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35)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V拿出自己的手机来,翻出相册一栏,兴高采烈地向厂长介绍自己的家人。他说自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十六岁,小女儿九岁。他调出女儿的照片,伸到了厂长的鼻子底下。厂长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秦月忍着笑,心想,厂长其实就是为了活跃气氛,或者拉近距离才勉强地开了这个话题,没想到这个老外这么实诚。厂长把身子往后闪了闪,接过对方的手机来,定睛一看,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咦?”他指着照片上的一个人问,“这也是你的女儿?”

V骄傲地笑了一下,眼中藏不住的怜爱和宠溺,连连点着头,“是的,她就是我的小女儿。”

厂长和V并排坐,秦月在V的下首,此时两个大男人头挨着头盯着手机看,厂长显然来了兴致,往后翻着相册。秦月却蒙在鼓里,只能猜到V的小女儿有古怪,却想不出来是怎么回事。

等到两个男人终于看够了照片,重新坐正了身子,他们看着对方的眼神里多了一丝亲近与真诚。秦月更加觉得一头雾水。她没按住好奇心那只猫,问了一句,“我能看一眼吗?”

V朝着她粲然一笑,把手机递给了她。秦月看到照片就明白过来,V的小女儿是从中国领养的。那个小姑娘皮肤偏黑,梳着辫子,跪坐在庭院的草地上和一只小羊玩儿得欢快。她把手机递还给V,道了声谢。秦月以前接待外宾的时候也曾遇到过有领养中国儿童的人,他们都会谈起自己领养的孩子。秦月琢磨过对方的心理,一方面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和中国人谈起这件事可能会拉进自己与对方的距离,另一方面,这终究是一件善事。至此,秦月并没有觉得V有什么特别的。

可V拿回了手机,却并没有结束这个已经很完美的社交话题,而是非常不合时宜地又盯着手机看了一会儿。有些事情可以作假,有些却不能。V看着照片的眼神流出对女儿的思念,藏也藏不住。秦月的心突然塌了一角。她想起来自己的父亲,想起她在假期仍不肯回家时,父亲用毛笔给她写的那些信。信里面的话,是平日里打死他都不肯说出口的关怀与柔情,落款是他一辈子也没跟秦月说过的“爱你的父亲”。那是老爸唯一一次说爱她,尽管秦月一直都知道老爸爱她,可那个落款还是烙进了她的心里。

午餐结束,厂办的人把他们几个人送回到船厂,V的车就停在厂区的门口。他们准备撤了。秦月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之前,已经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了V,并跟他说,无论他需要帮什么忙,都可以找她,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她就一定帮,V拿着她的名片愣住了,这个第一次见面却对他做出如此郑重承诺的女孩子,他仿佛第一次看进眼里。等到秦月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V才释然。她说,“你是位好父亲。保重!”说完话,秦月就转身走了。她不知道的是,V在她转身后并没有直接上车,而是默默地注视了一会儿她的背影,才收好她的名片上了车。

电气系统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这个周五的晚上,老妈把秦月从她的房间里叫了出来一副严肃的样子,也不知道她究竟要和自己谈些什么。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周末的时候,老妈时不时地拉着秦月去教堂做礼拜。只要不加班,秦月也都会跟过去。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陪着老妈。老爸走了以后,老妈的精神垮了,有了信仰的支撑,老妈的状态一日好过一日。所以,秦月非常支持老妈的宗教活动。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妈参加了圣经学习小组。教会为了大家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圣经,按照信徒居住地的远近,建立了若干个聚会点儿,除了周末的礼拜之外,每周再拿出一天来,聚在一起学习圣经。老妈还没有退休,所以,她参加的学习小组是在周日。也就是说,她周六去教堂做礼拜,周日去一个信徒家学圣经。

提起这件事,秦月多少有点儿意见,因为一周一共只有两天休息日,她担心这样下去,老妈会太辛苦,得不到休息。不过老妈似乎在那个学习小组里交了几个朋友,有了归属感。秦月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嘱咐老妈注意身体。

老妈拉着秦月的手,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她跟秦月商量,想让秦月也去参加圣经小组的学习。秦月不愿意。她的工作强度太大了,好不容易能休息两天,拿出一天来陪着老妈去做礼拜已经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她实在是不愿意再多花时间在这些事情上。老妈脸上现出为难的神色来,“小月啊,你不用总去,就这周去一次就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