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侯君(8)

作者:蝴蝶seba 阅读记录

弩的缺点就是上弦慢,射速更慢。但上弦问题只有后勤配合,弩手只管射就行了,但这样就得购入大量的弩,让李瑞为了财政伤透脑筋。

但她还满喜欢这样的伤脑筋。

诚然,她向父母或楚王叔叔开口,他们一定会尽力满足她的要求。可她终究已经不是女孩…心态已经苍老。

父亲的知府不知道能做多久…一但被调走,贤良屯就会失去一大助。楚王叔叔忙于军务,对抗的是野心勃勃宛如饿狼的北蛮子,也不该拿一个小屯让他烦心。

她得学着自己站起来才行。

这应该就是她下半生的家了。目光柔和的,看着一团一团正在说笑的屯民,她想。

她的母亲成立织造坊,不知道为什么,非常注重识字能力。若是不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数字,连伍长都升不上去。但慕容夫人并没有成立规规矩矩的识字班,而是开启了「读经班」和「唱诗班」,而且鼓励自发性的组建社团。

读经班主攻的是佛经和道德经,色彩偏宗教性,借着口诵经书学生字。唱诗班是人数最多,也最活泼的。所选的都来自诗经,但偏重在男欢女爱的诗篇。

唱诗班就不是用诵读的了,而是配合着秦腔唱诗。唱起来悠扬婉转,嘹亮清朗,每个人都会发本歌本,哼哼唱唱之余,学姊带学妹的认生字,学起来挺快的。

还有许多拉弹吹唱的小社团,或者像阿月那种研究怎么毒死人的社团,林林总总。每天吃过晚饭后,这些社团就热热闹闹的展开,吹散贤良屯些许阴郁之气。

她没加入任何社团…但每晚都会坐在唱诗班附近,一面擦枪,一面听她们唱诗。

这大约是她一天里头最喜欢的时候了。

但她后来才醒悟,母亲不声不响播下的种子,才能在她手底开花结果。因为习于组建社团,勇于发表意见,屯民多能识字,所以她带着的斥候小队才能成为真正的「斥候」,而不是拿去消耗的炮灰报马仔。

每次出去侦查,回来都能聚在一起总结经验,去芜存菁,并且书诸文字,省了很多力气。成员的复杂性,也让她们教学相长。譬如北蛮子惯用的兀赤语,就是胡汉混血的队员教的,并且设法多学几种常用部落语。

连北蛮子说什么都听不懂的斥候,不算是斥候!

而一个精良的斥候,需要学的实在太多,非心灵手巧、身手敏捷不可。更重要的是…必须识字!

她渐渐将重心移到斥候小队,而将哀军的训练转移到原本织造坊坊长群手底。她设法请动了几个因伤残退伍的老兵来教导哀军,但要想请到一个合格的斥候教官,却是不可能的。

因为一个好的斥候几乎都是诸军捂着的重要宝贝,她费尽力气、找了许多门路,才设法见了一个斥候前辈,希冀他能指点一二…结果她却很失望。

那个所谓的前辈,连她斥候队的预备队员都不如。

她只能让老兵带新兵外出侦查,回来再总结得失,记录下来分享。这个法子又笨又粗疏。但就是这样粗疏的训练,让女人灵活的心眼发挥到极致。

就在她为了斥候队和哀军的装备预算伤透脑筋时…马贵、武器贵,特别为她们打造的盔甲,更贵。

朝廷愿意为大军花钱,却不会为她们这些屯军花钱,样样都得自己掏腰包。而贤良屯虽然收入不俗,但她抽调了三百名哀军和一百名斥候队不再加入生产,等于要用一屯之力专养四百个职业军人。

而且还是装备远远超过正备军的屯军。

正愁的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她一个心思特别灵活调皮的队员,献宝似的交出一迭分布图。

那是幽州马贼的分布图。

那个叫做花妞儿的小姑娘大吹特吹,说她潜伏到马贼的营地还没人发现,甚至还能朝他们的草料里投巴豆,让那些马站都站不起来。

「…有钱吗?」向来沉默寡言的李教官声音颤抖。

「马贼能没钱吗?教官你真是开玩笑~」

李瑞笑了。她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一直到最末,马贼们都不知道幽州贼不聊生的苦难日子,只是因为李教官实在太穷的缘故…

