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刀,逍遥扇,绝代双骄江湖行(164)

作者:云兮风流 阅读记录

江雨欣听他饮了不少酒,忽然又颠三倒四的胡言乱语,不觉羞红了脸,一时倒有些不知所措。

一旁的官员听闻他“夫妇”二人在斗口,也来了兴致,有道:“嘴说的不算,不如世侄也填词一阙,大家欣赏?”

风流喝了不少酒,此刻倒有三分醉了,一时竟而兴起,道:“好说,好说,待我也填一阕词,为各位大人助兴吧。此时虽然是寒冬,可我刚才顺着崔大人词作暮春时节离人分别的意境,微微酝酿,竟然颇有几句佳句,便也顺着崔大人的暮春时节,作一曲罢。在这苏州,江南美景,离愁别怨,情伤触怀,固然难熬,但人嘛,总要乐观豁达一些的。”

众人纷纷叫好,纷纷侧耳倾听,或者说是拭目以待——因为风流说着时,信步来到空地之上,见长亭下的一张石卓,是一面颇为平整的青石,便抽出逍遥扇,对着桌面挥洒起来,石板上登时石屑飞溅。他信步闲逛,微微沉思,竟然以扇为笔,便在坚硬的青石桌面上写起字来。

风流边写,边吟诵道:

满江红

芳草斜阳、春将暮,重临池阁。三分醉、闲愁且住,天高水阔。抱酒呼将骚客饮,柔情待与春风说。去难留,更弱柳纤纤,何须折。

红颜远,芳尘隔;佳人泪,英雄血。叹春残梦断,鬓如霜结。才盛何须酬壮志,情深莫也伤离别。笑我痴,幽径任酣眠,梨花雪。

众官员听罢,纷纷拍手叫好,有道:“妙啊,世侄这一阙《满江红》,虽也写暮春之景,离别之情,但却词风豪迈,离别虽无可奈何,却不妨逍遥自在。才盛何须酬壮志,情深莫也伤离别,言之有理,有理。反不如饮此美酒,醉卧梨花树下,逍遥自在。”

江雨欣看着风流的背影,和他那潇洒自如,从容淡定的神色,不觉痴了。

第210章 旁敲侧击

却原来他还真的能作诗填词,而且竟然还是现场顺着崔大人的离愁别怨写了下来,而且词意是:离别固然凄苦,但却不妨看淡,乐观豁达一些。

桌面上的石屑被他衣袖一挥,劲风到处,石屑尽数落地,刻在那石板上的字迹便尽数露出,行云流水,笔锋如剑,飘逸自如。

江雨欣看着石板上的“红颜远,芳尘隔;佳人泪,英雄血”,隐隐约约有一股异样的感觉,“佳人泪,英雄血”,她在心中默默念念着,不知为何,眼下竟然出现了千军万马,和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纵横沙场,血战八方的情形,甚至颇有英雄末路之感。

她甚至觉得,似有不祥——但愿风流只是读过几年诗书,而不懂的阴阳风水,判命之言吧,否则这“佳人泪,英雄血”倒并非什么好兆头了。

但无论如何,江雨欣总是惊叹于风流的才华,眼神之中,充满了爱意。她其实今天并不想来的,只不过内心深处,竟然片刻不想与风流分离,便来到这宴席喧闹之场所。

风流向程大人道:“老舅,实在抱歉,毁了你一张桌子。”

程大人此刻也是五六分醉了,道:“哪有,外甥作了一手好词,这桌子少不得要搬到我书房里,好好存放起来哩。”

其他官员倒真个以为风流是这程大人的外甥,此刻也纷纷讨好道:“不错,好文采,好手段,我等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俗话说好事成双,世侄能否再来一首……”

风流忙摆摆手,道:“不行了不行了,写诗填词,便如撒尿一般,刚尿空了,一时之间,再来便也没的有了。”

众人哄然而笑,江雨欣也是啐了一口,道:“不正经,刚以为文质彬彬,这会反倒是流氓气质。”

