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侯君(9)

作者:蝴蝶seba 阅读记录

天下之民心十之七八尽入窍内,这不是没本的生意还赚大发了吗?

但她收到褒奖的圣旨和恩赐时,看着那些不怎么值钱的檀香珠和玉如意,真的很希望皇上帮她折现算了…她很穷啊。这些又不能当又不能卖,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有什么用处?

所以一开春,她还是乖乖的去「劫富济贫」了。

一开始,胆子还小,谨慎的找小股马贼,以压倒性兵力取胜。没想到这些马贼真是富得流油…事实上他们还担任北蛮子的销赃大使,好东西自然多。

一回生,二回熟。屡战屡胜,经验也丰富了,干脆就轮班让新兵都来见见血,顺便练练兵。一开始还有伤亡,随着装备越来越齐全,伤亡数字就小了,还能实验一下兵书的包抄合围,学着拟定战略,还让各什长伍长尝试着带队打马贼。

所谓纸上谈兵不若实打一场。这支成军于哀,从驻屯官到小兵都是半路出家的官兵,就从一场又一场的实战里头磨练自己。

于是,整个幽州的马贼都倒了大楣。有时候被偷营,想跑还跑不掉…人拉肚子马拉稀。惯常杀人放火的马贼,反而被杀人放火…新兵害怕,没捅准,捅个半死不活白受很多罪才断气。

众贼人人自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掏了老窝,连命一起丢了。

等最大的黑风寨被哀军全体出动破了,境内仅存的马贼无不胆寒,拔腿跑到隔壁的冀州另起山头,不敢跟这群疯婆子死磕了。

但李教官还是穷啊。各地投奔而来的妇女越来越多,许多屯内不收的流民干脆在贤良屯外搭窝棚,因为肯卖力气垦荒,李教官就管饭。

这么多人,又不能不管。她还需要很多钱来搭寨子收容流民,屯里多了很多姊妹,她是不会让姊妹们没盔甲武器就去拼命的。

于是,她带着哀军偷偷跨入冀州…

13

跨入冀州她知道会有麻烦,但她也准备好了借口,「追击幽州马贼」。

别的军队绝对不行,但贤良屯却可以游走模糊地带。而这完全归功千古一帝的凤帝…虽然当初接圣旨的时候,李瑞觉得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给她很多累赘。

凤帝把附近五小屯划给贤良屯,并且将贤良屯提高到「府」的高度,直接由兵部辖管。对于周遭友军,只听调用不听令用。

也就是说,贤良屯名为「屯」,但在地位上是和诸州知军平起平坐的「府」。调用,就是贤良屯有拒绝的余地,令用则是上级对下级,无可推却。

当然,李瑞能体会凤帝的好意--棒打出头鸟,贤良屯太出彩了…不管是不是被捧出来的。上级一个看不顺眼,随时可以下令她们去送死。

作为凤帝刻意培养的节烈样本,这样折损又太可惜了。再说,即使地位提升,因为兵种的特殊性(皆为受难妇女),不可能扩张到无法掌握,又能收贤良屯所有民心,乃至于全天下妇女的民心。

又是不给钱的生意。李瑞心底嘀咕。那五小屯问题丛生,所有军屯的毛病都有。驻屯官撤了,可底下人多有制肘,那些长官又聚敛太深,五屯要养活军民已经很吃力,还虚耗她宝贵的管理人才。

她起码得分出十几个培养多年的副坊长和干部。这时代啥最值钱?人才啊!那是她老妈细心打磨过的、识字懂算,颇有管理能力的资深干部!

