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65)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陈淮津回望自己此生的遗憾,首要一件就是当初没抓住机会去读书。

陈恒乐得在旁看个热闹,直把点头如捣蒜的陈清岳气的咬牙。在家里坐到巳时,陈恒就跟着奶奶一起出门,他倒不是要陪着她们去逛街。

早在小年夜庙会那天,陈恒就跟薛蝌约好行排,初一早上去书院里给各位夫子拜年。这活往年只有钱大有陪薛蝌一起去,这次难得碰到陈恒、江元白都在此,自然不能少了他们俩。

四人在约定地点汇合,相互道过一声‘新春嘉平’,就一起出发前往书院。不过今天想到来祝贺的学子,也不止他们一伙人。

巳时正是大家出门拜年的时辰,书院门口也很是热闹。暂居在此的流民们,跟书院的学生都混了个脸熟,路上不免相互拜贺。

见到裴怀贞时,他正拉着金慎之下棋,旁边是贾雨村等人在作陪。到了裴怀贞这个岁数,已经不用讲什么虚礼。山长坦然的坐在椅子上,一边下棋一边让拜过的学子赶紧起身。

“山长,我们的压岁钱呢。”把自己的礼物放下,陈恒多大的胆子,见这老头想要装聋作哑,直接点破主题。

裴怀贞横了自己的学生一眼,朝着贾雨村等人笑道:“你瞧我说什么来着,肯定是这个小子带头起哄。”

他又转过头,朝着自己的夫人指了指,对陈恒道:“给你们的东西,都在你们师娘手上,自己去吧。”

四小只不免喜上眉梢,集体迈步窜到谢氏面前,“师娘,师娘。”

被这些壮小伙围着讨喜,谢氏也不免头疼,直呼道:“不要急,不要急,都有,你们都有。”说话间,她从身后的桌上拿出四份习题功课。

“啊这……”陈恒也傻了眼,没想到山长竟然做出这种厚颜无耻之事。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裴怀贞十分得意的抚着须,又跟陈恒等人叮嘱道,“过完年,记得交上来。错一处,就打十个手板子。”

“……”陈恒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江元白等人担心他又说错话,赶忙拉着他谢过山长的好意。

四人走出讲堂,听到屋内传来的大笑声,才心有戚戚的对视一眼。

正巧,照壁处有一伙新的同窗进来。同窗们听到夫子们的笑声,不免有些好奇,就朝着陈恒等人问起拜年的经过。

陈恒多黑的心思啊,刻意露了露爷爷给的压岁铜钱,跟这些人悄声道:“记得要压岁钱。”

“山长出手这么阔绰吗。”

“那可不,不然怎么做我们山长。”陈恒脸不红心不跳,只竖起大拇指,不停朝着身后的讲堂处比划。薛蝌等三人,瞧着好友作怪,也忍不住配合着点头,示意他们不要错过。

这事做完,见对方信以为真。陈恒赶忙憋住笑,跟好友们跑出书院。

到了热闹的大街上,四人才算放开胆子大笑。

拜过山长,接下来倒没有别的事情要操心。

陈恒跟薛蝌还太小,没到去好友家拜年的年纪。

四人约定好初五那日的乐子,就各自回去忙着家里的事情。

辞别好友后,陈恒匆匆赶回家,跟看家的爷爷禀告一声后,就带着信达和礼物,继续朝着外头走去。

他们俩这次出去,是准备去林府给另一位夫子拜年。

裴怀贞都拜过了,没道理不去看看王先明跟柳氏的。

陈恒跟王先明的感情,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明。只是碍于最近事情繁多,夫子跟师娘又住在林府,行走起来不免有些不方便。

不过陈恒对此行也没抱太多期望,他总觉得初一早上,林府门口说不定更热闹。

果然,等他带着信达赶到林府门口,外头正排着夸张的长队。

是真的那种长队,有各家派来的小厮,有身穿儒服的秀才、童生。

队伍拉的很长,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他们手中大多拿着一张红单,这是大雍版的新年贺卡。里面大多写着拜贺的新词,是时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

这些人过来,所求的就是在门房处放下自己的红单。

毕竟他们也没指望,能借着拜年的由头就跟知府碰上一面。

此次来,就是纯粹跟门房混个脸熟,方便日后打探消息。

再说万一知府大人通过他们精心设计的红单,就看出自己的惊世之才呢?

