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870)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刘医生,我也去!”

何永飞也急忙道,张鸿飞虽然没开口,可也眼巴巴的看着。

“既然这样,那就都去吧。”

刘席中也比较好说话,点了点头,正好这会儿也没什么事,去会诊耽误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寻常会诊,其他科室这边去一两位医生也就是了,不过好在王雪萌等人都是刘席中一个小组的,带着一块学习也算是正常操作。

曙光医院是魔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相对同济来说,中医的比重相对要大一些,可即便如此,曙光的其他科室依旧还是以西医治疗为主的,曙光毕竟是一家综合医院。

不过曙光医院的大多数医生多少都是涉猎中医的,哪怕是肾一科这边,一些主任副主任对中医也并非一窍不通。

一边走,刘席中一边给云珩说着肾一科那边的情况。

曙光医院大大小小的科室不少,遇到棘手的病症,几个科室一起会诊也是常态,当然,这个情况不仅仅曙光如此,其他医院也是如此。

患者在门诊看病,科室划分更为详细,原本去看的是呼吸科,有可能一个检查出来,呼吸科这边医生看了又让你去看消化科,这都是常规操作了。

运气好两个科室看完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运气不好,各种检查越做越多,看的科室也越来越多,跑下来挂四五个科室的号都是常态。

可如果进了住院部,对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已经明确在某个科室住院的患者,就不能再这么搞了,总不能今天住肾一科,明天住肝内科,后天又住消化科,这就有些扯淡了。

所以到了住院部,多科室联合会诊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西医的科室划分虽然详细,患者有可能不止一个病症,可还是能分清楚主证的,住院以主证划分科室,牵扯到其他情况,邀请其他科室共同参与治疗。

医院无论划分多少科室,最终还是以治病救人为主的,患者住了院,医院总是要想办法让患者痊愈康复的。

患者钱花了一大堆,病情毫无起色,医院还给不出一个一二三,能乐意的患者家属估计没几个。

“老刘,带这么多人?”

刘席中带着云珩等人抵达肾一科,这边已经有其他科室的医生到了,除了肾一科本来的医生之外,还有中西医结合科的一位资深主治。

“正好没事,带着长长见识。”

刘席中笑着和中西医结合科的主治医生打了声招呼,然后又向肾一科的副主任打招呼:“钱主任!”

肾一科这边负责的是一位副主任,名叫钱志宽,五十岁左右。

钱志宽微微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看到刘席中到了之后,就开门见山。

“既然都到了,就先说一下患者的情况吧。”

边上一位肾一科的主治急忙上前,开始说患者的情况。

“患者,男性,27岁,反复发作头面四肢浮肿已经一年有余.......”

这位主治医说的时候,同时还把患者的一些检查报告什么的在会诊室的屏幕上以幻灯片的方式播放。

“患者是外地人,昨天入院,入院之前,在其他医院已经住院治疗一年有余,被诊断为慢性肾炎........”

“患者入院后,我们给患者做了查体检查以及相关检查,患者上半身浮肿偏重,尤其以头面和胸部较为明显,伴随胸闷烦热、咳嗽,不能平卧,口渴,少食,小便短黄.......”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子。”

主治医生说了一下患者的情况。

“考虑到患者病情迁延日久,之前又在其他医院长期治疗,各种药物对患者的损伤过大,所以我们在征求患者家属意见之后,考虑中医参与治疗。”

钱志宽对刘席中和中西医结合科的主治医生说道:“两位还有什么要了解的吗?”

“大概情况刚才周医生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我们再给患者做个检查吧。”

中西医结合科的主治医生道。

“嗯。”

钱志宽点了点头:“周医生你带着胡医生和刘医生去吧。”

肾一科这边该检查的都检查过了,钱志宽也没有必要再跟着,刚才讲病情的周医生带着刘席中等人一块去了病房,云珩和王雪萌几个人都跟在身后。

进了病房,刘席中和胡医生谦让了一下,胡医生先上前给患者做检查,云珩等人站在边上,云珩同时认真的观察着患者。

正如刚才周医生讲的,患者面部浮肿比较严重。

胡医生也掀开了患者的上衣,胸部浮肿确实要比下肢浮肿严重一些。

“脉象沉弦而数,舌净质淡!”

胡医生详细的做了一番检查,然后起身看向刘席中:“刘医生还要再看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