原本她还担心这些点名的干部会被歧视不肯去,谁知道她们满眼狂热,「为了陛下和教官,万死不辞!何况一屯民政耳!」

李瑞哑口无言的看着这群狂热份子往五屯赴任。主掌贤良屯已久的坊长提议,只抓民政,军政避让给旧势力,她也照准了。

文武若精诚团结,只会阻碍重重。在她眼底,五屯那些屯军,连她家的新兵都不如,送她都不要。不如让那些旧势力的军官们继续领带…既然他们喜欢把垃圾当宝贝,她也不好意思妨碍别人特别的爱好。

就是这样特殊的地位,贤良屯在燕云十六州等于没有上级。跨州剿匪算是踩在模糊地带。但跨州作战毕竟离基地太远,遂借驻在民间的村镇。

本来像她们名声这样差劲的哀军应该处处碰壁才对,但凤帝的那场脾气,和哀军的赫然战功,让冀州百姓多了几分好奇。

这就是人奇异的心理:总是苛责亲近的,宽待疏远的。甚至对疏远的会有种好奇和憧憬,平添许多浪漫情怀。

这么多柔弱女子黑袍乌甲(改服色了,白袍太难洗),披着大黑披风,或单骑,或双骑,虽然只有两百余骑,群蹄却能踏出滚地风雷。却又跟军纪不太好的官兵不同,秋毫无犯,凡事有商有量,非常客气。筹措军粮草料也是实打实的拿银子出来买,没拖欠或妄取过。

而且,她们还真的是去剿匪!

在幽州不太受待见的哀军,却风靡了整个冀州的父老百姓。因为很穷的李教官,大体上还是个软心肠的人。跨州剿匪讲得好听,还不是抢劫。这些马贼抢来的财物,大半都是冀州父老的血肉,她要全吞下也有点噎。

所以她剿了一地的马贼,就会自动自发的拨点银子给借驻的村镇,酬谢他们资军。

冀州父老啊,那个眼泪哗哗啦的。他们让马贼劫得可苦啦,官兵爱理不理,谁管他们死活。这个年少的小将军不但跨州剿匪,还拿钱出来给他们修寨子城墙…不愧是圣上的娘子军,亲封的贤良屯!

结果吃不消的冀州马贼联合起来,送了重金给冀州知府。知府大人拿人手短,官腔官调的斥责哀军,要求她们立刻退回幽州。

虽然还是有点穷,李教官倒是从善如流…干嘛跟官府过不去。只是哀军要退出冀州时,有恩的、等不到天军剿匪的父老们涌来,拉着马头哭得好不可怜,依依难舍。

李瑞搔了搔头,只好含糊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马贼横行不了多久了。

退回幽州后,因为北蛮子给她的灵感,她也化整为零,让她的部队分批合流的继续赚钱…呃,继续剿匪,直到秋天即将来临,才全军退回幽州整休。

经过这样的剿匪经验,整个哀军的气质为之一变,凛然犀利起来。

赚了这么多钱,李教官还是觉得,她很穷。

因为她和贤良屯的诸干部,都已经不满足于守屯而已。她仔细思考过,并且与诸干部会议,何以化整为零的小股北蛮子可以在军屯区来去自如,军事实力不弱的大燕,为什么束手无策。

这要分成几点来说。

首先,就是权限不清。军屯区如幽州,有军队驻扎,知府也领辖一支民军藉以维护治安。但小股北蛮子打草谷,到底是北寇还是流匪,文武双方扯皮了好几年。

知府的民军剿不动,军队为了这么点北蛮子出兵不划算…结果只好继续扯皮。

但军方也是有苦说不出。军队的制度严整,无将令不能私自出动职业军人。以前试过用屯军…一触即溃,只是空耗烧埋银子,还得获罪。而且大燕步兵多而骑兵少,马还是珍稀资源。辛辛苦苦练了一千多骑兵,就对军队是很大的负担了。

想想那一千多骑的人吃马嚼…军马又不是吃草就行,那比伺候祖宗也没差很远…

骑兵舍不得用,步兵跑死也追不上,顶多抓到没马骑的汉人奴隶,反过头来要养这些人…实在太亏了。

幽州已经几年没打大仗了,升迁不易。军方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心态越来越重,这也是为什么北蛮子化整为零的骚扰能这样奏效。

其实,这只是一种僵化思维作祟。

越了解北蛮子,越知道他们没什么可怕,最大兵力也不会超过三百骑。超过这个数字,就不容易在军队眼皮子底下溜过去了。

所以只要有五百骑步兵,就可以用机动力抵消北蛮子的优势。加上她们土法炼钢的斥候小队作为耳目,全歼幽州境内北蛮也不是难事。

上一篇:亚马逊女王 下一篇:妖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