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37)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周围的人停止了交谈,各自寻了椅子、凳子、沙发等处坐下来。秦月把妈妈拉到了沙发的一角就坐。徐老和老外是屋子中仅剩的仍旧站立着的人。秦月想着,他们应该先祷告,敬拜什么的,然后才会开始讲道,所以她不并急着上去。可徐老却向她招手,啊?现在就要她翻译啊?可躲是躲不过去的,秦月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走到屋子中间,众人面前。为布道翻译,这还是她生平的第一次。

徐老简单地介绍了几句身旁的老外。老外是一名牧师,叫Thomas,是哈佛神学院的神哲博士(PhD in Philosophical Theology)。秦月真的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似的翻译。她知道哲学系也听说过神学系,却是头一次听说神哲这个专业,虽然译过去了,却并不清楚这个专业所涵盖的内容。Thomas毕业后一直都在芝加哥的教会里做牧师,同时也在芝加哥神学院任教。今天就由着他来给大家分享一段圣经的解读。

秦月发誓,她以前做口译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因为以前翻译的内容再专业也都是世俗行业,她哪里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给牧师做口译。Thomas一开口,秦月就更紧张了,因为很显然这位牧师讲话的风格非常地学术,像是在写博士论文一样地严谨,多用各种从句来解释、界定和修饰自己所讲述的内容,一点儿都不口语化。秦月虽然不是信徒,却着实地开始祷告了,她祈求全能的上帝能让她听明白Thomas所讲的道,并不打折扣地翻译过去。

秦月后来想,上帝恐怕是真的听见了她的呼求,应允了她的祷告。

Thomas讲的内容是西方人或者信徒都耳熟能详的一段圣经: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故事。

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后被上帝改名为亚伯拉罕),以色列的先祖,曾经生活在一片崇拜假神的土地上。到了七十五岁的时候,仍然没有孩子。他的妻子月经早已断绝,无法生育了。就在这时,上帝对亚伯拉罕应许,让他的后裔多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亚伯拉罕听从上帝的呼召离开了家乡,跟随者上帝的指引,向应许之地迦南进发。后来,在途中上帝也多方地保守他的家人和财富,但是他却仍然没有孩子。十年之后,亚伯拉罕的妻子把自己的埃及女仆给亚伯拉罕为妾,生子以实玛利。以实玛利降生的时候,亚伯拉罕八十六岁。

到亚伯拉罕九十九岁的时候,上帝再次向他显现,重申与他的约定和应许,说要从他的已经九十岁的妻子赐一个儿子给他,这个儿子将取名为以撒,并且告诉他以实玛利不能继承上帝的应许,只有以撒才可以。一年后,亚伯拉罕的妻子生子,取名为以撒。以撒降生的时候亚伯拉罕一百岁。

等到以撒长成少年的时候,上帝要试验亚伯拉罕的信心,让他带着以撒到山上把儿子作为燔祭献给自己。亚伯拉罕带着以撒,走了三天才到了上帝指定的那座山上。上山前,以撒问他父亲,为什么不见献祭的羔羊,亚伯拉罕回答他说,上帝比自己预备。于是,亚伯拉罕让儿子背着柴,自己拿着火与刀,一起上了山。到了上帝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造了祭坛,把柴放在祭坛上,又捆绑了以撒,放到了柴火上,举起刀来就要杀他。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拦阻了亚伯拉罕,不允许他加害以撒,又认可了他对上帝的敬畏之心是真实的可信的。因为亚伯拉罕爱上帝胜过爱他在这个世上最珍贵的——他的独生爱子。

上帝的确预备了祭品,就在亚伯拉罕的附近,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取了来献为燔祭,代替了他的儿子。

这个故事到此为止应该是皆大欢喜了。如果往下面接着读就是以撒平静蒙福的一生。相对于他父亲的忍耐等候,和他儿子以扫,尤其是雅各颠沛流离的一生,以撒的日子过得相对平顺得多。可他却终生都没有和上帝有亲密的关系,到了老年老眼昏花,被自己的儿子所骗。圣经上通篇都在说,耶和华(上帝的名字)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亚伯拉罕是名副其实的信心之父,可以撒呢?以撒的一生总结起来应该怎么说呢?

Thomas教学的时候一定是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他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扔出来,让听众根本没有走神的可能。

在大家七嘴八舌地给出各式各样的答案之后,Thomas终于肯放过大家,说出了他的看法。他说,以撒的一生心里非常地痛苦。他自出生以后,被父母如珠如宝地养到十几岁,是家中的唯一嫡子,也是父亲全部财产的唯一继承人。父母经过生育他的这件事,变得格外地敬虔,他也一定耳濡目染地学会了敬畏上帝。可这一切在有一天突然间就变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