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421)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运河之上租民船,人家做生意也是一段一段的,鲜有能一路运送数省:离乡太远,许多事就不可控了,风险陡增。

又不是官船。

敲开了门,龚用卿站在最前头,风度潇洒地说道:“劳烦通报,就说福建龚用卿前来拜会。”

“是龚老爷?”那仆人顿时说道,“少爷交待过,若有龚老爷书帖来,让小的先收下,没想到龚老爷亲自来了。只是少爷现在还没回来,各位……”

他看到外面这十数人,表情很意外,而后还是说道:“各位先请进来稍坐,用些茶水。”

说罢赶紧回去通报了:不管怎么样,毕竟是举人,少爷的朋友,到了家里来不能失礼。

等王慎中他们进了院子,也只好几个举人坐在堂屋中等候,书童仆人们却都呆在院子里。

这一等,直等到天黑。

几个人没有去处,甚至在这里蹭了一顿晚饭。

等门外终于回来一个人,龚用卿才大喜迎过去:“惟中兄,终于盼到你了。”

随后便愕然道:“惟中兄风尘仆仆,这是去哪了?”

这人正是唐枢,此刻说他风尘仆仆是雅致形容,他身上实则污泥处处,一身装扮也颇像农夫。布衣斗笠,腰间还挂着个水葫芦。

“廷议兄?”唐枢扫过他的脸,然后不免被家里这么多人吸引,又看到了自己有点尴尬又如释重负的父母,“失礼失礼,待我先梳洗一番。”

趁这间隙,唐枢的父母见到被逮个正着,这才解释道:“叫客人们笑话了,这孩子这些天来都是如此。”

本以为他们坐一会就要告辞的,那就能让儿子穿戴好了再去拜会朋友,哪想到他们赖着不走。

唐枢父母觉得儿子最近的行为挺丢脸。

而偏偏龚用卿也是要好脸面的人,就是不提众人暂时找不到住处的事,毕竟他只跟唐枢有些交情。

至于王慎中等人,现在心头尴尬癌都犯了:天都黑了,有这样办事的吗?万一龚用卿这位叫唐枢的朋友今天不能帮忙,难道大家这么多人一起挤他家凑合一晚?

他们是不好越过龚用卿向陌生人家诉什么难处。

唐枢的母亲现在堵到了他擦洗的房间门口,在外面隔着门问道:“你这几个朋友是怎么回事?说他们赶路辛苦不妨先回去,他们就是赖在这里不走,莫非今晚想借宿在咱们家?”

“借宿?不至于,龚兄家境颇好,岂会没定好住处。非要等孩儿回来,只怕是有要事商议,大抵与会试相关吧。”

“娘瞧不出你着急会试!这一年都跟着刘总河跑,你哪里温习功课了!”

“母亲放心,天天跟着刘师,那就是做功课最好的法子。”

唐枢的回答声里充满笑意,他母亲也只能无可奈何:“若真是要借宿家里,娘还得先去准备准备。愁人,大冬天的,哪有那么多床榻被褥……你用过饭没有?”

“和刘师一起吃过了,不是说了吗?孩儿帮刘师做点事,吃住都是河道衙门管的。”

“我看刘大人就不在乎你的前程了,就想着陛下交办的事要紧,还好这回没叫你去远地方。这都冬月底了,你还不启程进京!”

絮絮叨叨的数落声中,她先离开了。

等唐枢穿戴好到了前面堂屋中,他父亲也顿时告辞溜走。

刚才的农夫变成了翩翩佳公子,众人先是一一向他问好、通传姓名。

唐枢这才问:“廷议兄,莫非真是没寻着住处?即便城内外旅邸都挤满了人,泉州商人在淮安也置有会馆啊。”

跟母亲那样说,是安她的心。

但以唐枢行万里路的做事风格和他能中举人的聪明,还有呆在刘天和身边所能得知的信息量,见到龚用卿他们一直没离开又岂会猜不到情况。

他和龚用卿只是三年前一同参加会试时认识的,交情不能说有多深厚。既知对方家境颇好,哪里会为对方操心这些事?

