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48)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下班以后,B先生邀请他们一行人到了一家高级餐厅就餐。在餐厅里,秦月他们意外地见到了阔别已久的H先生。H先生就是秦月参加合资公司合作合同谈判时候所认识的第一个荷兰人,也是合资公司合作合同里明文规定的公司监理。秦月对他当初的谈判技巧和气场仍然记忆犹新,今天可以再见到他,打心眼里高兴。

菜的味道不错,看男人们的表情,他们喝的白兰地味道也不错。可在高级餐厅里就餐时,人就会下意识地注意餐桌礼仪。每道菜的餐具都要更换,从开胃菜开始,到甜品结束,单单他们使用的刀叉勺子就换了四套。秦月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有二,第一就是礼节性访问,是对荷兰方访华的回访;第二就是要确认下一个合资公司合同。在这一点上,合资公司目前有两个选择,一个仍然是欧洲船东,不过那艘船的设计工作却不在B先生手上,而是在一座HDM最新收购的新船厂手里。秦月他们周三就要和他们见面。另一个潜在订单是两艘绞吸式挖泥船,船东是国内的一个航道局。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合资公司两个订单都拿到手,不过在建造时间上需要注意,一定要错开才行,否则会在项目管理上出现人手紧缺的问题。

秦月抽空终于把自己一直以来的疑问向H提了出来。她问对方为什么体力那么好,国际飞行紧接着国内飞行,下了飞机又做了一个小时的出租,直接进了会议室,还把我们这些中国人给累得东倒西歪的。H先生微笑着回答,他一直都在长跑,每年都参加马拉松比赛,所以体力上才能有保证。事实上,他已经退休离开了HDM,只不过一直从事的是HDM的财务管理工作,离职后又与HDM开展了新的业务往来。他退休后开了自己的财务公司,现在他与HDM的合作都是P2P,包括他的监理职责。创业无早晚,秦月在心里又为H先生加了一分。

B先生跟他们分手的时候,特别嘱咐了秦月第二天的行程。第二天,他们还要去参观风车山庄旁边的船厂和风车山庄本身。当然还有那附近的几家HDM分公司,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院。与其说是设计院,不如说是事业部,负责船只的设计和项目管理,Adam就在那里上班。

第二十三章 继续

第二天,秦月一行人走马观花地参观了风车山庄和风车山庄旁边的HDM船厂。这个船厂与B先生管理的船厂相比,更加地工业化,年轻化,无论是船厂本身的设计、设备还是员工。不过秦月更喜欢B先生的船厂,因为那里更像一个扩大了的,现代化的手工作坊,充满了人文气息。所有人都认识所有人。可这座新船厂,地方很大,人群很忙,可人与人之间却很远。在造船的过程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秦月曾听国内船厂员工说过很多当船厂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是交付期也好还是各部门冲突也罢,只要大家精诚合作,就会有奇迹发生。当时那些人还给她讲了若干个具体的实例,她这个外行都觉得这些人真的了不起。可奇迹是需要合作才能被创造出来的。秦月怀疑在这个员工关系疏远的船厂,是否有奇迹发生的可能。

当天去过的地方,包括风车山庄在内,秦月个人最喜欢的是HDM的设计院,也就是Adam上班的地方。设计院离船厂不远不近,开车大约十分钟。是马路边上一座三层小楼,两边都有连体的洋楼。如果没来过的话,是绝对想不出,HDM很多挖泥船的设计和创新就是在这座小楼里完成的。室内装修现代、简洁却很温馨。色调多用大地色,让人舒服又放松。

接待他们的是设计院院长,也是Adam的顶头上司。秦月对他印象非常好,除了对方是一个很好的聆听着之外,还因为对方在这个职位上坐了十几年了。所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他本人或者属下几乎都经历过了,很少能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能再让他吃惊的。秦月觉得自己一下子遇到了个聚宝盆。MBA课程里的很多理论,在他这里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案例。秦月很想把这个人偷运回国。其他的三个男人,两个主抓销售,一个主管设计,并不直接参与项目执行中的各个方面,反而不觉得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的。

秦月看见Adam的时候,他正坐在自己的桌子旁,收发邮件。一屋子的项目经理,Adam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再也没有在国内时众星捧月的光环,也不知道他心里有没有什么落差。

他们在这里逗留了两个钟头,吃了个三明治,就直接去了附近的风车山庄。国内常见风车山庄的各种照片,走在其间,所见到的其实和照片上的也没什么不同。秦月最喜欢的是在田间小路上时常穿行的自行车。有老夫妇,也有年轻人,都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往来着,十分地惬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