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196)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一些人甚至有些无语,马铁全这也太捧这个云珩了吧?

今天这个研讨会,马铁全好像一直在给云珩创造机会。

一位小年轻写的论文,至于吗?

“嗯,很好。”

马铁全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没看过的同仁我希望回去也能看一看,云珩的这篇论文去年年底已经被寇正凡寇老提案,节选进医科大新生的教材之中,而且已经过了初审,如果能过今年年初的复审,后半年大家可能就能在教材上看到这篇论文的一些内容了。”

听马铁全这么一说,一些人瞬间就不淡定了。

寇正凡的赏识,这就不简单了,虽然云珩是屈同文和季风文的学生,可老一辈的名家医手,国医大师还真不见的就看交情。

越是老一辈的名家,有的越是古板,没本事,你是谁的学生都不行。

除却这一点,寇正凡的提案竟然过了初审,这就更不简单了。

这个初审可不是寇正凡说了算的,能过初审,最起码说明云珩的这篇论文确实有着可取之处。

“我就说这么多吧,大家有什么看法,也都谈一谈。”

马铁全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一杯水。

“我说两句吧。”

这一次没等梁万明先说,冯兴平就第一个说道:“刚才马会长说了青年医生的培养,中医治疗思维的重要性,我觉的这一点确实很重要,从去年到今年,特别是认识云医生的这一年,我自己是感同身受。”

“说句不怕诸位笑话的话,我个人是医学院出身,学历不低,硕士研究生,可下临床这么多年,受到现代医学思维的影响非常大,这个问题之前我个人还没多少发现,可在和云医生的接触中,我是深有体会,在实际的临床中,无论胆魄还是思维,我和云医生都差了很多.......”

“就说临床用药,在剂量方面,趋于保守,在临床辩证中,容易带入现代医学的病名,从而被影响......”

“这个冯兴平,倒是有点意思。”

周志全轻声和张海华讨论着。

“嗯,水平可能差了些,可对自己还是有清醒的认识。”

张海华轻声道:“之前我还觉的冯兴平对小师弟过于讨好,现在看来,应该是真的被小师弟折服了。”

“嗯。”

周志全点着头。

很多人对自己都有种盲目的自信,更为准确的说,其实每个人最初都会有一种世界以自己为中心的这么一个错觉。

这个错觉不是自大、也不是自负,更不是自信,而是人出生之后就是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开始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所以不免就会有一种自己是主角,其他人是配角的感觉。

这种错觉也只有在社会的不断打磨中被改变。

可这个改变不容易,特别是想要冯兴平这样的资深医生认清楚自己的不足,更是相当难得,冯兴平能说出怎么一番话,可见是真的对云珩很服气。

第677章 另眼相看

“马会长今天说的这三个话题,都是相当重要,也是当下相当严峻的话题,特别是关于青年医生的培养问题。”

张海华接过话题:“冯主任刚才的一番话说的也相当好,感同身受,我说句不怎么客气的话,今天参会的都是各科室主任,医疗小组负责人,除了云珩,大多数人都已经年过五十岁了,也几乎到了自身能达到的一个高度,可我希望大家要有责任心,不要得过且过。”

“我们这一代人,感同身受,那么就要给后来者指明道路。”

“这几年,季风文季老每年都会创办青年医生培训班,要么在我们唐华,要么在西华,咱们参会的各大医院,应该不少医院都有青年医生参加过.......”

不少人点着头,张海华说的不错,这个名额每年都不固定,季风文的培训班也不止办了一届了,算下来西华市有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基本上都有那么一两位青年医生是出自季风文的培训班的,真要算起来,也算是季风文半个学生。

“虽然只是为期一月的培训,可季老一直都是以身作则,亲自影响青年医生,一个病案一个病案分析,言传身教,科室或者有医院从季老的培训班回去的青年医生,不少人应该了解过,多少都有点变化。”

“嗯。”

冯兴平点着头:“我们科室就有一位,成长非常快,思维改变非常大,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季老已经年近八旬,尚且如此,我们这些人又怎么能懈怠?”

“今年季老的培训班依旧会举办,时间应该会加长,人数也会增多,往年都是十个人,今年可能会增加到十五人或者二十人,为期两个月,地点应该就会在西亚医院那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