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185)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桂萼长叹一口气:“翰林院多好,杨阁老就算想让你到地方历练一二,为何要让你到广州府?杨府台,以我之见,你快完了。”

杨慎不禁抖了抖,满脸纠结地向他行了礼:“桂府台来广东还在不才之后,于广东情势却比不才更加熟知,不才惭愧,还盼桂兄教我。”

大才子听到一句“你快完了”,又被桂萼用数据糊了一脸,实在骄傲不起来。

桂萼一脸看着猪队友的表情,过了一会才说道:“广东夏税额米五千九百七十八石,农桑丝、零丝共折绢一百三十五匹六尺二寸五分;秋粮额米一百零七万七百八十六石一斗七升六合六勺,科丝折米十二石五斗四升五合五勺。若在往年,广东只需起运米四十万石至京库,折银十万两整。去岁屯门海战,张抚台得了恩准。广东所请粮饷可以税赋抵扣,杨兄知道如今是什么情势吗?”

杨慎继续被数据糊脸,只能紧张地听着。

桂萼冷笑一声:“广东上下都盯着这几年不用上交的那十万两及其他赋税,你治下各县州此刻还不知道在如何以抵饷之名加派!那些县尊县丞主簿文书,还有那些刚被清丈了田地的官绅豪族,只怕还不知密谋着什么!抚台大人让我和你一起以广州、惠州二府为例清理科则、上疏言其害,只怕立时会捅了马蜂窝!况且,中枢那些人到底在干什么?”

“……中枢?桂兄此言何意?”

桂萼瞥着他:“有人要害你爹!”

杨慎顿时浑身毛骨悚然:“桂兄请直言。”

桂萼吹胡子瞪眼很烦躁:“广东这几天以赋税抵饷,上头也盯着广东!今年陛下大婚,广东有珠池,有祭器,有大木,多奇珍,宫里、礼部、户部、工部给广东派料那也寻常。然既知广东正在清丈土地人心惶惶,这坐办加到广东再派到各县,只怕翻倍都不止!再加上其他加派,广州府士绅豪族岂有不趁机鼓动百姓闹事之理?你治下若起了民变,你爹会不会受牵连?你爹再劝阻陛下莫要在广东新法,会不会惹恼陛下之后请辞?”

“……张抚台在此,他们安敢闹事?”

桂萼心累不已地摇头:“我脾气差,说难听了也不好。只是你看看广东如今这都是些什么人?新科进士巡抚,翰林清贵知府,隐居养望巡按,王府闲臣参政,新科进士参议。我人微言轻,你们都是朝廷有人的,赶紧奏明情势吧,莫要连累我惠州府跟着闹!”

他来了杨慎这里大肆吐槽一顿之后就告辞去惠州府赴任,只留下如坠冰窟的杨慎。

“……快,快去问问黄参议、张抚台去了何处?本府台要请见!”

广州府的辖区,着实不小。

西北方向的连山县、阳山县、连州都已经半是山区。核心的清远、从化、增城、番禺、南海等又是膏腴之地,沿海的东莞、新安、顺德、新会、新宁、香山等也各有产出、商贸繁荣。

桂萼初来乍到就把广东的一些残酷情况向杨慎揭开了,这是杨慎之前没有认真去思索的细节。

应税田亩数目只有国初的三成这不奇怪,但额税数量还多了一些。

隐户逃户本就越来越多,灶丁优免,这么多没减少的田赋都是在国初三成的田地上产出的。

而海北盐课岁办相当于减了一半,这么多年以来,具体办差的各级官吏和地方士绅富商又在里面扮演着什么角色?

只是配合着解昌杰在广州府先行清丈土地的杨慎,被桂萼用数据解开了广州底层可能存在的血淋淋的现实。

去年战事,今年加派,户部杨潭,工部李鐩,礼部袁宗皋,到底是打着什么心思?

杨慎还没有得知袁宗皋去世的消息,他越想越害怕。

这莫非是陛下的授意?

陛下知道广东形势,故意要激起民变,而后大军犁境,一举解决豪族难题吗?

