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霜河/原江天漠漠(23)

虽是夏初,地窖内却十分阴冷,五姨娘披上了夹衣,仍瑟瑟直抖、牙关轻敲,“二、二、二姐,我们还是另外找个地方玩吧,这里太冷了。”

“你倒说说,这谢府之内,还有哪处是老祖宗没找到过的?”二姨娘冷笑。

三姨娘磕着瓜子,道:“谁让你那次得意忘形,让老祖宗听到声音找到了秋梧院,咱们没地方躲了,只能躲到这里来。”

“就是,老祖宗虽然出牌慢了点,牌品相当臭,又从不拿私己银子出来和咱们玩,但她总是长辈。依我说,倒不用躲,她老人家想玩,咱们陪她玩就是,只不过,五妹你就不用上场,在旁边端茶递水好了。”二姨娘闲闲道。

五姨娘无奈,只得打起精神摸牌。口中嘟囔道:“我不也是看老祖宗年纪大了,经不得刺激,她玩马吊又容易兴奋,怕她有个好歹吗?”

牌过几轮,她倒还小赢了一点,便也渐渐忘记了寒冷。

二姨娘的大丫环红蕖进来,替几人斟上参茶,轻声道:“看过了,老祖宗正午睡,一时半会不会醒。听墨书说,老祖宗说醒来后要到佛堂静坐参禅。”

四人大喜,放松了不少,随着“战事”的激烈,争执之声也越来越大。

三姨娘这日手气特背,不到一个时辰,便输光了荷包里的银子,眼见又放了五姨娘一炮,气得将桌子拍得“呯呯”响,“见鬼了见鬼了,你们一定是使诈,联合了来对付我!”

五姨娘哼道:“少废话,给银子!”

“不给!输光了,没银子!”

五姨娘起身来取她的耳坠子:“没银子,就拿这个抵数!”

三姨娘慌忙躲开,怒道:“这个不能给!”

“为什么不能给?!”

“这可是我三十四岁生日时,明远巴巴地让金匠按最新式样打了,送给我的。要是他回来,我还得戴上这个去接他,当然不能给!”

她这句话顿时勾起了众人对谢朗的思念之情。五姨娘也一时忘了索要赌债,坐回原位,撑着下颔,幽幽道:“唉,都两年了,这仗还没打完。”

“是啊。”四姨娘叹道:“明远这小子,也不知咋回事。去年的信是一个月一封,今年倒好,三四个月还不见一封信回来。好不容易盼到一封信了,他也没说什么,只那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也不知他过得到底好不好,万一、万一受了伤,咱们也不知道。”

二姨娘压低了声音,“听老爷说,丹族人被咱们的大军赶到了萨努河以北,本可以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回阿克善草原,但咱们的粮草一时没跟上,军中饿了数日,平王殿下也只能和士兵一样吃草根树皮,又杀了一些战马,才度过危机。这种情况下,明远自然没心思给咱们写信了。”

“那他是不是吃了不少苦啊?”五姨娘相当心疼。

“老爷说了,让他吃点苦,才是正经事。正因为军中缺粮,明远请缨去夺丹贼的粮草,只带了一千精兵,一昼夜行数百里,夺了一批粮草回来。平王殿下上表给明远请功,陛下封了明远为骁卫将军,听说那个最难缠的老将裴无忌也开始对明远赞赏有加了呢。”

“阿弥陀佛!”四姨娘念了声佛,道:“明远下次可不要这么冒险才好。”

“就是,他是堂堂驸马,何必拿这尊贵的身子去冒险,公主可不想没过门就成为寡―――”五姨娘幽幽道。

“呸呸呸!快吐口水!”三姨娘骂道。

五姨娘有些尴尬,便想起了三姨娘的赌债,再起身去摘她的耳坠,“你先把这帐给结了!”

三姨娘哪肯,与她厮闹起来,躲闪间正撞上端着鸡汤进来的大丫环红蕖和绿柳。“呛啷啷”响声在地窖内久久回响,瓦缸和瓷碗碎片到处都是。

而三姨娘、五姨娘、红蕖、绿柳身上,也溅满了鸡汤。

众人正十分狼狈之时,地窖入口,忽然传来苍老的声音,“哈,可逮着你们了―――”

景安八年,初春,正月二十。

谢府,二姨娘的“留芬阁”内室澡屋内,深蓝色的粗麻布将窗户遮得严严实实,屋内点着数支蜡烛。

二姨娘按住桌面,一脸严肃,“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这回谁要是再闹事,把老祖宗引来了,别怪我扣她的月例!”

另三人忙点头,“二姐放心!”

五姨娘怯怯道:“这里会不会太危险,我总感觉老祖宗随时会找来。”

三姨娘语带不屑,“这你就见识浅了,俗话说得好: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老祖宗绝对想不到,咱们竟会就在这留芬阁玩马吊。再说,院门口有红蕖守着,只要她叫一声‘老祖宗’,咱们就不出声,老祖宗怎么会到这黑黑的澡屋子里来查看?”

上一篇:青山接流水 下一篇:宅斗在异世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