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侯君(31)

作者:蝴蝶seba 阅读记录

不得不说,李瑞的部属真的很能干。硬是把流民潮和南逃潮都安定下来…幽州所有的荒地尽数开垦,挖矿造路、纺布造衣的设法吸纳所有闲置民力…连养了几年苜蓿的牧场都发了出去。

但是还有大批闲置人口怎么办?屯军民数量是有限的,也不能让他们吃上国粮…但救济是最糟糕的安置方式,他们很愿意执行李瑞提出的以工代赈…但他们挤不出工了!

这才会出现在缓冲区的牧场,安置流民,并且轮流驻守…甚至,她们向李瑞提出详尽的计划书,规划如何使用所有的闲置民力。

她和阿史那研究翼帝了几天,又和诸屯长商议,最后硬着头皮,给翼帝上了个「实边策」报备一下。果然苦功没有白费,翼帝很欣慰的照准…她还巴不得李瑞别想扩军和校院这摊事,越不务正业越好。

于是,在长庆八年到长庆十一年间,桐花六屯带着幽冀两州,怒放出最灿烂辉煌的经济活力。

这段时间刚好是北蛮子收缩实力,将部族大举迁往靠近西域的征服区,好从容收获粮食以备过冬──大燕毕竟太难啃了──而朝廷的精力都放在跟地方官绅土豪斗智斗勇中,也没有力气管到燕云来。

翼帝听闻的不是李瑞推广棉麻,就是在冀州设纺织分厂,再不然就是阵容浩大的开辟商路…都开到西域去了!甚至只是想法,还没力气去办的流民实边,她都做了榜样,让燕云各州纷纷仿效…

尤其是幽冀这两个军屯州,收的田赋商税,居然能排在江南之后…要知道那可不是什么膏腴之地!

翼帝那个欣慰啊…李家果然没个废柴(他家老爹不算…不太算),就算过分耿直的军人李瑞,也能体会到她的意思,自我雪藏,更好的是,还能早一步为君解忧!这是可以留给下任皇帝的边臣啊…

说起来,翼帝对自己的皇子女或许很心机很严厉很敲打,但是对臣子们挺不错的,毋庸置疑…只要别惹动她的疑心病就好了。

至于被翼帝内定为「储备边臣」的李瑞呢,只是奉行她娘的「阳奉阴违」,就真的无往不利了。

流民要实边嘛,当然得把户籍定下来,通通属军籍的屯民。屯民都屯到界碑外了,总要有自卫的能力…所以农闲的时候和屯军一起练练兵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什么时候农闲,谁能农闲…皇帝不会细问,当然也是李瑞说了算。

以前桐花六屯的军衣走得是燕云州内,诸屯长就抱怨过被雁过拔毛,官吏都太难缠太贪婪,却不能保证安全,总得派军队护送,一路耗费下来,成本大大的增加。

既然来投奔的百姓那么多…当中诸多青壮,自家又养了那么多的斥候…行,开商路吧。咱们不过境内了,直接走境外。怕打劫?千把人的商队,还有正经哀军押送,有种你就来,个个背弓带刀,谁打劫谁还说不定呢。

既然开商路,路上总要护卫吧?护卫训练一下总应该吧?只是皇帝不知道走商路的「护卫」,最高时抵达三千,还主动剿了几处边境马贼,揍了几个想打草谷的北蛮小部落…将「武装商队」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拜知识流通、倡议得酬军功的风气,从贤良屯为起点,渐渐扩散辐射到幽冀两州,不管是农事还是纺织,都有惊人的成就。

选取良种以增进亩产等等措施,农业往精致细耕大步前进,不但敷两州使用,甚至有余力外销了。

纺织更是百花齐放,甚至产生了纱支最密,后代称之为帆布的「福意织」(福意是发明人的名字),更因为研议了福意织的织布机,这个时代不应该出现的水力纺织机,也堂堂出世了…

纺织业的发达和农事的并重,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商路更保护了成果。知识的畅通无阻,让这些匠人织娘出身的工人,开始了实用科学的道路,从他们最熟悉的工作里头,灿烂出广大的智慧果实。

