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45)

作者:东边的小周 阅读记录

“哦...余管事想说的是何事?”

余管事收敛起脸上的笑容,面色严肃,问道:“不知姜少傅可听说过龙腾山之战?”

姜玉竹缓缓皱起眉心,握在青天釉茶盏的手指微微收拢。

她当然听说过龙腾山之战,那是太子在北凉打的第一场仗,也是北凉军近十年来与北庭匈奴人打赢的第一次胜仗。

近十年间,匈奴人频频侵扰大燕边境子民,他们仗着占居高地,行动如风,时不时袭来一队骑兵踏入大燕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扰得边境子民苦不堪言。

直至太子率领北凉军将这群匈奴人打退至八十里外的龙腾山外。

要说在两百年前,腾龙山亦曾是大燕的领土,亦是大燕最初与匈奴人划定的国界。

太子率领北凉军大败匈奴,收复故土,一战成名,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时,震惊朝野。

只可惜这个名垂青史的故事缺了一个完美结局,以至于史官在撰写这段史记时匆匆一笔带过,只说五万北凉军因故葬身龙腾山脚。

可茶馆里的说书人都在相传:太子贪功冒进,不顾暴风雪降至的风险,执意要将匈奴人打退至腾龙山外,结果领兵归来时,果不其然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暴雪。

五万北凉军困于暴雪中半个月,最终抵达军营时,只剩下不足千人。

当时朝中百官纷纷谏言,请奏耀灵帝废黜太子。

京城百姓在茶余饭后议论起此事,更是对太子天煞孤星的命格深信不疑。

余管事愤慨的声音打断姜玉竹的思绪,他咬牙切齿道:

“京城里的那些狗官只会跟着狗吠,殿下自幼在北凉长大,怎会不知晓暴风雪何时将至。当年我们遭奸人陷害,有人故意在我们归程的山路上埋下火硝石,引起一场雪崩。惊天动地的雪崩过后,北凉军死伤大半,军粮全被积雪掩埋,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人只能徒步而行。太子也因此患上了雪盲症,双眼一旦接触到反射的亮光,便会陷入暂时性失明。”

姜玉竹听过这段被隐藏的真相,她沉默良久,抬眸看向临窗而坐的太子,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同情,怜悯,还是....心疼?

也许是和太子出生在同一日,又同样遭遇过亲人的避之若浼,她好似更能理解男子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佛曰:人生来世本无罪。

可男子却生来就要遭受这世上无端的恶意,即便他立下丰功伟绩,终抵不上世人给他定下的烙印。

姜玉竹顺着余管事所说的话思索片刻,缓缓皱起眉心,沉声道:

“如此说来,在南苑猎场里,是有知情人将太子的隐疾告之他人,所以那些刺客才会将太子引到反射月光的溪流间下手。”

余管事笑着称赞道:“姜少傅机智过人,全猜中了,不过少傅放心,那个叛徒已经被太子处置了。”

姜玉竹猛然想到了什么,她清瞳微颤,抬眸看向笑呵呵的余管事,咽了咽口水,颤声问道:

“那...你们今日将此事告之于我,又是何意思?”

一旁的周鹏笑容灿烂,他不等余管事开口,迫不及待道来,声音洪亮:“姜少傅,恭喜你,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殿下的人了!”

第31章 同舟共济

姜玉竹脑中翁地一响, 她盯着周鹏喜笑颜开的脸庞,犹不死心地问上一句:

“你们...是在同我说笑吧?”

余管事横瞪周鹏一眼,似是责怪他抢了自己的话, 遂笑着同姜玉竹解释道:

“姜少傅救下太子的性命, 殿下为了感念少傅的救命之恩,决意将这个秘密告知少傅,从此以后,姜少傅你就彻彻底底是殿下的人了。”

姜玉竹揉了揉眉心,她努力消化余管事话中的内容, 心里暗暗骂道:

太子果然是耀灵帝亲生的,这父子俩报恩的态度都是一摸一样。

都他娘的是恩将仇报!

“殿下,你为何要害臣!臣家中有父母双亲,还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妹妹, 殿下将这个秘密告之给臣, 岂不是陷臣一家于危险之中!”

