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263)

作者:羲和晨昊 阅读记录

江淮群舒一带,为防守吴国再一次趁机偷袭,楚王已是调兵三万前去驻守巢邑。

而在北面,为了防止晋国趁虚而入,楚王又调集了十万大军驻扎在申县,一旦北方有变,这十万大军便能够阻止晋国趁机侵入楚国腹地。

另外还有于各处驻防的,对付百越、百濮的近十万人,以防止他们那些蛮夷会借机起事。

再加上如今前往讨伐钟离的五万人,楚国的近三十万大军几乎是同时被调度了起来!

而这难道还不足以让楚人提心吊胆?

有如此之多的楚人士卒都投入到了备战或者是后勤当中,这对于整个国家的资源消耗那是极大的。所以,楚国上下自然是陷入了一阵极为紧张的氛围当中。

因为谁都知道,这一仗对于楚国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楚王输不起,他们这些楚人也更输不起。

至于气氛诡异,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楚国国内的一些守旧贵族,想趁着此次楚王大举用兵的用度而趁机贪腐一把罢了。

权贵贪腐,这在春秋时代,几乎是每个国家都曾出现过的情况。

而至于楚国国内的贪腐现象,却是显得尤为的严重。

这却又是为何呢?

原来,这是由于楚国当时的特殊体制所决定的。

像楚国的那些个高官,例如令尹,县公之类的,这些个职务由于并非是勋贵世袭,所以呢,在任的这些个高官就很可能会腐化堕落。

换句话说,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今日不贪,明日便没机会再贪。这本帐,确是人人都会算的。

就比如楚共王时期的令尹熊壬午,就曾对陈国的使者是公然索贿。而后世所出现的楚昭王时期的令尹囊瓦,那更是贪腐一把好手。

所以,随着此次楚王大规模用兵,国内的战备资源被大幅度调动,而这些个贪腐的现象也自然而然是再度冒头,相互勾结着进行贪腐。

于是,一个很是奇怪的现象就此出现了,一边是楚王在进行着开疆拓土的丰功伟业,而下面的权贵却想尽办法的在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

所以,如此也就可想而知,为什么身为楚王的熊围,即便是为楚国立下了如此的不世之功,而其属民却始终不会念他一个字的好,甚至是在其身后,还被直接是贴上了“暴虐无度”的标签。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视线继续回到楚国对钟离之战上。

楚人的动作也算得是极为迅速,所以在五万大军集结完毕以后,薳罢,薳泄以及伍举当即是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钟离杀去。

但是,这一场仗的艰难程度却是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饶是有着伍举这种久经沙场的良将坐镇,但前线战事却依旧是极为不顺。

楚军渡河之后,便立刻是围住了朱方城,并是前前后后攻了近一个月,居然会寸功未得!

前方战事受挫,伍举亦是无奈,只得先行返回了郢都,并亲自向楚王请罪。

“哼!定是薳罢那老匹夫不肯全力以赴,才致朱方城会久攻不下吧!”

楚王一听这结果,当时就火了。

他本来就对薳氏一族便不怎么感冒,甚至还有点厌恶。

而这一次之所以让薳罢,薳泄领兵,其实也只是为了安抚国内的守旧贵族。以彰显他新楚王的容人之量。好让他们能够在这期间恪守本分,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可是,他没想到让这两人领兵出征,居然会得来这么一个结果,五万大军此时此刻,竟会深陷于钟离的战争泥沼之中,进不得,退不得。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

人家庆封虽说是落魄了些,但又岂能是个泛泛之辈?人家好歹也是个见过大场面的人,当年他在齐国呼风唤雨的时候,楚王熊围还不知道在哪爬滚呢!

所以,当他得知楚国派兵前来攻打自己时,他可也没闲着。一方面是大把大把的派人去四处游说,问中原各国索要物资,一方面又大把大把的问吴国要兵员。

所以,朱方城一时间就俨然成为了一座牢不可破的军事堡垒。

再加上楚国这长达千里的补给线,所以这一来二去,时间久了,谁却还受得了?

而薳罢,薳泄这些个贵族出身之人,本来也就不精于战事。所以一通攻城下来,不但是寸功未得,反而是白白损失了不少楚人的性命。

楚王本以为启用这两个老家伙,能够安抚国内的一些守旧势力。可他哪里想得到,这两人居然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麻烦,现在楚军在前线进退两难,战事一度陷入困境之中。

而眼下随着战事的吃紧,国内的形势自然也就变得愈发的不容乐观了。

于是他不由大怒,当着群臣的面是大骂薳罢,薳泄这两个老匹夫。

幸亏伍举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这是楚王的一时气话,便急忙劝道:

“大王切莫动气啊,此时前线战事吃紧,大王乃一国之君,万不可失了方寸。”

这句话,可算是为楚王点明了津要。

薳罢,薳泄再不济,他们也是国内守旧势力的头牌,你楚王这么骂他们,让那些守旧的世袭勋贵们又情何以堪呢?

正如韩非子所云:明君不悬怒,悬怒则臣罪轻举以行计,则人主危。(译:明君不能以怒示人,或者是怒而不行,因为这样会让臣子更加轻举妄动并且暗地里想着怎么干掉国君,那国君就危险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又是季氏来搅局?

攻略朱方城的战事失利,楚王不由大怒。

然而在伍举的一番劝谏下,楚王也当即是明白了过来,这时候动怒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当下最为紧要的乃是如何攻下朱方城。

而这时,观从也进到殿内禀报,只见他含首促步上前,随后一个扑通的拜倒在地:

“拜见大王”

“免礼”

“谢大王!”

“卿来此,是有何要事禀告?”

“是!臣获悉,吴国这几日也是动作频频,接二连三的出兵袭扰我军的辎重。”

楚国攻打钟离,本就是要切断吴国与中原诸国的交通,并由此彻底断绝中原诸国对于吴国的支持。

所以,吴国能眼睁睁看着你楚国这么干?

诸樊死后,其弟余祭即位,也就是吴王寿梦的第二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吴王寿梦一共四子,他最喜欢乃是小儿子季札,所以原本是一直想把王位传给季札的。

然而季札这个人怎么说呢?

用一句十分伟光正的话来说: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世间最为令人痴迷的国君之位,在他眼里就如同粪土一般,他甚至是连看都不愿多看一眼的。

所以,其父临终前意欲传位于他,他托辞不受。

而先王诸樊本也早已有言在先,若他死,则传位于季扎,谁知季扎依旧是托辞不受。

而今刚刚即位的余祭,以及于十几年之后即位的夷昧,都曾相继是要传位于他,他却始终不受。

甚至直接要一拍屁股,归隐去了!

兄弟阋墙,争权夺位的戏码在华夏历史上数不胜数,但像季札一样几次三番的谦让王位的,确实极为少见。

而诸樊之后,之所以会传位于余祭,其实也就是想让余祭把王位继续传下去,直到传到季札手里才肯罢休。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以为季扎的做法是完全没由头的?

那倒也不是。

因为吴人自认为的开国鼻祖吴太伯(也称泰伯),传说当年就是为了谦让君位于自己的弟弟季历(也就是周文王姬昌之父)而一口气从陕西跑到了吴越。

所以,这倒也算得是一种家族传承美德了。

好,言归正传。

如今余祭即位为吴王,一听说楚国竟胆敢是千里奔袭,攻打钟离的主城,这是完全不把他这个新即位的吴王给当一回事啊!这谁能忍?

上一篇:春风不度 下一篇:孽徒难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