风流但笑不语,其实他也是有感而发,依靠着早些年积累的文采,三脚猫的水平填了一阕词,但更多的是,他要在这石桌上以铁扇刻字,自然也有他的用意。

果然,不少武官刚才还没有认得他“隔空喝酒”的手段之高明,但此时石桌刻字,傻子也知道是极其了不起的功夫了,何况是习武之人。

便有一武官道:“世侄还是个武林高手呢,真看不出来,了不起,了不起。”

风流接话道:“王大人客气了,不过是行走江湖,习得一些三脚猫功夫罢了,和您是没得比的,您这领军打仗,保家卫国,和我这三脚猫防身的功夫不可同日而语的。”

因为这人姓王,所以风流特意留心了,认得他是团练使,是个武官,今日也不在驻地守卫,来参加这程大人寿宴了。不过此人看起来气质外表,丝毫与雪依无关。

众官员此时击鼓传花也玩得差不多尽兴了,便又纷纷回了席间坐定,日已偏西,算起来,宴席也已过半了。

风流此刻喝的兴起,索性便讲起了武林中的奇闻轶事,又道:“适才王大人所言不错,我是那武林中人,对我老舅这样的官场没兴趣,便一直在江湖中闯荡。不过咱们行走江湖,风刀霜剑,血雨腥风的,干的都是些刀尖求生的勾当,看似逍遥自在,其实也不好过,比不得各位大人安闲呐。”

另有官员道:“也不尽然,咱们为官者,一来责任重大,肩负国计民生之重担,常思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每感压力,也是颇为不易;二来官场之中,也是云诡波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先时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居,退隐山林,这才令人羡慕得很呢。”

风流满饮一杯酒,道:“说的也是,官场上也不好过,想来数月之前,我游历西北的时候,倒也结识了一个知县大人,叫做……对了,叫做林清远,林大人。”

他一边说着,一边目光瞄着在座的每一位官员,一丝一毫的细节都不放过,他看到王灿的父亲,便是数日前曾见到过的,担任通判之职的那个王大人,举杯的右手有了一丝轻颤。

这轻微的细节,自然瞒不过风流的眼睛,只是他却故作不知,旁边的江雨欣听他说起雪依的身世,此刻也屏息凝神,见风流没有说下去,便又问:“林大人怎么了?”

风流倒是赞许的看了看江雨欣,这会儿她倒是聪明了些,还知道主动问了一下,自己便顺势说道:“我也是无意间结识了林大人,还一同喝过几次酒,不过……数月之前他曾告老还乡,不想归乡途中,遇上了官场的政敌,竟然在半路拦截,下了死手,可怜林大人夫妇死于非命,他夫人叫做王淑柔,也是个温柔慈爱的女子。”

当他提及“王淑柔”三字时,那通判王大人本来端了一杯酒,此时竟然晃了一晃,一杯酒溢出了大半!

这一切风流都看在眼里,却仍是故作不知,顿了顿,又接着道:“所以说嘛,江湖不好混,当官确实也不容易啊,若是清官,得罪了人,也是很危险的。想必是某位地方官员,远离庙堂,便胡作非为,而林大人为官清廉,自然看他不顺,多有阻碍,这才得罪了贪官佞臣吧。”

众官员点头称是,有一位官员道:“所以嘛,为官要懂得变通,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便是这个道理。”

风流却觉得这人简直是一派胡言,为官便要刚正不阿,不向权贵低头谄媚求荣,倘若人人都这般惧怕,曲意逢迎,那官场倒成何体统。只是风流对官场之事素来不感兴趣,便也不在意他说些什么。

风流抬起头,看向王通判时,王通判的目光也正向他投来,二人四目相对,却是猜出了对方些许心思,而王通判一旁的王灿,则醉眼迷离,浑然不觉。

风流看着王灿的富家公子之风气,心中不觉暗叹:莫非自己还真的是乌鸦嘴,这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多半便真的是雪依的大表哥,而这王通判便是雪依的舅舅了?难怪那日在石桥边看到他时,竟然觉得眉眼之间,和雪依有几分神似。

第211章 认亲王氏

当下风流也不管王灿了,走到王通判身边,道:“王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王通判心领神会,道:“好。”说着时,便起了身,与风流一同离席而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