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妍暖+番外(23)

作者:浅醉流莺 阅读记录

王氏让人拿出一个包袱塞到两个妹妹手里,说:“这里是我平时用不上的衣裳首饰,你们拿回去分了,还有文具及几本书,你们拿回去给弟弟兆生,”然后她又趁金妈不注意,从钱袋里掏出五两银子递给王芷,让她交给父亲,最后吩咐厨房送来一竹笼螃蟹,一竹笼花笋干,一竹笼虎丘茶,叫了一辆翠盖绸帷的双套马车,将两个妹妹送走。

看着四姨母和五姨母乘着马车哒哒离去,晏然知道她的新生活开始了!

可怎么有一种“前途未卜,自求多福”的感觉呢?

第18章 18母女见面(下)

小孩子易犯困,送走四、五姨母,晏然被金妈抱到一个房间,呼呼大睡起来。

再睁开眼,窗外已经灯笼高挂,晏然被金妈摇醒,恍恍惚惚间,就听她说:“二小姐,起身了,老爷们在前厅等你用晚膳,第一天回来,哪有让长辈等你吃饭的道理,你这一睡,两个多时辰过去了,晚上走了困,岂不是要闹人。”

小晏然揉揉眼,在金妈唠叨声中,渐渐缓过神来,随即意识到三个事情:

一、我已经回晏家了。

二、她和这个胖媪彼此都不喜欢。

三、这个胖媪比王家的贾婆子难搞。

在金妈帮她穿衣服的功夫,晏然睁大眼睛,四处观察,这间屋子要比谷兰庄任何一间房屋都精致阔气,房间四周的落地烛台,把室内照得通亮,这些烛台在寻常百姓家不常见,它们个个有着奇特造型,有凤凰纹、也有寿星公,有大象模样的,也有花朵状的。

晏然好奇,手腕粗的蜡烛,居然烧得整整齐齐,没有缺口。

金妈顺着她视线瞟了一眼蜡烛,用一种城里人对乡下人惯用的语气道:“嚼一些藕渣滓,补在蜡烛缺口上,就不漏蜡油了。”

晏然长长地“哦”了一声,又将眼神瞄向别处。

实木地板上铺着棕色茵毯

地毯

,毯子很大,一直延申到窗下,里屋与外屋之间,以一道水晶珠帘墙相隔,珠子个个如石榴籽大,晶莹剔透,眼前的绡金帐子上点缀着若干珍珠,房间内充溢着异域香草的味道,晏然使劲抽动鼻子嗅了嗅,这味道和母亲身上味道一致,甜甜的。

展眼再眺向更远处的多宝阁,那有……晏然还没辨清有什么,就被金妈从床上抱下来,金妈身体肥胖,刚刚的动作,让她喘了两口大气,热气呼在晏然小脸上,她伸出铁钳一样的大手,将小晏然拖拽到门外。

从玉烟阁到金英堂,全程都走在抄手游廊里,这样即使刮风下雨天,王氏也可以直达金英堂,接见客人,处理家务。

路上,金妈开启唐僧模式:“快点,别让老爷们等急了,这晏家可不同你在谷兰庄,咱们这是大户人家,行走坐卧都要有闺门小姐的样子,首要一点,就是不能让长辈等,不能迟到。”

金妈喋喋不休,听得晏然头皮一阵阵发麻,恨不得掏出怀里弹弓,朝她的肥臀来一下。

“你怕迟,不早点来叫醒我?你怕迟,你可以抱我走啊。”晏然并不惧怕她,直接回怼过去,以往的生活经验告诉她,人与人相处,就像训狗,如果一开始你就示弱,那你就做不了狗的主人。

晏然的反应,让金妈出乎意料,她想当然认为小孩子到陌生环境,应该是胆怯的、听话的,即使她是主子,也应该对资历深的老仆,天然产生七分敬畏,但眼前的小毛孩子,不但眼神中没有畏惧,还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她,金妈鄙夷地翘起肥厚的嘴唇,心道:果然乡下养大的孩子,欠缺教养。

小晏然被拖行五、六百步的距离,毕竟身矮腿短,她走得有些吃力,小手关节被大手拽出红白分明的印记,心情不愉快,路程就显得遥远,过了好大一会,一老一小,终于趱至金英堂——晏家会客聚餐之所。

早上谷兰庄三姐妹相见,就在金英堂旁的花厅,看到熟悉的地方,晏然松了口气,她捋捋头发,又拽拽衣角,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等待见亲人。

