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98)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Ray带着秦月出完差就回国了。他这一趟也是要彻底地了解相关信息,以便规划将来的销售策略。他通知秦月,等到她把国内这一块业务捋顺之后,要到荷兰去接受培训,更进一步熟悉产品,也要了解公司的运作流程。秦月觉得那是后话,最主要的是要先让订单有着落才行。就像一个背了高额房贷的人一样,她觉得自己是一个负债的人,每天看着公司里的人因为没有项目在手,而没有着落,心里很不是滋味。

秦月一边拼命工作,一边拼命祷告。与此同时,秦月也在考虑她将来和馒头的定居城市。原本的设想是等馒头博士毕业就到上海找一份教职,两个人挣钱买房,在这里安家,结果却发现,长安大,不易居。上海的生活十分方便,想要什么都有,可就是价格不低,尤其是房价,真不是老百姓能承受得住的。珠珠一家人集全家之力买了套房子,房贷的额度秦月光是听着心里就觉得堵得慌。那种每天睁眼就面对一大笔债务的感觉太不好受了。因此,秦月整个人在父亲去世之后陷入了第二个心里低谷。

好在,上天怜悯。他们没过几个月就接到了中海油的邀约,请他们投标两个设备。秦月接到邀约的时候兴奋得都要疯了,因为只要这两个设备中一个的话,她的销售额就可以达标了!也是借着这件事,秦月才真正认识了自己公司的地位,她虽然知道自己公司是有能力为客户量身定制设备的少数供应商之一,却没想到会直接从中字头那样的央企直接接到投标邀约。

这是秦月第一次参加投标,可即使后来这样的事情做多了也没觉得轻松到哪里去,公司财务报表,各种资格认证,设备技术规格书以及设计图纸,设备价格等等。雪上加霜的是,Ray打算参加两个设备的竞标。但按照规定一个企业只能参加一个设备的竞标,所以Ray拉了HDM英国的分公司进来,正好另外那个设备也是对方的主打。这样一来,工作量翻倍。

等到他们一行三人,Ray,秦月还有另外一个荷兰同事到BJ聚齐了准备参加竞标的时候,秦月脑子里的弦已经紧得快要崩了。她觉得自己就像个炮仗似的,一点就能着。

竞标地点在一家酒店里。秦月他们也住在那里。竞标的前一天晚上,在晚饭后的咖啡厅里,秦月有幸见到了他们的竞争对手,让她哭笑不得的是,对方也是荷兰公司。双方都感到很无语,也很无奈。拿着咖啡杯碰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样子。

几乎一夜没睡的秦月第二天起床,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才好。她觉得自己和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之前的心态恐怕差不多。还是诚实一点儿吧,于是秦月穿了一件长袖的体恤衫,上面用英文写着: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Ray和另外的那位同事,西装领带,非常正式,看见了秦月的这幅打扮虽然无奈,但时间紧迫也没再多说什么。估计也是因为秦月只是个小人物的原因,所以无所谓。

竞标过程真的很紧张。首先招标方要当面过一遍所有竞标方提供的资料,如果有缺少核心资料的,直接出局。接着,他们要面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答疑,这些技术问题都要记入评标的分数内。他们的另一个竞争对手是家英国公司,一路地“yes”下去,结果弄得中海油的人十分地反感,因为对方原本想表现的合作态度适得其反地显得格外地敷衍,好像对方压根就没好好研究他们的技术问题似的。

秦月看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因为她的两位荷兰同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地回答着对方的问题,讨论着对方技术要求上不合理的地方。这样一来,对方对他们的印象反而很好。因为这才是专家应该有的态度,也是对方可以信任他们的前提。

到了揭晓价格的时候,就像一出戏剧演到了最高潮的部分,屋子里落针可闻。价格一出来,胜败基本已成定局。

两场竞标下来,具有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Ray最想要的订单,也就是他自己公司的设备订单,客户怎么都不肯给他;可他兄弟公司的那个设备,Ray怎么推脱都推脱不掉。Ray之所以想推掉那份订单是因为在竞标的前一天晚上,这家公司的一把手来电话要撤标。任何供应商都不能如此耍弄中字头的大客户,如果秦月他们临时撤标的话,以后就别想再在国内的这个圈子里面混了。秦月对此非常地气愤,觉得对方如此地出尔反尔陷他们于不义。最后他们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订单。

结果他们离开BJ的时候,拿着一个几百万欧元的订单,却都一脸的愁容,因为如何按期交货成了问题。兄弟公司的态度明确,不愿意进入中国市场,害怕对方抄袭自己的IP。其实有什么可抄袭的!他们的设备比起秦月自己公司的设备不知道要简单到哪里去呢!Ray也是个有脾气的,他咬着牙沉默了一天,打了几个电话回荷兰,然后就直接决定自己来造这个设备,反正客户因为想要规避外汇风险的缘故把合同签给了他们在上海的分公司。你看,一切自有天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