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104)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当然,荷兰并不是没有穷人。秦月第一次去超市的时候,就看到那里有人把买好的一些面包或者牛奶或者其他的食物在结账之后,放到一个专门的购物车子里。后来秦月问过Ray才得知,那是专门救济穷人的。每周五都会有贫困的人到这里来领取那些捐献的吃食。荷兰还有一些专门出售故衣的商店和批发廉价商品的连锁店,秦月后来多次去荷兰出差,那些商店她都专门去看过,并不寒酸,里面还常常能碰到一些好东西。荷兰政府有救济金给生存有困难的人,也有一些过度房给那些一时衣食无着的人居住。但这两者申请程序都很繁杂,而且排队的人很多。其实在荷兰,只要肯勤奋工作,无论学历高低,都能有说得过去的收入,至少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

骑车子不能走前门,Ray带着秦月直接把自行车骑到了后院的栅栏门那里。门是简单拴着的,两个人骑车入院,正对着的是一个面积不小的仓库,里面除了几辆自行车外,还有很多放工具的架子,烧烤架,摩托车。院内,仓库门前还停了一辆房车。

院子里花草繁茂却修剪得十分整齐,还有两棵樱桃树。一个迷你带棚顶的游泳池更像是大一号的浴池。长桌,藤椅在靠近房门的地方,可以吃饭,也可以喝茶聊天。

秦月跟着Ray从后门进了屋子。后门的左手是主卧,右手是厨房和餐厅,在往里走就是客厅。客厅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沙发和电视区,一部分是沙发和茶几区。屋子十分宽敞明亮,装修简洁却不简单,在细节之处无不透着对舒适度和美感的追求,看得出家主非常地讲究生活质量,而且有艺术品位。秦月觉得这间屋子装修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拍摄都可以上家居杂志。

楼下还有一间书房,是Ray的办公室。楼上有三个房间,以前是Ray的一双儿女的卧室和储物间,现在他们都已经各自成家了,上面就改成了一间客房,一间Ray妻子的办公室。第三层是阁楼,面积也不小。一层和二层共有三个洗手间,其中两个是浴室。秦月在得到允许之后,把屋子逛了一遍,觉得整栋房子最舒服的地方当属客厅了。

家里没有人,Ray的妻子今天上班,不过一会儿就会回来。Ray负责掌勺,儿子女儿都会过来聚餐。Ray的妻子在市政厅工作,职务很特别,是专门主持婚礼的官方司仪,有一件国家发的很像法袍的制服,工作的时候穿。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周末的她还要上班的缘故。

秦月把带来礼物放到了客厅的沙发上,又把花束找了个花瓶接上水插好了,就给Ray打下手,一起做起饭来。

第五十一章 饭局(1)

中国人是个很有智慧的民族,表现之一就在我们的文字上。吃饭不说吃饭,要说饭局,嗯,的确,除了跟自家人吃家常饭之外的所有饭辙,恐怕都是个局。有时候,即使是跟自家人吃饭也不见得就不是局。

秦月从来没想过,Ray做饭的熟练度能这么高,手艺能这么好。她完全就插不上手,只能在旁边干看着。做饭的炉灶不仅不是国内常见的煤气或天然气,而是电磁炉,四个灶头镶嵌在料理台中,高度与之齐平。他们做饭没用电饭煲,而是中国流行电饭煲之前的那种古老做法,把大米加水放到炉子上焖熟,做饭的过程中还要控水和搅拌。秦月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也不知道荷兰是比中国先进还是落后。

饭菜快做好了的时候,女主人终于回来了。秦月去开的门,让进了女主人后,关门前顺便扫了一眼前院,停了两辆车,一辆是福特轿车,另一辆是台凌志。女主人个头和秦月差不多,穿着一身很正式的裙装,手上拿着的是那件著名的法袍。

两个人一路寒暄着进了屋。女主人先回房间换衣服,出来时换了家居服,拉着秦月在已经摆好了盘子和刀叉的餐桌旁坐下,跟她聊家常。在这一点上全世界都一样,不过是谈工作和家庭。秦月发现Ray老婆的英语比Ray的要好。总之,她给秦月的第一印象是聪明能干,比较强势,嗯,这可能跟她的体型有关,她长得有点儿壮。

欧美的女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化妆,她们的皮肤因为肤质的原因更容易受到日照的伤害,再加上饮食习惯和烟酒摄入量不同,比亚洲人更容易老化。欧美的女人过了三十岁卸了妆之后都有点儿辣眼睛。秦月跟老外打交道也有些年头了,尤其是教会里的老外有不少是欧美过来的,所以眼神已经锻炼出来了。

在秦月的眼里,欧美的女人美丽的时间段,大多是她们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尤其是少女时期。大都非常漂亮。后来秦月跟荷兰人打交道十来年,就没见到过一个让她觉得眼前一亮的女人,嗯,不对,的确见到过一个,不过那个女人是从土耳其来的,就是当初她第一次带队去荷兰时跟他们谈合同的那位女律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