堂上灯火通明,青釉瓷砖,一尘不染,油亮的砖面映着人影,晏然踩着影子,像一只伺机而动的小狐狸,直到站在堂中央,她才从金妈硕大的身体后面,探出头。

大堂正中的红木椅上,坐在一个身材瘦小,目光炯炯的老者,晏然猜测,这一定是祖父晏庭海,传说中重男轻女,没少给母亲脸色的老家伙。

她想起外祖父曾说,祖父是精明厉害的商人,特别会赚钱,而村里秀才又常说无奸不商,晏然嘟着小嘴,不太敢直视“奸诈”的晏庭海。

晏庭海右手边站着一个年纪与其相仿的老仆,头发花白,宽脸细目,浑身上下透露着忠厚老实的劲头,晏然判定,这应该和王家的王管院一样,是祖父最信赖的伙计,她向老伙计抿嘴笑了笑。

晏庭海左下首坐着一个年纪二十多岁,身穿黛绿撒花锦缎长袍,相貌英俊、身材魁梧的男子,男子旁边是衣冠华丽的王氏。

晏庭海右下首,坐着一个女孩,女孩年纪与她差不多,但打扮的就像一个“首饰盒”,从金耳珰到八珍璎珞,从金手镯、绣金的荷包,再到玉石坠子,晏然从未见过一个小孩子的身上如此华丽,她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亲姐姐。

对于父母,晏然是有些模模糊糊印象的,或者说很有印象,这是一个玄学,至亲之间,只要见过一次,就能记住一辈子。

至于姐姐和祖父,晏然则完全没有印象。

晏然站在堂中,傻愣愣地看着至亲,至亲也都目光灼灼地看向她,有面无表情的,有高兴好奇的,也有担心关切的。

“这傻孩子,估计是还没睡醒,”王氏伸手揽过晏然,掸了掸她身上的浮灰,看她一脸懵懵懂懂,她越发认定这孩子不太机灵。

王氏认为,一般五、六岁孩子进了这豪门大院,都会兴奋得又跑又跳,抓东摸西,可晏然却冷静得像一块木头,再或者,有些机灵懂事的孩子,见这场面,早就施礼请安,用小甜嘴哄众人开心了,可这孩子嘴巴抿成一条线,这么想着,王氏心里便多了一份对晏然的嫌弃。

“快来拜见你祖父和父亲!”王氏重新推搡晏然至堂中,好似展示一个物件。

晏然再次环视堂上众人,她的确如王氏所想,不是那种到了某地,就兴奋淘气的孩子,处于陌生场合,她喜欢先观察四周,确定她和周遭人物关系,除此,王氏还有一点想错了,晏然长了一张极甜的小嘴。

“然儿给爷爷请安,然儿见过爹娘。” 伴随奶声奶气的问候,晏然扑腾一声,双膝跪地,咣咣咣,朝着众人,各磕了四个响头

四拜大礼,四拜的礼仪到了明代是最尊敬的礼仪,表示对父母师长尊敬的礼仪。

门口站着的小丫头们捂嘴咯咯笑,有一个穿蓝裙子的,飞马似的跑过来,在她膝盖下铺上大红的拜毡。

“这孩子,行这等大礼,使这大劲,不疼吗?”晏承恩笑着起身,欲扶晏然起来时,余光瞥见堂上其他人都没反应,他拿不准父亲对这孩子的态度,迟疑了一瞬,将脸上笑容重新敛起,刚刚抬起一半的屁股又重新坐下。

晏然起身揉揉膝盖,冲着晏承恩嘿嘿傻笑,“不疼,”然后又跪在拜毡上,想重新磕头,被王氏阻止了。

磕头不成,她又转头看身后的姐姐,女孩眉清目秀,两眉之间有一颗朱砂痣,通身的奢华首饰,让她浑身上下散发一种不合时宜的美。

晏然思绪乱飞,女孩冲她莞尔一笑,“我叫晏晴。”

“然儿拜见长姐,”晏然咧嘴一笑,露出一排小白牙,她想跪下磕头,可觉着礼数不对,只好轻轻屈膝,把两手重叠放置腰下,这是她今日见小丫鬟向姨母施礼时,偷偷学会的。

晏晴向她回了一礼,腰间拴着玉佩的金色流苏穗子随着身体摆动,就像洒满银色月光的湖水,随波荡漾,她轻盈的体态宛若仙子下凡,晏然看傻了,在谷兰庄,没有一个姑娘有这般气度。

上一篇:瑛瑛入怀 下一篇:总有人格想坑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