杨慎在胡乱猜测着,广州城里一个名为“远影楼”的酒楼里,坐到了最高层的雅间里确实看得到珠江口的远景。

此刻,这雅间里坐着五个宽松道袍的人。

他们自然都不是道士,穿道袍,很常见。

虽然还只是正月里,但他们有的拿着象牙折扇,有的手上戴着光华内敛的宝石戒指。

他们吃着早茶。

雅间的周围,分左右站着四个妙龄少女,正随时准备帮他们沏茶,或从外面传进刚刚蒸好的茶点。

桌子旁的人说着广东话,也并不避讳这四个少女。

“张杀头还在,但两广的茶,湖南的茶,福建的茶,今年是不能误的。去年老子在陕西呆了一年,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近万两,这才得了这么多茶引!”这个开口的人显然只是个富商,“如果都去应了今年坐派的役,那盐还煎不煎了,茶叶还采不采了?”

“雷兄不急。”摇着折扇的人就文雅了许多,“张抚台剑虽利,可他毕竟实务不精。采伐大木,珠池取珠,佛山铸礼器,这倒没什么。只是到了农忙时,这些都需要起运解京了。到那时,春雨急骤,道路崎岖,要多少脚夫、车马、舟船?误了农时,夏粮秋粮都是问题,百姓不答应啊。”

他是笑着说出最后一句话的。

“……他奶奶的,那个解昌杰,我家里的良田足足被清出去了五十顷!五十顷啊!”另有一人愤愤不平,“骆兄,你堂叔在京城,参他啊!”

“你这说的又是什么话?去年陛下一口气罢了那么多言官,现在哪好参劾?”另一人吃着蒸好的凤爪摇头,“要参,也是广东巡按御史。”

“霍家到底怎么说?”

“霍家?”他冷笑了一声,“霍家在南海县的生意,和我们哪家没有往来?这个霍渭先以前怕事躲回来,现在也是和稀泥,不能指望他!霍家现在是宁可不赚,也要保他坐上这股风!”

“请贡广东香茶的事有回音没有?”

“放心吧。”有个人嘴角露出笑容,“陛下雄姿英发,太多事情想要一改旧制了。今年陛下大婚,你们都会大吃一惊的。这茶嘛,恐怕到处都会贡上去。我们张抚台也许会把其他坐办盯得严一点,但这广东香茶,他是无论如何会好好督办的。这位,可是去年就帮着陛下预选淑人的主!”

第155章 帝王之路,步步沾血

如果并非军情急报,寻常的奏疏和其他公文要从广东到北京,需要的时间不会低于二十天。

这二十天,还得是有足够分量的人物送出的,沿途驿站不敢耽误。

杨慎花了三天的时间才等到黄佐与张孚敬回衙门,然后立刻就去请见,说了说桂萼表达的隐患。

这三天时间里他也没闲着,老老实实在架格库里把一些资料调出来认真查看了。

他现在很犹豫,因为他猜想这里面有皇帝授意的可能。

所以他只是表达今年各部派料到广东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的担心。

虽然急得不行,可他只能这么说,然后看着张孚敬与黄佐的反应。

“用修思虑甚是周全。”张孚敬看着他笑了笑,随后疑惑地问,“但此事,用修上禀布政使司,让张藩台留心为妥。”

杨慎顿时尬住了。

没错,广州府之上是布政使司,他若只是担心这一点,可以告诉黄佐之后,让他传达到新任的广东左布政使张恩那里。

“下官会上禀藩台……”杨慎看着他淡定的反应,心里更加没底了,“抚台当知,若是万一真激起民变,这广东试行新法一事恐会大受影响。抚台请准广东清丈田地之后如何行事,朝廷旨意至今未下,可见朝中顾虑者定然不少。”

张孚敬于是有点奇怪地看着他:若说朝廷里的反对派,那头头可是你爹。现在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大眼瞪小眼。

还是黄佐一脸凝重:“用修所言甚是!抚台,下官素知广东情弊,下官殿试策文谈及吏治,大半倒是观广东吏治有所悟。此事不得不防!广东海灾颇多,若今春徭役过重误了农时,入夏后再有大风灾,那今年势必有变!如今可虑者,不只在广东!两京一十三省,盼新法不得其效者不知凡几。一有风吹草动,朝中就会弹章四起!”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