12

且不提李教官如何利用冬天细心筹划劫富济贫的大计,大燕朝庭倒是因为哀军的四百余斩首闹了一个沸沸扬扬,最终闹出凤帝怒扔宝砚砸相爷的好戏。

事情是这样的。一屯孱弱女流,开屯才两年,却斩首四百余北蛮子的首级,倾覆一个部落,这样的战功连男子汉都未必办得到,何况是名为哀军的一票娘子。

李瑞掂量这样的战功应该可以说上点话,在上表报捷的时候,顺便提了提后勤的功劳,希望可以后勤累积战功,无须上阵杀敌,同样已「有益军事」的名义准予入祀烈女祠。

当然让李瑞动手脚报上去也没什么,可她总觉得后勤的确有功,还是希望官方可以承认,后勤也才好挺直腰做人。不然重前线轻后勤,将来一定会出大问题的。

这本来是件小事,可是弄到朝堂上却变成大事。

容忍一票污秽名节之妇开军屯,看在楚王的面子上,就忍了。让战死的妇女进烈女祠已经颇有微言,看在人死为大的份上,也罢了。

没想到这票不节妇如此无耻,这样得寸进尺。窃据微末功劳,也想陪祀皇陵?

礼部尚书胡白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

这个白发苍苍,相貌堂堂,颇有些仙风道骨的老臣,早就看不过眼凤帝不守妇道,后宫蓄养侍从(凤帝在位时本身没有公开养面首,都名为侍从官),可惜凤帝声望极隆,他不敢触虎须,刚好藉此发挥,痛痛快快的发泄了一顿对不节之妇的轻蔑和不耻。

如果是别的大臣,凤帝说不定就和和稀泥转话题,呼咙过去就算了。可惜胡白只有个好皮相,屁股不甚干净,凤帝想发作他已久,只是苦无机会。现在机会到手,哪能放过?

她猛然一拍桌案,声色俱厉,「率土之民,莫非王民。王民受异族蹂躏,朕之失也,百官之耻焉!黎庶仰朝廷若父母,朝廷不加抚恤,何以『不节』辱之?况以赢弱哀妇,不计朝廷之失,反已身杀敌相报。何谓节?此即节矣!国之蠹贼敢辱朕贞节烈女?!」

说完就把砚台砸了过去,虽然没砸中,倒泼了一身墨。

第二天就把攒了许久的罪名大把箩筐的砸了。从胡白忤父逆母,气死老爹,病死老妈,又停奉养父母的糟糠妻另娶,还有鱼肉乡里、吞并田土诸般罪状一起列了,把他和几个破烂不成材的子侄一起贬去琼州牧羊钓鱼,过过渔猎生活。

发了这么大的脾气,百官连气都不敢大喘。凤帝借机发布了几个善政:开恩养堂收容孤儿贫妇,设妇科总研。寡妇再嫁无须过问夫家,禁止自残妇女旌表节烈,并且勒令各县学别开女学堂启蒙。

但最让人瞠目的是,女子特开科举,会试通过可为吏。户部更改制成两科,分为官科与吏科。

看了邸报,慕容灿叹息的跟李瑞说,「我这堂姑姑,方可称千古一帝。就看我堂姊能不能坚持守成下去。从今以后,天下人口之半皆愿为皇室效死了,还不费一毛钱。」

李瑞默然无语,只觉得这堂姑奶奶也太会做无本生意。

这事情早传遍开来,还传得非常完整,宛如亲眼所见。远的不用讲,原本贤良屯的忠诚都属于这个封闭小团体的,现在一股脑儿通通效忠在凤帝陛下之下了,痛哭流涕,之后言必称圣上,那个忠心啊…甭提了。

而女子可为吏…要知道,官老爷多半不识时务,只会作文章,对民生百姓,吏才是第一线,真正的亲民官,略识字的男儿却都以为吏耻。但这恩诏一开,大概没多久女吏就遍天下了。这大概就是老妈说得什么…释放劳动力。

但这些读书识字的真正亲民官,就成了凤帝最忠诚的粉丝加亲卫队,皇室的耳目和喉舌…加上诸般对女子的恩惠…

上一篇:亚马逊女王 下一篇:妖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