姜玉竹懒得再同余管事他们理论, 有道是擒贼先擒王, 她猛地站起身, 气冲冲走到太子面前, 伸手扯下了他眼上的白绫。

当白绫被她扯落的一瞬间, 太子缓缓睁开眼, 刚刚被药水浸湿的双眸又黑又亮,眼睫犹存着几分水雾, 醉眼朦胧,看得人心口一颤。

男子的眼睛本就生得极为俊美,抬头仰视时, 眼尾优雅地微微上翘,自带一抹风流神韵, 打湿的浓睫又长又翘,在日光下镀上一层光晕,幽幽静静凝望着她。

面对太子眉宇舒朗的俊容,姜玉竹心头的怒火不由地先熄灭三分。

詹灼邺看着小少傅气鼓鼓的雪腮,挥手命余管事和周鹏先退下去。

等到书房里只剩下君臣人,二人周身的气氛顿时变得有点微妙,姜玉竹的气势不免再弱下三分。

太子忽然开口,语气淡淡:“少傅为何不想做孤的人?”

与此同时,男子从太师椅上站起来,颀长高大的身子遮挡窗口的阳光。

姜玉竹眼前一黑,她猛然想起昨夜那个梦,梦中的太子也是这般高大,轻而易举擒住了自己,神色漠然地将她丢进热锅。

她不由后退两步,后腰直直撞上坚硬的紫檀木桌角,疼得她拧起眉心,又泻去了三分底气。

詹灼邺伸手环绕上小少傅细腰,将人拉扯回来。

可搭在腰际的手掌,却没有松开。

姜玉竹盯着搭在她腰间的龙纹刺绣袖摆,眼皮轻轻颤了颤。

“殿下,臣身为家中独子,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想侍奉双亲左右,谋个平安顺遂,殿下若是不放心,臣可以对天发誓,绝不泄露殿下秘密分毫,若有违背,必遭天打五雷轰!”

詹灼邺看着信誓旦旦的小少傅,少年伸出两根纤纤细指,螓首微仰,神色严肃,双眸亮如星辰。

他轻轻一笑:“姜少傅若相信鬼神之论,当初为何还要谏言孤去修建水运仪象台?”

嘿...她当初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

姜玉竹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要说什么才能打消太子的疑虑。

小少傅绞尽脑汁的模样,倒是显得憨态可爱。

詹灼邺搭在少年腰间的手缓缓移动,隔着丝滑的衣料,寸寸游移,指尖抵上了少年的脊梁,哑声道:

“姜少傅可有听说过一种刑法,名曰:抱节君。”

姜玉竹虽然饱读诗书,却从未涉猎过典刑领域的书籍,自然不曾听说这种刑法,只轻轻地摇摇头。

“竹笋见风变硬,一旦从土里冒出头,外壳逐渐变得坚硬,好似一把开刃的刀锋。施刑者会把囚犯固定在刚刚冒头的竹笋上,随着竹笋慢慢长大,会穿透囚犯的身体。有时候,施刑者还会避开要害部位,好让囚犯在神志清醒时,清楚感受到竹笋穿透自己的肌肤,骨骼,脏腑,竹笋还会堵住血管,防止血液流失过多,故而,犯人可以生存很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躯体被一根根竹笋穿破,节节高升...”

男子声音淡漠,好似隆冬的冰凌,带着彻骨的冷意。

那冰冷的指尖,也好似破土而出的竹笋,顺着她的脊骨缓缓上移,一寸寸掠过,最终停留在她的后心,指尖轻轻一点,仿若刺破她的肌肤,吓得姜玉竹冷不丁打了个寒颤,仅存的那一分底气也跟着消失殆尽。

詹灼邺垂下双眸,静静凝视小少傅面无血色的小脸,冷声道:

“姜少傅若是被人施以‘抱节君’这等酷刑,还会为孤保守秘密吗?”

她不能。

姜玉竹比太子更清楚这点,背后顿生冷汗。

“要不...殿下赐给臣个痛快的毒药,若真有那日,臣会自己了结,决不给殿下留后患。”

话落,她听到脑顶上传来太子一声冷笑,声音很轻,却听得她头皮发麻。

“少傅甘愿为孤舍命不渝,可你的家人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