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45)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天津人更逗,秦月总会在和司机师傅聊天的时候有种在听单口相声的错觉。至今秦月还清楚地记得有位师傅曾经说过,天津人不好穿、不好住,只好吃。除此之外,还好玩。“拆了房子找蛐蛐儿,玩儿呗!”这句话用十足的天津味说出来秦月每每想起都仍觉得回味无穷。那种满不在乎的潇洒快意,对生活中所谓大事的举重若轻,让秦月折服。

什么是务实,什么又是务虚,都在于从哪个视角去看。阿姆斯特丹也好,鹿特丹也罢,京津也好,山东也罢,都像同一个人的不同面,缺一不可。若非如此,则不圆满。

秦月觉得这一趟出差最让自己开眼界的不是在荷兰所见所闻,而是随行的那三位男士。他们把鹿特丹为数不多的特色景点看得差不多之后就去奥特莱斯扫货。几个男人像是自带印钞机一样地买东西,把秦月看得一愣一愣的。衣服、皮带、钱包、墨镜、手表,他们离开奥特莱斯的时候,购物袋塞满了后备箱。

不仅如此,荷兰有一处著名的钻石大楼,专门出售钻石,有裸钻,也可以现场将钻石直接镶嵌到客户购买的戒指上。每一颗钻石都有证书,如果客户想要退货,商家将按照原价购回。这座大楼很高,每一层都有很多的单间,每个单间里都有小展台,有各式各样的裸钻和戒指可供客户挑选。最后意思的是,他们进到大楼里后,就直接被带到房间里,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是来自大陆的售货员。

这里的钻石应该比别处便宜,那三个中国男人,每个人都买了至少两个,最多五个钻戒,还一副买少了吃亏了的样子。他们用来付账的是提前换好的美金,一看就是做好了购物准备的。一天下来,那三个男人至少给荷兰GDP贡献了几十万人民币,比起他们来,秦月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只看不买的吝啬鬼。她一向是只买需要的,而且一旦进了商店就会直奔自己所需商品,买完就走。秦月上大学选修人类学的时候,曾读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原始社会中男女分工的。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负责采摘。文章的作者指出,这一特征延续至今。男人和女人在逛街购物的时候仍然前者像在狩猎,直奔猎物,目标性强;后者则像采摘,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才偶尔下手摘果子,有时候还会空手而归,随意性强。读完那篇文章以后,她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男性荷尔蒙更多一些。反正今天一看,自己恐怕真的比那三个男人更爷们儿。

秦月以为这一天的意外已经够多的了,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才发现还有更令她绝倒的事。房厂长一定要吃中餐。那架势仿佛吃不到中餐就过不去了似的。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回了酒店,Adam也已经离开他们回家了。原本说好在酒店的餐厅随便吃一顿就好,可房厂长他们几个像个孩子似的一定要吃中餐,还一定要喝大米粥。秦月觉得自己快要疯了。跟前台打听了半天,才问出来离酒店走路需要三十分钟左右的地方有一家中餐厅。

荷兰跟中国不同,出租车极少,几乎没有,如果需要乘车则需要提前预定。因此他们只好步行过去。秦月在方向感差这一方面十分地女人。她把根据酒店人员讲述自己手绘的地图交给了那三位,就甩手了。她不认路,尤其是天已经黑了,她都担心即使他们能够顺利地找到饭店,也未必还能找到回来的路。

令她意外的是,这次那几个男人倒是挺爷们儿的,居然没迷路。到饭店时,大约六点钟,饭店居然爆满,他们和其他几位等位子的人一起坐在门口的长椅上等。秦月抽空打量着餐厅的装修,发现这家餐厅恐怕不是真正的华人开的,尽管在明显的位置上的确供奉着关二爷。众所周知,关二爷被做生意的看为是自己的保护神。

吃饭的人,有的用筷子,有的用刀叉。有亚洲人,但更多的居然是老外。她和坐在旁边的老外聊起天来。才知道,这里的食物虽然打着中餐的招牌,但却是印尼的中餐。这种中餐已经被当地口味同化了,早就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餐了。秦月问老外,为什么这里的人这么多,别的餐厅也这样吗?老外很诚实地回答她说,中餐厅的性价比很高,所以几乎所有中餐厅的生意都不错。换句话说,中餐厅便宜。

幸好外国人在中餐厅吃饭多为了填饱肚子,不一会儿一张大圆桌就空了出来。秦月为了节约时间,已经在等候的时候就点了菜,所以他们坐下不久菜就上来了。青菜炒得没什么滋味,肉菜也都偏甜。秦月好奇,所以特地点了一份印尼饭来吃,结果发现跟国内酒店里的印尼饭差不多。和扬州炒饭差不多的底子上面配了一枚太阳蛋,几朵炸虾片和一根烤鸡肉串。味道其实还不错,不过给鸡肉串配的酱料像是花生酱,吃起来太过甜腻了。炒饭有点儿淡,幸好桌子上有酱油和辣酱,秦月一向口重,到了一堆拌饭吃,也没剩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