

毕竟,皇帝并没有简单粗暴地一刀切,而是将宗室分为了大宗以及旁支。

对于大宗,则削减掉其一半的开支,对于旁支,则酌情发放一年的俸银以及禄米,并允许其自由从事职业。

张溶的心里十分清楚,皇帝一直以来,都想树立一个典型,用以激励天下的宗室、勋贵。

朱顺先作为本次考试中,唯一的宗室子弟,自然已经入了皇帝的法眼,往后的前途不可估量。

也正因为如此,张溶方才迫切地想要与朱顺先打好关系,为以后铺路。

而在这之前,张溶便将管家派去了朱顺先所下榻的馆舍。

“待会儿人来了以后,得好好攀攀关系,拉近一下彼此的距离!”

张溶如此想着,顺势端起一旁的茶杯,轻啜一口。

就在这时,只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只见管家迈着分外急切的步伐,进入了房间。

见管家到来,张溶连忙从座椅上起身,下意识地看向管家的身后。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在管家的身后,并没有他预想中的人影。

张溶见此情形,不由得皱了皱眉,紧接着看向管家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怎么回事,我让你去请的人呢?”

管家自然听出了张溶话中的不悦,其在斟酌片刻后,将事情的原委尽皆告知:“老……老爷,实不相瞒,事情是这样的……”

张溶在听完管家叙述的情况后,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随后,只见其将目光从管家的身上收回,出言确认道:“你是说,你亲眼看见,朱顺先被一顶轿子接去了宫里?”

管家听闻张溶此话,当即低下头,不假思索地应声道:“是……是的,老爷,这是小的亲眼所见!”

在从管家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只见张溶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紧跟着吩咐道:“行了,这件事情就先到这里吧,你可以下去了!”

“是,老爷!”

管家闻言,脸上浮现出如蒙大赦的表情,低下头,沉声应道。

看着管家离去的背影,张溶的脸上满是庆幸之色,暗自感慨道:“还好晚了一步,不然的话,事情就麻烦了……”

……

此时,在乘坐轿子前往紫禁城的路上,朱顺先异常地忐忑不安。

毕竟,不久前,他所下榻的馆舍中,来了一位公公,不由分说地就将其请上了轿子。

虽然那位公公没有明说,但朱顺先也能够大致猜到究竟是谁要见他。

毕竟,除了皇帝,还有谁有这么大的阵仗?

离紫禁城越近,朱顺先的心就跳得越快,或许是由于太过于紧张,朱顺先的额头上,不时滚落大颗的汗珠。

“陛下找我,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

“还有,待会儿见到陛下,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万一君前失仪的话,岂不是会……”

就在这时,只听一道尖细的嗓音响起,将朱顺先重新拉回到现实:“到了!”

朱顺先听闻此话,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在平复好心情后,方才从轿子里下来。

在这之后,只见先前那位太监来到朱顺先的面前,恭敬道:“随咱家来吧!”

朱顺先见此情形,连忙俯下身体,向那名太监行礼:“嗯,有劳公公了!”

趁此机会,那名太监将朱顺先上下打量了一番,暗自道:“看打扮也不过是一寻常书生罢了,为何老祖宗会亲自吩咐,真是怪哉?”

话虽如此,那名太监却不敢对面前的朱顺先怠慢分毫,因为作为皇帝身边最为亲近之人,吕芳的话,很多时候,就代表了皇帝的意愿。

“也就是说,是陛下要见这位宗室子弟吗?”

想到这里,只见那名太监脸上满是和煦的笑容,摆了摆手,紧跟着说道:“无妨,这不过是咱家的本分而已!”

那名太监说完,便示意朱顺先跟上,随后,只见这名太监从怀里掏出一样凭证,在将其拿给禁军查验以后,他们便被放进了紫禁城。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