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9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陈恒带着英莲、宝琴往里走上几百步,才在一处画桥上抓到薛蝌、江元白。钱大有今日要去相亲,他年纪到了,钱家也是准备趁机敲定下孩子的终生大事。

“画的怎么样?”

陈恒看了看两人的画纸,江元白的画是山水成色,已有一番情趣。薛蝌的纸上倒是光秃秃的,显然还在为落笔处头疼。

“难啊。”未来的丹青大家不住摇头,他有颗精益求精的匠心,往日所作的画稿,但凡不满意就是通通烧毁。

落在后头的宝琴,低声给英莲介绍起两个笨蛋画家。说到趣处,后者亦是笑声连连。

突然多了个陌生人,薛蝌立马发现英莲的不同之处。他耐着性子看了又看,满是欣赏的视线,直让英莲面露羞涩,宝琴发现此状,正欲呵斥哥哥这个痴儿。

薛蝌已经狂喜道:“有了,有了。”

他提起笔,在纸上寥寥几行,便勾勒出水荷、湖面、远山。此画应该只是草图,薛蝌画的狂放不羁,陈恒满是趣味的看着,等到好友在纸上画出两女并肩说笑的生动模样,他也为好友的才华称绝。

“画的好啊,薛兄。”陈恒真心赞道。

“那可不,持行弟。”薛蝌一边动笔,一边得意道,“等这画好了,你记得给我题诗作字。”

陈恒的字也是一绝,他最爱颜公的字迹,日积月累的模仿,已得其七分风骨。听到好友的要求,陈恒正欲答应,江元白已经不依道:“那我的呢?”

薛蝌横了元白的画纸一眼,道:“你的画,全是匠气。让大有来,就差不多了。”言下之意,就是陈恒的字配他的画,才最合适。

“好你个薛蝌。”江元白笑骂一声,两人都是师从徐堇侯,当即回道,“今日不叫你看看我的真本事,我就不姓江。”

“且来,且来。”薛蝌大笑。

现在离戏班开唱的时间还早,陈恒就耐心看好友作画,顺便还能等林妹妹到。后者很为魏大家的到来心动,早早就言明自己会一起来。也是因为黛玉的想法,才有了众人欢聚在此。

没多久,眼见薛、江二人打好底稿,姗姗来迟的林黛玉才一蹦一跳的出现在陈恒面前。

“兄长。”少女朗声,如三月的莺歌,清脆欢快。

五人在桥上齐回眸,就见到林黛玉带着紫鹃和雪雁走来。八人合在一处,正要往戏台处走去。

林黛玉站在台阶上,却注意到换过装束的英莲。她依稀觉得对方有些眼熟,便道:“这位姐姐是?”

陈恒笑着给妹妹介绍道:“她是英莲,几年前,你们还在书院见过的。”

一旁的江元白这才大呼道:“我就说怎么这么眼熟,原来是她啊!!”

林黛玉也是马上回忆起英莲的来历,再看她俏立陈恒的身侧,心中一时警铃大作,如刀子般的目光直往兄长身上落。

陈恒也是不觉,只愣愣的对妹妹眨眨眼,好像在问怎么了?

洞若观火的宝琴实在是憋不住笑,忙主动出声道:“先走,先走。我们去戏台那边再看热闹。”

众人得了令,又说笑着往湖中心走去。路上的气氛,真叫陈恒也觉得奇怪。英莲的话,本就不多。从始至终都站在陈恒身后,宝琴的话却是格外的多,一会逗逗英莲,一会逗逗同样沉默着的黛玉。

只是说便说了,陈恒偶尔回望时,跟宝琴一个对视。对方总会露出莫名的窃笑,更叫少年郎想不明白。

大家一直走到湖心亭,此处的曲目才刚刚演过开场,正是开始热闹的时候。陈恒等人的位置,自然早有人留好。

湖心亭位置靠后,既能看到赶来看戏的坊里女工和扬州百姓,也能看到四周正在作画的才子。台上在咚咚锵锵,乐声不断。亭里的热闹也不少。

一左一右被黛玉、英莲夹着的陈恒,都没顾得上看戏,就被正对面的宝琴,用玩味的目光一直盯着。

“二弟,你怎么了?”陈恒好心问。

“哈,刚刚看到三只鸟儿鸣枝头,大哥说奇怪不奇怪。”宝琴挑笑一声。

陈恒侧头四望,他背靠保障湖,亭上只闻鸟语花香,何来三鸟之说。薛蝌、江元白也是好奇,“只听过鸟儿成双成对,这三鸟并枝头,倒是奇景。”

