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65)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几年过去了,秦月再次来到广州,才意识到当年她过来的时候整个人是麻木的。现如今,一口气走了几个城市下来,有一件事已经清晰无比了,那就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塘沽实在,天津戏谑,上海兼容,广州舒适。这种舒适是一种穿上一件已经旧了但再合适不过的衣服的舒适。

没错,广州是旧的,天很多的时候都是灰蒙蒙的,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很少有蓝的时候。即使是在大晴天,也因为日照强烈的缘故,蒸发很多的水分在空气中,天气会变得又闷又热。不会又北方那种纯粹的干燥,炎热,也不会有那里的寒冷,刺骨。

广州市很老,很多的房子甚至是地标性建筑也都有年头了。从机场到城区,很多的房子都是灰色的,更让这座城市显得有年头了。

秦月一行人降落的时候,已经是星期五的中午了。他们没去酒店,而是直接杀到了广航办公大楼。何止是城市又自己的独特气质,每个航道局也有。广航大楼的大堂不大,楼上的办公室也都挺小的。他们被带到了一间办公室里,就他们这些来访者,已经快把这间屋子给挤满了。

陆陆续续地又进来了三个人,秦月非常高兴地见到了一个女的。进来的这些人和他们互相交换名片,有项目部经理,有采购经理,那位女士居然是资深工程师。但是,主位却空着,大家也都没怎么聊天,心思都在那个即将莅临的领导身上。终于,这位大人物出现了。个子不高,年纪不轻,穿着件紫红色的毛衣,衬衫领子翻在外边。左臂夹着一个本子,右手端着一个茶杯,晃晃悠悠地走了进来,在主位坐下。

屋里的人都屏气敛声地等着他开口。他慢悠悠地摆好了茶杯和笔记本,才抬头扫了他们几个一眼。他来之前,房厂长就已经叫随行的人把名片按照顺序摆在空位前的桌子上了。这个大人物把一直推到头顶的眼镜摘下来戴上,挨个地拿起他们的名片仔细地看,每看完一张就从镜片后抬起眼睛来找他们的脸,好像要把这个人的身份和模样对上。一边看名片,还一边念上面的名字。

和往常一样,Adam坐在正中间,因为他是主讲。房厂长坐在他的左侧,而陈瑞就在房厂长的下首,秦月则在Adam的右手。大领导终于看完了名片,又把眼镜推到了头顶,开口用带了口音的英语跟Adam聊起天来。凭良心说,他的英语不错。他们这一圈走下来,既能又肯直接用英语跟他们对话的领导,这还是头一个。

秦月注意到对方一直在打听Adam的背景,主要是问他在HDM的职位和工作地。很显然,这位领导对HDM非常熟悉。Adam也一反紧绷的状态,愉快地享受着这种small talk。两个人聊到了不少的熟人。从谈话中,秦月得知,这位其貌不扬的大领导竟然就是另外的那位疏浚届技术大拿,宋工。他曾经多次赴荷,并在年轻时,在B先生的船厂为广航在那里建造的新船做过监理,在荷兰住了一年多的时间。说到当年的往事,宋工仿佛一下子变得年轻了起来。意犹未尽地聊完天,宋工指着身边的项目部经理,那位明显也有了一定阅历,却仍比宋工年轻很多的男士,说,他也曾在HDM造过船。秦月这才知道,国内所有的航道局算在一起,广航与HDM的渊源最深。

终于言归正传。房厂长说了几句合资公司的建立和建这间公司的目的,然后就把主讲的责任又推给了Adam。Adam打开面前的图纸,开始宣传HDM最新设计的船型。宋工接过图纸后,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他敏锐地看出了这一款设计与以往的差别,并指出了优劣之处。秦月忍着笑,HDM和她曾工作过的化妆品公司一样,总在推荐新款,遇到明白人,就像撞到了照妖镜似的,无处遁形。

一个小时后,会议结束了。周五的下午,公司的气氛懒洋洋的,没有丝毫的工作劲头,都等着回家过周末。房厂长坚持请大家吃饭,让对方定地方。宋工客气了一句就答应了下来。参加会议的那几位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一起到了楼下。秦月他们依旧推着自己的行李上了出租车。秦月,陈瑞和那位姓李的女士一辆车先走。地方就是她按照宋总的意思定的。到了酒楼,楼很高,也没看清有多少层,他们被让进了一个包间,没过多久菜就上来了。

秦月都看愣了,她不记得有人点过菜啊?难道李工刚才定地方的时候直接把菜也给点了?这得吃多少顿饭才能记得清这里的菜谱啊?秦月实在没忍住,朝着李工咧嘴笑了一下。可能她笑得太真诚了,不知怎么的,一下子打动了李工,结果李工从那以后一直都对她很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