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岂无愁(37)

三位丞相不约而同感觉到意外与威胁。

没错,赤裸裸的威胁。

长宁召来入京的靖王幼子才刚满四周岁。小孩子无论如何懂事明理,都只是一个小孩子罢了。跟按捺天性坐在桌前学习经史比起来,当然是舞刀弄枪更有趣。若是过去那些普通侍卫还好,皇储大概也不会与之走得过近。如今这个容华,既有好体魄,又有好头脑;既出身科班,又上过战场;既年轻英俊,又举止得体。这样的人,怎么会不讨孩子喜欢!

如果这样的年轻人陪在皇储身边,皇储分给自己的尊敬喜爱还能有多少?

最是直脾气的陆璇立刻就问了容华年纪,道:“那不正是与废理亲王同龄?才二十有二。太过年轻了。”

长宁听了也不恼,短促地笑了一声,道:“年轻不好么?教习骑射总不好找些老骨头来吧?朕这几年七病八痛,早把这些撂下了,不然倒是能像当年手把手教孝太子那样……”

众人黯然。陆璇见皇帝轻飘飘就化解了容华的尴尬,也就不好再提;反正他们这几个丞相想与皇帝谈的重点本就不是这个。

为首的袁孟诚开了口:“京中尚有安王,瑞王,豫王等诸多宗亲,族中子弟大多为人端方,堪当大任。陛下何必舍近求远,要从永州那边挑选。”

长宁叹气:“袁相这话差了。安王诸人虽在京中,与朕不过是同一个曾祖;靖王虽远在永州,与朕却是同一个父亲。孰远孰近不是一目了然?”

袁孟诚称是,然后缓缓道:“臣所顾虑的,正是这似远实近。”

陆璇连忙附和:“陛下也是知道的,靖王这人从前在京中时候就好交际,广结纳,他的生母是魏氏,正室亦迎魏氏,一时与军中关系十分密切。若是由他的幼子入京,恐是十分不妥。”

长宁垂着眼睛,道:“魏氏……魏氏如今也空剩个架子了,你们就怕成这样?”他面上看不出是怒是气。

陆璇却不怕,还道:“而且听闻靖王在永州,大有郁郁不平之感。日日早起,面向东北舞剑不止。”

长宁摆摆手:“你都知道的事情,朕会不知道么?等过继之后,皇储与永州那边自是没有任何关联,他才四岁,大约过个一两年连自己生父都会忘记,朕特意挑选个幼童也是这个缘故,你们当明白朕的苦心才是……你们怎么不想想安王之流此时唯唯诺诺,待朕百年之后,他们坐在京中眼看自己儿子掌控天下,还能忍耐得住么?靖王如何不甘,他人在永州,也只能一辈子不甘下去。”

容华见他面色比刚才又白了几分,心中不由气恼几个丞相顽固,又阴暗揣测莫非这几个人与安王也有什么交易。

见皇帝态度坚决,陆璇也不好再说什么。

几人说了些之后过继的赏赐安排,方才退出。

袁孟诚看向陆璇:“那位容静承,阁下怎么看?”

陆璇抚了抚胡子:“难说。看上去就是聪明又不甘人下的那种,陛下也太相信他了。”

一直最少话的董惟渊这才淡然道:“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容华并不知道三位重臣在说什么,他正半跪在长宁面前,用手巾为长宁擦去冷汗,神态专注。

长宁握住他的手,忽然问道:“跟这些人打交道,你怕不怕?”

容华答道:“这里面的水比海还深?这些人掀起的风浪比海上的风暴还猛烈?即使是,我也不会觉得怕。”

长宁看着他:“怕也没有用了……你就当这是我的私心吧。”

容华笑而不语。

他想到的是另一件事情——长宁对靖王在永州的情形显然了如指掌,一定是有办法盯着靖王。

那么废太子与贺霜庭,长宁有没有这样盯过他们?

靖王幼子李珣入京的那一天是礼部选定的吉日。天气也遂了人意,晴而不热。

当天长宁就携了李珣去祭了奉先殿。次日就去了天坛告了天地,过继李珣,立为太子。

李珣虽然是长宁的侄子,但因年纪幼小,五官还没长开,一张白净的小圆脸也看不出哪里长得像长宁。以后的样貌虽然说不准,但三岁看到老,这孩子的性子已经初露端倪。一连好些天的典礼,才四五岁的孩子却十分认真,累了也不吭声,更不要谈像普通孩童那样哭闹撒泼。

本来太子应该住在端本宫,但李珣年幼,长宁又无皇后,便将李珣养在自己身边。

起初几天李珣就摆着一副小大人的面孔,对长宁恭恭敬敬,一句话都不多。长宁便把惠昭公主也接到身边,让她与李珣亲近亲近。惠昭已经快十一岁,心里也明白了许多事情,与杨家的婚约,她搁在心里是根刺;再加上她与孝太子感情亲密,自然对李珣十分冷淡。

上一篇:无色界 下一篇:誓不争宠

崔罗什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