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嫁(54)

我捧着马怀素递与我的小小酒盅偷偷瞄崔雍,如果眼睛跟人一样可以作揖跪拜,那我的眼睛一定是扑在崔雍脚边拽着他的袍角,嘴里还念念有词:崔公子,你就可怜可怜我替我隐瞒一下吧。

“皎皎,你怎么总盯着云渚?”坐我旁边的马怀素忽然出声。

我一时紧张竟想不出怎么答话。

“我倒是想起来了,八月里乐游原的百花会上,惟白你停下与一个小兄弟说话,是不是就是皎皎?”

马怀素点头,崔雍便笑笑:“那就难怪皎皎总是盯着我看了,只怕是在想哪里见过呢。”

我使劲点头,崔雍,这是品性多么好的一个人啊,不愧是几百年望族家的公子,瞧瞧,多好。我唯有感激涕零的份儿了。

我的心总算放下了,手心也渐渐暖和起来。三个一起说了会儿话,他们又说起年后的科考,马怀素说崔雍不参加实在可惜,崔雍便笑,说他自己于仕途没有天分,倒不如清清闲闲的闲暇时作画来得舒心。他又提起他那个叫弟弟前些日子忽然兴起要参加科考,马怀素便沉思片刻才说,崔扶公子实是难得的人物。

我低头撇撇嘴,什么难得?不就是生得一张好面皮又投胎得好么?

马怀素又接着说,可惜,那样的才气却……

崔雍笑笑,这个话题便就此停住了,直到晚饭时候,我和崔雍十分识趣地告辞,马怀素亦不强留,只是送我们到门口,待到巷口回头看时他的身影已在薄暮中有些不甚清晰了。

我寻思我和崔雍得说点什么,而且不能转弯抹角。

“崔公子,今天谢谢你没有拆穿我。”总得先言谢。

“这有什么可谢,我认得邹家小姐没错,可我却并不识得裴兄弟,有何拆穿之说,呵呵。”崔雍的笑声轻轻的,就好像舞女们臂上缠着的飘带,轻柔又婉转。

我发现,崔雍是个没什么好奇心的人,他说完了这句就此打住了,没问诸如“你何时与惟白认识的?”“如何结交的?”“为何要女扮男装?”之类的。

他不问我也不好说了,不过,我却是对别人的事有点兴趣的,所以我问了。

崔雍也认真答了我,一听之下我还吃了一惊,没想到他们两个居然相识许久了,崔雍说他少年时随母亲南下江都归省,游玩山水之际偶遇一少年倚树捧卷,旁边一捆柴草,他从未见过如此爱书之人,因此便上前说了几句话竟十分投机,离开江都之前他询问了马怀素的住处,以后两人便书信往来,只不过一直未再见面,直到马怀素来京才又见着了。

后来,崔雍说了句横空飞来的话,他说马怀素师事李善,极得李善欣赏。

我琢磨这话应该不是白说给我听的,因为这李善又不是名动天下的人物,即便他十二分欣赏马怀素又如何?

“崔公子是否有不方便明言的话?”我直接问道。

事关马怀素,只要不当着马怀素的面我就不用绕来绕去蜘蛛织网似的了。

“皎皎,你真是爽气。”

完了,说我问得直白了,难道他看穿我的司马昭之心了?

“崔公子能否如实相告?”我厚着脸皮忽略他刚才那句话。

“李善有两个女儿,次女如今一十七岁。”崔雍说道。

是了,都这么说了,我那点小心思——现在就马怀素不知道了,可悲耶?可笑耶?

“那,崔公子可知惟白他,他的心思?”问完这句我想以后我见着崔雍都要远远的避开,免得他一见到我就会想起“不知廉耻”四字。

崔雍摇摇头,目视前方,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惟白大概还情窦未开吧。”

情窦未开?!

崔雍这个人说话真有趣。

我正细细品尝那美味的情窦未开,崔雍立住,那边便过来一辆轻便的马车,崔雍说送我到府门口。

有这种好事我怎么会拒绝呢,马车怎么也比那小驴子背上舒服得多。

只不过爬上马车之前我总觉得有什么鬼气森森的东西越来越近,弄得我汗毛直竖。

一路上,崔雍问起了那长安图,我寻思,长安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那图虽只雕印了两千张,但难保哪天崔雍就见着了,若见到了首先必然是要唾弃我的人品,但是我又存了个侥幸,即便是见到了,我也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况且,这也只是可能而已,暂可以不用理会。

一路上,我索性问了许多关于马怀素的事,待车停下的时候我已经和崔雍知道的一样多了。坊门在不远处,我本来想请他进去吃顿便饭,忽而想起老骆驼的话便作罢,只对崔雍说改日必当谢过,今天确实有些不便。

上一篇:最禛心 下一篇:好景良天

东篱菊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