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112)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秦月跟着见习销售的第三个师傅是搞对外销售的。这个人秦月以前也接触过,是在BJ跟她一起竞标的另一个荷兰人。这个人四十来岁,很聪明,也很敏感,秦月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总在心里提醒自己要对他,“Handle with care.(轻拿轻放)”

对人对事敏感是做好销售的必需品质。但对方有点儿太敏感了,秦月总觉得他有点儿玻璃心。他们俩一起处理的是一个来自比利时大客户的邀约,接到项目的人是Ray,他把前期的铺垫都已经打好了才交到了这位的手中。秦月觉得自己跟对方整体上来讲是同一类人,所以就没花更大的力气去读他。

跟着销售人员走完一圈之后,秦月开始跟采购人员见习。秦月没想到一直安静地坐在她身后,存在感低到如同壁纸一样的女人竟然是负责采购的人。国内的采购大多风风火火张张扬扬的,而且众所周知里面的猫腻很多。可国外的采购一旦制度化程序化透明化之后就没什么灰色地带的余地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订单的需求,向供应商询价,然后讨价还价,签订合同,跟踪进货。因为供应商都是合作了很多年的,商品价格即使有所波动也都多与大环境有关,所以她的工作十分地轻松。所有的沟通都是通过邮件完成的,只是偶尔有些事情紧急才会打电话或者见面谈,即使如此,口头讨论的结果也都会用邮件或者会议纪要的方式落到实处,有迹可循。秦月认为这样做既可以保护公司利益,又可以保护自己,决定国内的公司也要加以效仿,就写信给珠珠把这项规定加紧工作日程中去了。

当然,搞采购的如果没有点儿来自供应商的福利也是不可能的。她的桌面上和抽屉里都有一些供应商送的小纪念品。按她的话说,这些东西拿回来之后都会跟同事们分的,当然,经手人得的更多也是天经地义的事。秦月对这位女士好奇,又因为不熟所以不好多问,就跟Ray私下里打听她,才知道对方已经在公司里工作了二十多年了,单身,从未结婚,不过有个长期稳定的男友,但两个人却并不同居。

秦月听Ray在回家的车里跟她八卦这些,就忍不住头疼。因为她感兴趣的不是对方的私生活,而是对方的工作经验,可Ray却总是会把他知道的一切都一股脑地倒出来。秦月想了想,觉得也好,一个人的生活跟他的整体是分不开的。秦月跟他提到收礼送礼的事情,Ray说,他本人每逢年节也都给那些大客户送雪茄好酒之类的东西,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人情往来。秦月越了解员工的工作经历和公司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就越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在公司里的员工绝大多数都已经工作五年以上,十年也属平常。供应商和客户也是这样,都是长期合作关系。这家公司是被集团公司在几年前收购进来的,在那之前,Ray就是总经理,这些人他一直都带着。秦月注意到公司员工对Ray的态度是敬爱的和敬畏的,如同对待一位严父一样。不过在这里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很有归属感,包括她自己。

第五十五章 充实(2)

设计部人最多,占了整整一层楼。他们分两个部门,一个是设计部,一个是绘图部。项目组的那些项目经理因为大多是设计出身,也同在一个楼层。

秦月跟他们在一起学习了两天的时间,认识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第一个是他们的总工,年纪比Ray大,话不多,但每句话都很值钱。秦月发现,整个公司里与Ray最平等的,Ray最尊重和信任的人恐怕就是这个叫做Bert的总工了。

公司有时候会接到邀约,生产完全没有经验的产品。项目的风险不言而喻。每到这个时候,决定基本上都在Ray一个人的手上,当然责任也是一样。或者成功,公司盈利,创造了新的业绩表,拓展了产品范围;或者失败,公司损失,Ray被集团问责。但Ray的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打安全球的人。每次接到这样的要求,他都会十分地兴奋。好在,他也不是一个盲目的人,每次都要跟Bert讨论很久才拍板定案。秦月从来没有想过,像Ray这样一个天生就该吃销售饭的人原来是搞技术出身的。荷兰至今仍有两个有效专利是他的。

每次Ray跟Bert在一起开会的时候,只要秦月在,就一定要跟着。那种站在悬崖边上决定是否要冒险凭着信心跳下去的紧张感如同罂粟一般地吸引人。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决定放弃,虽然两个人都像是没有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一样面露失望之色,但却仍能理智地对一个太过没有把握的项目放手,以避免公司蒙受巨额损失。秦月自问,自己恐怕这两者都做不到。骨子里她是一个胆小的人,不是当赌徒的好材料。如果她接一个项目的话,一定要在已知条件下,能确保项目顺利交付才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