然而,让李瑞哭笑不得的是,之所以能够将六屯腹地扩展到幽冀两州,乃是因为,这两州都换了新的知府,而且都是吟诗作对专精,却垂拱黄老之术…简单说,就是乐得什么都不管,李瑞找他们商量时,一概点头称是…反正收益也有他们一份子。

坦白说,连李瑞都乐观起来。一个国家强盛与否,都跟边境息息相关。如果能够充实边境,将三不管的缓冲区成为国土,这种缓慢的扩张才是最坚实的屏障。若是边境空虚,界碑根本就形同虚设,只会一步步的被侵蚀,几场大仗就会丧土辱权。

现在看起来,大家干得不错。

本来,若是没有意外,再给翼帝三年五载,让动过大手术的大燕休息生养个几年,实边既然有成,粮草军器完备,不管是北蛮卷土重来,还是大燕准备除掉这个心腹大患,都能够游刃有余。

这么一来,翼帝就能上承凤帝,当得上一个中兴之主。

但是,世事永远都有意外。

长庆十年冬,原本局部性的寒害,居然证实了李瑞和阿史那的隐忧,成了降临全北境的大雪灾。其灾之猛烈,几乎追得上五十年前那次绵亘数年的灾难。

李瑞紧急写了奏折,细论北蛮雪灾和可能的叩关。但这份奏折,一直压在兵部尚书的手里,翼帝从来没有看见过。

40

大雪灾是从秋末就开始的,一直到冬初范围之大,为祸之烈,重灾区的北蛮草原已经冻饿死不少牛羊了,老弱更是死亡甚多。这种恶劣天候,商队自然是不出门的,但某些有远见的部落,背着他们的大可汗,从严酷至极的雪地长途跋涉,悄悄的将毛皮拿去燕人手里换粮食。

因为他们知道,大可汗和萨满的话不能够吃。冻死的牛羊马匹,在冰天雪地里能保持肉不腐坏,就算能撑到开春雪融,没吃完的肉铁定不能吃了。而损失了大批牲口,春天能放牧繁衍的马匹牛羊锐减,更不能拿来当粮食。

恐怕眼前连春季都过不去,遑论以后的日子。

「收。只要有办法到边境的,所有的毛皮都收下来,反正价格应该会压得很低。」

没收到翼帝的回音,反而听闻了梁恒任华州知军的消息,李瑞毅然决然的下了这个决定,「跟我们有生意往来的边境商家都打个招呼,所有毛皮都吃下来,要换的粮食不够,从六屯调用。」

主其事的商事屯长愕然的看向李瑞,「…可是,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毛皮。」

「倒手卖到京里去。」李瑞很果决。

「教官!」商事屯长急了,「大量出货会导致价格滑落得厉害…恐怕比我们换粮的价格还低!这明显是亏损生意…」

「朱屯长,」李瑞的眼神哀伤却坚定,「这是军事,不是商事。」她低声交代,「在皮毛输往京城时,放出北蛮子遭遇巨大雪灾的消息…往严重里说去!你也在斥候队呆过一阵子,我想你能明白…」

朱屯长呆了一下,茫然的眼神转惊骇,接着坚定起来,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是!教官。我明白了…京里的皇帝大官不理睬我们,但我们非逼他们理睬不可…」

李瑞欣慰的笑了笑,「你赶紧交代下去办,越快越好!手边的杂事都先放一放。」

阿史那默默的看着她处理,等没人了才开口道,「我们家乡有句俗谚…『流言长着四对翅膀』。但你确定,你熬了几夜写的奏折,还不如随随便便放出去的流言吗?」

「皇帝一个字都不吭,却莫名的换了华州知军。这不像她的风格…不知道是在兵部还是中枢,我的奏折被扣了…」

李瑞苦笑了一下,「华州有诸多关隘,尤其是雁回关…一直都是北蛮和大燕兵家必夺之地。把曾在楚王麾下的悍将换下来,让个吃多年荔枝的梁恒上位…」她摇头,「华州,连我都未必守得住,何况一个仓促上任,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样子货…」

「我们也未必守不住华州…只是太远。」阿史那不同意。

上一篇:亚马逊女王 下一篇:妖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