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钩细(51)

仗打得有些吃力,毕竟常年征战,不像中途插一脚的渤海人精力旺盛。中军只得重新整合兵力,速战速决将上吴彻底击溃,顺势活捉了上吴国君。至于渤海人,不大不小的一场扰攘是为试探,毕竟中原五国现在只剩两国了,西陵这几年版图一直扩张,如今国土已是渤海的两倍。最终交战虽在所难免,目下要确定的,是西陵会不会马不停蹄踏破隆海卫,直抵渤海军事要冲。

渤海人战战兢兢,西陵中枢却放缓了脚步,决定暂且班师修整,然后将大军重新分布,驻扎在与渤海接壤的几处关卡,静待军令。

本以为活捉了上吴国君,宜鸾会随军回朝的,可谁知凯旋的将领中,回来的只有三位。那三位也是受命向国君回禀战况,若不是这个缘故,连他们都不打算回来。

太傅气得脸色铁青,“攻打后应用了两年,攻打上吴又是四年,六年了,难道她长在战场上了不成?从未见过如此恋战的人!”

少帝没见过太傅雷霆震怒的样子,一时竟不知应当怎么劝解他。当然太傅也不需要任何劝解,说完便拂袖而去了。留下少帝怅然,对身边的内官道:“朕近来,愈发摸不准太傅的脾气了。”

内官眨了眨小眼睛,十分善解人意,“长公主殿下一去好几年,怎么能不让人牵挂呢。陛下,要不修书让殿下回来吧,哪怕待上半年,也能解一解太傅的愁闷啊。”

少帝道:“朕何尝不想让她回来,朕也想她啊,可朕写信有什么用,不如太傅亲自修书。”

但这两个人就是执拗上了,谁也不给谁写信。偶尔接到边关的奏报,上面顺便夹带一句“向太傅问安”,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

少帝有时候也招人嫌,对太傅道:“老师,军中都是热血男儿,阿姊久不归来,会不会与谁看对了眼,自己选定驸马了?”

太傅不说话,嘴唇抿得紧紧的,眼里已经结满了严霜。

与渤海国的大战,终于还是爆发了,但渤海与大朔、后应不同,与上吴也不同,那是个骁勇善战的国家,要像先前吞并另三国一样吞并它,绝非易事。

大大小小几场战役,有顺利也有坎坷,好在西陵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能够应对战场上多变的局势。进展固然不如想象的好,但至少在缓步推进。不过越临近渤海上都,仗变得越难打,其中头陀滩一役,西陵损兵折将,连左卫将军都战死了。

太傅坐不住了,他知道情况有多紧急,如何还能在中都静观其变。

凭少帝现在的能力,解决朝中事务绰绰有余,不需要他手把手辅佐了。于是他脱下官服,换上了铠甲,义无反顾奔赴天涯,追寻大军的踪迹去了。

第36章

渤海国,着实是冷。多年前他游历九州的时候,还记得这里背山临海,是一片不毛之地。没想到如今再来,已经形成了这样广袤的疆土。策马跨过隆海卫,又跑了十来日,才终于追上西陵大军。

大军驻扎在赤山之下,已经困顿了半月有余,几次三番发起攻势,都没能突破渤海人的防守。

渤海人在丘陵作战,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像西陵处处平原,习惯了骑兵突击为主。所以作战方针需要调整,等待中都发出政令不切实际,就得通过前线一探再探,因地制宜,找出对方防守的弱点。

大都护在沙盘前观察地形,拔起了一面拇指大的小旗,插在了最高的一座山丘上,“我已派人探过了,这里树高林密,下有山坳河谷,背阳面还有一片相对空旷平整的斜坡。若能将渤海人诱至此处,我们的人便有了用武之地,届时四面包抄,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但渤海人精明得很,轻易不会上套,目前是只守不攻,因为再熬两个月汛期就来了,到时候干涸的河谷会填满滚滚的泥浆,这是天然的屏障,足以令西陵大军寸步难行。

