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113)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绘图部的经理是个伊朗来的人。他已经在荷兰定居多年了。他工作十分自律,英语极好,秦月跟他沟通起来毫无困难,当然这不仅仅需要英语好。对方跟秦月共事也十分愉快,言语之间十分看重跟他自己一样在异国他乡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得到一席之地的人。绘图部在他的管理之下十分高效。秦月看得出他手下个别的人对他的严格有些不以为然,但职务在那里摆着,他就是上司,而且工作得无可挑剔,说的话也合情合理,对方听训的时候也只能乖乖地照办。秦月看他的管理方式特别像中国的国企,有点儿家长式的味道,不禁莞尔。

项目部的业务流程是秦月最熟悉的。她在合资公司里毕竟从头到尾跟了一个完整的项目下来。所以,她跟着项目经理参加用荷兰语开的项目进度会时,写下了完整的会议纪要。项目组开完会的时候,有人想逗逗秦月,就让她总结一下开会内容。秦月二话不说,直接把自己的会议纪要念了一遍,结果会议室里的几个人都傻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认定她实际上是会荷兰语的,只是不肯承认而已。秦月听了这话哭笑不得。其实项目进度会不过就是那么回事,她既然知道了谁负责设计,谁负责生产,谁负责采购,哪儿还有猜不出来他们谈的是什么的道理?

要说荷兰语,她的确学了几句,不过除了问候语之外,她就只会说,谢谢,不客气之类的了。这还是她在这些天跟同事学的。因为在她跟着的师傅忙的时候,她就会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收发邮件,同时找点儿东西喝。咖啡机旁还有饮水机,基本上想喝什么都有。秦月发现有人会只顾自己,也有人会拿着饮料托盘,问周围的人都喝什么,然后一并带回来。秦月在被照顾了两次之后,就决定用给大家拿饮料的方式活动活动,结果大家觉得她可爱,都开始和她开善意的玩笑,所有人都要喝东西。她不得不像个店小二一样,拿着笔和纸去记下来,谁喝冷水,谁喝热水,谁喝茶,谁喝卡布奇诺,谁喝拉铁,谁喝美式,至于她自己,不是热水就是热巧克力。

这样一来二去的,秦月倒是成功地破冰,与同事们打成一片。后来她注意到财务处在自己独立的办公室里,也顺便给他们带了两回饮料,结果无意间与对方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财务处里一共有四个人,一个男的,三个女的。男的长得有点儿像黑帮老大,待人接物却是再和气不过。秦月因为换外币和报销的缘故接触最多的就是他。发现他桌面上摆着很多的小纪念品就把自己从国内带来的小玩意带过来,不仅给他,也给屋里其他的几个女人一人一份。这里的女人中有一个是南美过来的,热情奔放,性如烈火。秦月意外地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这种性格的人,毫无遮拦,毫无隐藏,如同燃烧的个性。女人已经成家,有两个年纪不大的儿子,却仍笑得如同少女般单纯绚烂。秦月觉得幸好自己也成了家,否则的话,在这个同性恋遍地的国度,如果自己单身又遇到这样女人的话,恐怕还真有被掰弯的可能。

秦月在一楼度过了一天。这里和楼上不同,楼上无论是设计还是销售都是白领,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工作环境。可一楼却是地道的生产场地。这里有一半的空间是放机器的,秦月却惊奇地发现,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只有两个。剩下的空间都是储物架,上面放着的是备品备件。管理人员办公室和员工休息室都在一侧的墙里面镶着。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工人的加工进度,备品备件查漏补缺,以及公司里的一切物流。专门负责搬运的是两个年轻的黑人。负责加工的工人年纪都有五六十岁了。管理人员也不多,只有两个。秦月问他们,那些大设备都在哪里生产,结果得知,设备的大部分都在供应商那里生产,组装和调试在他们这里。图纸是他们出,监造也是他们负责。

组装厂地在楼外的另一个地方,十分宽大,是新建的厂房,楼上也有办公室,秦月询问之下才知道,那里是从原公司剥离出去独立了的绞车生产部门,一把手是Ray原来手下的一个销售人员。但该部门销售的决策权却仍在Ray的手中,因为Ray负责所有大客户的关系开发和维护。秦月后来花了半个小时跟这位刚出炉的部门经理聊天,觉得对方的ego比能力要大,Ray恐怕将来要在这个人的身上吃些苦头。

后来的事实果然验证了秦月的担忧。不久之后,那家伙不顾Ray的反对接了一个订单,结果让公司损失了一大笔钱,Ray把责任接了下来,那家伙饮恨辞职,却仍没有悔改之意。目睹了这一切发生的秦月觉得人真的贵在自知,知道自己什么是强项,什么是弱项,实在是太重要了。千万不能干眼睛大肚子小的事。她深深地引以为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