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871)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刚才脉象和舌苔情况,胡医生是直接说出来的,其他检查刘席中也都看着的,排除对胡医生诊断手段不信任这一点,其实刘席中已经没必要再亲自上手了。

“云医生还要检查吗?”

刘席中回头,客气的询问云珩。

这让边上的周医生和胡医生都意外了一下。

云珩年龄和何永飞王雪萌差不多,他们都以为云珩也是刘医生手下的医生,一块来长见识的,可这会儿看上去好像不像呀。

哪有主治医询问下面小医生意见的?

当然,治疗过程中有询问很正常,可往往都是考教,这会儿刘席中这语气可不像是考教。

“不用了。”

云珩客气的笑了笑。

“那咱们就出去说吧?”

刘席中笑着对胡医生还有钟医生说道。

“嗯!”

“好!”

周医生和胡医生也没多说,一群人出了病房,一边走,刘席中一边轻声问云珩:“云医生有判断了吗?”

“应当是水气上逆,肺气窒塞,郁而为热,脾失运化,肺失清肃!”

云珩轻声说着自己的判断。

刘席中听着眉头一皱,云珩这判断和他的判断那是截然不同呀!

出了病房之后,刘席中之所以走的慢了些,先询问云珩的情况,就是想着他们内部先达成一致。

刘席中是知道云珩的水平的,等会儿钱志宽询问,他这边和胡医生肯定要先说看法,万一要是和云珩的看法不同,他这边岂不是要被动?

一边细细思考着云珩的判断,刘席中一边在心中庆幸,好在他多长了一个心眼,要不然等会儿他这个判断说出来,肯定要和云珩的判断产生冲突。

毕竟是治病救人,会诊的时候那可是不看交情的,以正确为主。

第479章 师承何人?

“钱主任!”

回到会诊室,钱志宽还在等着,刘席中和中西医结合科的胡医生过来也只是参与会诊,患者的主治还是钱志宽。

“患者的情况都看过了?”

钱志宽正在端着水杯喝水,见到众人都回来了,放下水杯,笑着问道。

“都了解过了。”

刘席中和胡医生都点了点头。

“那就说说看法吧。”

钱志宽道。

刘席中和胡医生对视一眼,胡医生道:“那我就先抛砖引玉,说说我的看法。”

刚才给患者做检查,就是胡医生上手的,这会儿胡医生先说,也算是一种潜规则。

“嗯!”

钱志宽点了点头:“那胡医生就先说说吧。”

“《内经》有说,‘上肿曰风,下肿曰水’,患者头面部以及胸部浮肿更为明显,患者虽然也没有外感症状,从脉象上看,患者的脉沉而数,并非浮脉,应该是风水......”

听着胡医生的分析,刘席中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云珩,刚才要不是和云珩提前沟通,刘席中的判断其实和胡医生的判断是一样的。

风水作为水肿类疾病中一个独立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上往往有医生把风水和肾源性水肿放在一块,判断风水水肿的标准往往有三个,第一个新近由外感引起,病程短;第二或有外感症状者,第三或有肺系症状者。具备三项中任意一项的水肿均属风水。

当然,在实际的临床中还要更为详细一些。

就患者的情况而言,上部浮肿严重,下部较轻,虽然没有外感症状,却伴随咳嗽,胸闷等症状,脉象更是沉弦,而不是浮脉,确实和风水水肿很相似。

可刚才听了云珩的说法之后,刘席中细细想了一会儿,却已经察觉到异常了。

“刘医生有什么看法?”

胡医生说完,然后看向刘席中。

“云医生?”

刘席中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云珩,他这会儿确实已经有了些许判断,但是还没想明白,既然云珩有了看法,那就先听听云珩的说法。

多科室会诊,本就是针对一个病症进行讨论,因为大家都没有太好的办法,这个时候就是看谁的判断更准,谁的法子更好。

听刘医生又问云珩,胡医生和钱志宽都看向了云珩。

“刘医生,这位是?”

胡医生禁不住问道。

很显然,云珩应该不是一般的住院医,要不然刘席中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

“钱主任,胡医生,给你们介绍一下。”

刘席中笑着道:“这位是前几天从西华市来的云珩云医生,云医生水平相当高,昨天在我们科室看的一例水气病患者,用药开方相当讲究,所以我来的时候特意叫上了云医生。”

“进修医生?”

钱志宽和胡医生愣了一下,脸上则不动声色。

既然是进修医生,刘席中又这么捧,难道是有来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