抱着摸奖的心态,客人们纷纷在门房处放下自己的红单。

过程虽然简单,可每个人都想跟门房聊上几句,希望让家丁们记住自己的脸。

一来二去,林府的六个门房,自然忙的不可开交。

陈恒站在一旁的商铺处,看了半天,就冲着信达摇摇头。

“过两天再来吧,今日过来的访客,确实太多了。”

这要是排队排下去,怕是到了晚上都未必有个结果。

“好。”信达也有些无奈。

两人正欲转身离开,站在台阶上迎客的门房们,却注意到陈恒的身影。几人商量一阵,立马分出一个人,朝着陈恒的方向边跑边喊。

“少爷,少爷,等等我。”

几百个人的视线,顺着小厮的身影一直移动,直到看到被喊声留住步的陈恒。

“少爷,您回来了,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我们刚刚在台阶上,瞧了半天才敢认出是你。”

陈恒也没想到,自己站在远处打量都能被小厮看见。

果然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门房接客。

“我看你们再忙,也不好意思上来打扰,就想着等几日再来。”陈恒笑了笑,赶紧解释道。

“少爷,您看您这话说的。你过来,还不是跟回自家一样。老爷一早就吩咐,你要是过来拜年,可别让你跑了。他跟夫人,都在家里等你呢。”

这个门房一边说,一边拉着陈恒的袖子朝大门走去。

沿路上,等候的众人不禁有些奇怪。

“你听说过知府大人,家中还有这么大的孩子吗?”

“没有啊。知府大人的亲儿子,不是才八岁嘛!想来是什么亲戚吧。”

大家对陈恒的来路十分好奇。陈恒索性就当自己没听见,在门房的引路下,走进林府后,他就直奔王先明所在的别院。

带路的下人刚刚跟他说过:家里现在来了位贵客,老爷跟夫人正在接待。

……

……

见到王先明时,夫子正陪着师娘在画画。与一般的红袖添香不同,画画的人是师娘,夫子才是负责磨墨的那个。

陈恒跟信达推门进来时,这两人都是又惊又喜。

“恒儿,信达。你们俩怎么来了?”

“来给夫子师娘拜年呀。”陈恒跟信达俱是一笑,放下手中提着的东西。一人拉着一个长辈,推着他们到上首坐下。

两位长辈这才明白孩子们过来的意思,忍不住露出些许无奈的笑容,只好依礼坐在位置上,等着两个孩子磕完头。赶忙伸手一人扶起一个。

“好好好,夫子知道你们有心了。”

“这是师娘给你们的压岁钱。”柳氏不知从何处拿出一贯红绳编成的铜钱,将它交给两个学生,“先说好,这钱可不算你们夫子那份,你们现在快去找他要。”

这是何故?陈恒眨眨眼,他又不是没跟着老师一起生活过。王先明哪有机会碰家里的钱啊,除了教学生之事,夫子在旁的事情上,都是个袖手旁观的主。

王先民只好苦笑一声,他不过昨日跟柳氏拌嘴几句。今天都已经主动伺候柳氏画画了,怎么这老太太还是余怒未消呢。陈恒这个好学生,看出夫子的脸色。赶忙凑到师娘身边,拉着她的手说着自己近日的日常。

偏巧老太太就喜欢听这个,她住在林府确实不如在自家方便。林府待她虽如上宾,可每逢家里来了什么贵客,她都有些不好意思露面。

尤其是最近,一会来了个京师的公子,一会是城内的大户人家家眷。

柳氏是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在林府待的可谓甚是苦闷,要不是眼下外头还没安定,她也早想带着老伴回山溪村了。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