时间很紧迫,大都护的想法,已经是深思熟虑过的了。既然要诱敌,就必须有诱饵,派两队人马夹击渤海大营,但仅仅如此还不够稳妥,须得下更重的赌注。

宜鸾站了出来:“让我去吧,我可以带上五百人,从右翼突袭。”

西陵大军中,有一队赫赫有名的娘子军,领军的是西陵常山长公主,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渤海国的将领狂妄自大,十分看不起女人,当初敌将呼延云就曾取笑过,西陵没有男人了,竟派女子出征。话里话外尽是隐射,随军的女子打仗是其次,抚慰大军才是要务,当时便气得宜鸾破口大骂,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

呼延云看不起女人,但西陵长公主对他来说却很有用,只要生擒长公主,就能与西陵谈判了。

一位长公主换十座城池,要求不过分吧?

所以宜鸾自愿当这个诱饵,一旦宰了呼延云,渤海大军便群龙无首,届时攻破盘龙峪,就能直逼龙泉府了。

可大都护不敢冒这个险,毕竟她身份尊贵,万一有个闪失,回去难以向少帝交代。

“要不……找个人顶替吧。”大都护看着身边的副将道,“找个身形近似的,骗过渤海人不难。”

宜鸾听了有些生气,“难道我是贪生怕死之辈吗?我随大都护南征北战这些年,几时做过缩头乌龟?”

大都护极力向她解释,“这次攻打呼延云,和以往不一样,臣得保殿下万无一失。”

宜鸾也赌了一口气,“至多不过一死,大都护连我的尸首都不必收,就葬在这盘龙峪,让我看见西陵踏平渤海,一统天下就行。”

大都护沉默了,半晌下了横心道好,“既如此,今夜子时,你与右卫将军兵分两路,突袭盘龙峪。记着,不要恋战,放出空子让呼延云追击,引他上北坡。”

宜鸾道是,拱了拱手退出大帐,预备集结随她出战的队伍去了。

今天天气不大好,天顶灰蒙蒙的,好像要下雨了。渤海的鬼天气就是这样,阴雨连连不见日头,打了几个月,晴天只有十来日。

所以说两个月后进入汛期,让她十分不解,现在还冻脚趾头呢,难道这里的气候,一热便热了吗?

搓搓手,绕过一排戟架,往自己的大帐去。不想走了七八步,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前方,那磊落的风骨,衬着身后混沌的天色,像乌云万里间,竖起了一面扎眼的旗帜。

脑子里嗡地一声响,有那么一瞬,她以为自己看错了,遂用力闭了闭眼。

反正不敢去想那个人的名字,但……越走越近,怎么五官长得与太傅一模一样?这是哪里跑来投军的后生呀,可以招为面首吗?

“你找谁?”宜鸾问,因为没有接到中都的信件,只知道太傅还在砻城。

对面的人,连眼神和表情都与太傅如出一辙,启唇道:“几年未见,果然毫无寸进。”

宜鸾这才敢确定,此人正是太傅无疑。顿时狂喜过望,老天爷知道,她的心都快从嗓子眼里扑出来了。

想上前抱住他,可脚下移了半步,忽然又觉得不合适,只好定定站在那里,一再微笑,“老师怎么来了?”

太傅却眼圈发酸,看见现在的她,几乎要认不出来了。

渤海边关的水土不养人,她的皮肤干红粗糙,嘴唇被风吹出了好几道口子,甚至笑的弧度稍大,就从裂痕处渗出血丝来。唯一没变的,是那双狡黠的眼睛,依旧机敏灵动,但凡眨一眨,就让他误以为她又有什么坏点子。

长久的失去联系,彼此间似乎有了巨大的鸿沟,一时间迈不过去了。太傅背着包袱的样子无所适从,却要装得从容,“中朝接到奏报,说盘龙峪久攻不下,我亲自过来看看。”

宜鸾忙说好,“我引老师去见大都护。”

太傅心里缓缓升起了悲伤,他的出现没有令她太过激动,第一反应不是叙旧,是领他去交接公务。

尤四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