龚用卿现在没有白天时的意气风发了,颇有些尴尬地说道:“蒲氏作乱,诏安吴氏在临清刺驾,福建商人哪还敢大肆张扬?我启程前就知道了,诸地会馆今明两年不便招待我等赶考举子。到了淮安,又听说要设什么河运局,城内外旅邸都挤满了南北客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惟中兄在总河麾下用命,应当有法子吧?”

王慎中等人这才知道龚用卿这个朋友居然在河道总督身边办事,怪不得他说事情好解决。

唐枢愣了一下,而后说道:“……还真是如此。此事说来话长,我也是定了腊月初一启程,刘师说不会误我赶考,已找好一船送我入京。只是若要我等数人一起,那只怕得换条大船了。”

龚用卿大喜:“惟中兄果然有办法!”

唐枢笑了笑:“这算是酬劳我今年来做了数月苦工吧。天色已晚,现在也不便到处寻住处了。这样,我在左邻右舍也算有些颜面,这就让人去叩门问问,今天就借宿于此吧,明日再做打算。我还要去一趟清江浦,今日回家也是要收拾行囊,留书廷议兄与我到那边码头汇合的。”

虽然约好了一起走,但谁能保证彼此的行程完全对得上?反正龚用卿很久前就来信,说秋闱之后九月就出发,十一月必到淮安。

“……那便有劳了,实在是叨扰。”龚用卿现在也没别的好办法了,借宿就借宿吧。

他不免问了一句:“惟中兄在刘总河那里,到底做着什么?小弟还以为惟中兄是做幕僚。”

“陛下忧心黄淮水患,南巡时任了刘师做总河,刘师岂能不全力以赴?我这一年来,几乎都是与河工打交道,与刘师一起把黄淮交汇这一段走了个遍。”

“……昔年听闻惟中兄踏遍名山时便心向往之,如今惟中兄竟已钻研河务了。”龚用卿眼里试探着问,“惟中兄乃刘总河高足,大试当前还有此等闲暇,实在佩服。不知可否引荐我等拜会一下总河大人?”

这可是身在淮安的朱袍高官。

最主要的是,龚用卿认为唐枢在大试之年到来之前还不温习功课,只怕是能从刘天和那里得到很多有用信息,心里极有把握。

唐枢很为难:“只怕不便。明日我清早过去,便是要趁这几日与刘师再去一趟高家堰。刘师公务繁忙……”

“那便等腊月初一启程后,再与惟中兄畅叙旧谊。惟中兄可知那河运局究竟是何衙门?为何引得南北客商齐聚淮安、以致于旅邸家家客满?”

“也对,廷议兄等人自福建而来,只怕还没看到那《明报》。”

“……明报?”

“廷议兄稍等,我从刘师那里是抄录了一份的。”

唐枢很快从书房里取来了一个册子。

他当时看到的,也是官方通过通译局送到总河衙门的那第一期。

之所以要抄,是因为刘天和心里也没底明年会试会怎么考,总之先让唐枢对着《嘉靖字典》和这报纸先抄录一下简字,熟悉一下新体例。

会试哪有包中的?就算明年不考简字、新体例和新学,将来必定会有,所以唐枢做这方面的功课自然越早越好。

唐枢对自己有自信,同时对于将来的规矩也听刘天和讲了很多。

有进士出身自然好,但在这位陛下眼中,只怕有没有进士出身不那么紧要。反而,如果在治河这件事上立下功劳,那当然是更容易简在帝心。

现在龚用卿打开这册子,看到上面的文字和体例之后不由目瞪口呆:“……这是什么?”

唐枢稍微解释了两句,而后才道:“明年自不会用这简字,我也是先熟悉一二。没办法,陛下已有旨意,诸衙公文要在一年内逐渐换成全部由这简字和新体例来书写。刘师把许多杂务都丢给了我,又说明年不管能不能中都会奏请陛下用我在河道衙门做事,我只好先练练了。”

龚用卿口干舌燥,王慎中他们也如受重击。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