“妹妹,鸟儿在哪呢?”薛蝌也问。

“啪。”宝琴猛地打开折扇,摇晃着笑,“哥哥们真是不赶巧,鸟儿刚刚飞走啦。”

“妹妹!!”黛玉哪里会听不明白,直接起身坐到宝琴身边,拿着手就往宝琴腰际挠。后者穿的是大袖士子袍,躲闪起来也是好看的很,嘴角一对梨涡时隐时现,又笑又讨饶道:“姐姐,好姐姐,我错了。快放过妹妹。”

这场面,三个少年都是默契的转头,不好多看。恰好外头,正有一个赵主事领着一位老者走来。

见此,陈恒等人也是起身相迎。待对方坐好,介绍过自己。陈恒才知道此人就是魏南钊。这是享誉梨园的大家名家。许多文人骚客,也是仰慕的很。

魏南钊年过五十,气度不凡,见多识广,谈吐又有趣,一坐下就跟年轻人们聊的火热。他是来看看秋浦街的主事,能把女人请出家门,还能让她们跑堂的人是何方神圣。

见到陈恒的年纪,魏南钊也是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前者却有意思,借机打听起戏曲的一些传闻。

当听到什么戏比天大,一方开唱,八方来听,更有神鬼亲临的异说。魏南钊也是大笑:“此说从未有之,什么神鬼亲临。要是给神仙唱戏,地方也该是在庙里,由庙祝出面邀请。”

后世有鼻子有眼的传闻,竟然是谬论,陈恒也是没想到。魏南钊又道:“什么戏比天大、一唱就不能停。更是听都没听过。上个月,我们在金谷乡义演,唱到一半,看客们就跑光了。”

没想到名满天下的昆家班也会有此冷遇,江元白十分感兴趣的追问,“那后来呢?”

“班里的孩子们唱上兴头,自己在台上唱到最后。不过也是玩闹,累的人就去休息了。”魏南钊大笑,“要真比天大,那碰上什么灾祸,我们是停、还是不停?”

班主说的有趣,大家听的也是大笑。其后,魏南钊又介绍了戏曲的来历,从最开始是孩童的过家家获得灵感,到后面各门各派的演变。其中的沧海桑田,往事斑斑,只听的一伙人沉迷不已。

见众人的目光都被魏大家吸引过去,林黛玉终于是忍不住坐回到陈恒身边,伸缩着鼻翼,粗着声调,窃窃私语道:“英莲姐姐真好看。”

“啊?!”感受到对方的气息,吐在自己耳边,陈恒露出诧异的目光转头。

“不像我。”林黛玉又道,顺势低头看看自己的身子。十三岁的少女,好像一株未长成的豆芽菜,她越看心越凉,不禁悲从心来。为什么都是人,差距会这么大。

“要什么就没什么。”林黛玉气恼的说。

陈恒真是无意的,他被妹妹的话说的糊涂,顺着对方的目光下意识一瞥。忍不住想道:确实有些平。哎呀,你在想什么。这可是你青梅竹马的妹妹啊!!

陈恒满是无语,要不是有外人在,当下就要给自己几耳光,好好收一收邪念。

“妹妹……”口干舌燥的陈恒,抓耳挠腮着想词汇。往日的锦绣文章,到今日都做了无用功。他虽不知道是何事,可隐约觉得,要过不去这一关,自己的下场会很惨。

林黛玉只抿着嘴,可眉宇中的生气又因为陈恒的急切,渐渐化为不可透露的欢喜。偏偏少女的脸色,还是一如既往的生闷气,到没叫兄长瞧出端倪。

频频回眸的宝琴依旧再看,依旧再笑。似懂非懂的英莲却眨眨眼,陈、林说的悄悄话,她倒是没听清。

就在左右为难之际,亭外突然传来不断的高喝,“二哥,二哥!”

正是戏曲唱到精彩处,谁受得了这般吵闹,纷纷对出声者怒视。想看看是谁的家人如此没礼貌,竟敢这般高声寻人,扫人雅兴。陈恒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救星来了。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