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64)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秦月并不觉得抄袭是对的,任何偷窃的行为都是可耻的。因为,如果一个企业花费高额时间、金钱、人力成本才获得的技术创新被别人用零成本拿走却不受惩罚的话,造成的社会影响必将是极其恶劣的。因为不会再有企业愿意为技术创新付出什么了。这样小到一个行业,大到一个国家,所有的人都会等着别人去付代价创新,他们就只管等着抄袭就好了。然而,有些事情的确是防不胜防,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就拿造船为例。目前最复杂的民船当属深海勘探科考船了。这种船并不大,可上面的各种深海勘测设备却非常密集。而提供这些设备的厂家,全球来讲,每一样也不过一两家。因为技术走到了尖端就容易和军事挂钩。这些船同样可以用来画海图。因此有些国家禁止国内的供应商向国外销售其设备,或者禁止国外的科考船到自己海域勘探。在秦月看来,这种保护因为涉及到国家的安全,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像挖泥船这种只有少数核心设备是必须进口的工程船,整船都要在国外建造实在是冤大头。国内的造船技术与国外相比并没有差到哪里去。只是对核心设备的铺陈、使用不如外国有经验罢了。可中国用来进口这类整船的钱已经花得够多的了,该学的也早就该学会了吧?在秦月看来,荷兰人在这方面有点儿拿中国人当不识数来看。

HDM在中国国内造船是对的,降低成本和运费,把一切都放到国内买的和造的都在中国国内解决,只要控制好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就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当然,这个利润空间恐怕再也不会和当年的那种暴利相比了。技术创新,技术垄断,高额利润这些都是一个行业领军者路径,然而,他们也必须要面对的是,跟随者的学习、模仿、改良甚至超越。哪里有高额利润,哪里就会有竞争者出现。技术壁垒终将被打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行业带头人如果想保持利润,就必须不断地创新,而不是寄希望于没有人来抄袭、学习、破解他的技术。

上午的会议最后在没有结论的争执中结束了。Adam似乎终于意识到上航仍然是个潜在的客户,而他此行到底是来干嘛的,所以,最后还是说了几句圆场的话。上航的人就着梯子下台。双方和和气气地去食堂吃饭。秦月看着这些大男人们变脸的本事堪比川剧,惊讶地目瞪口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不得不承认上航食堂的红烧肉实在是一绝。一向不注重口腹之欲的秦月,回去添了两回肉。陈瑞和Adam也是。主人看到客人终于被食物收买,也很高兴。他们说,食堂的大师傅因为手艺好的缘故,常被人挖角,却不肯离开。言下之意,他们这里的待遇很好。秦月想着食堂门口的自动刷鞋机,不由得点了点头。上航的工作环境的确没得挑。从上航出来时,秦月和陈瑞聊天,两个人都觉得房厂长的那位老同学气度不错,即使面对Adam最尖锐的指责时,也一直都是从从容容,不慌不忙的。跟Adam吵得面红耳赤的反而是他的两个手下。吃午饭的时候秦月跟对方坐在一起,得知对方负责承接海外工程,需要经常和老外打交道,估计也是见得多了,什么都见怪不怪了。

就这样,他们离开上海赶往此行的终点站,广州。

第三十一章 花城

在上海上飞机的时候,大家还都穿着大衣,可到了广州一下飞机,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含着潮气的暖风。时值一月中旬,广州却仍然花团锦簇,让人心生喜悦。

大本结束的那个月,正是秦月父亲去世的时候。她原本出国留学的计划全被打乱,随手抓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外企做销售培训导师。可那段时间,秦月真的是度日如年。每天都不愿意起来,晚上睡了都希望自己不会再醒过来。当时的秦月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患上了抑郁症。可父亲刚走,母亲羸弱,秦月不得不咬牙硬挺过来。那份工作是在一家美国化妆品公司工作,每天看到的都是一群群的私企老板商量着如何凑单才能拿到公司最佳优惠。而她所在的分公司也对外开放,总有很多的顾客过来试用产品。

当时,秦月每天不是坐在试用间里接待顾客,就是在培训教室里给销售人员上课。当时入职之后,就直接被送到企业国内总部广州来做过一个月的培训,后来又到深圳的分公司实习。因此,对广州,秦月并不陌生。一群年轻的女人每天上完课,不是逛街扫货,就是去淘美食。

当然,那份工作秦月只坚持了一年就离职了去念书了。她个人认为无论男女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在自己的脸上都是荒谬的。几百种护肤品和化妆品,还总有新产品,永远都在用动人的故事来说服女人,她只要用过了这样东西就会变成美女。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活生生地天天上演,看够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