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64)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黛玉一听这话,总算是松口气。刚刚一群姐妹劝着自己留下,盛情难却,就是她有张利嘴,也是说不过她们。

“来的是谁?”林黛玉惯例问了一句,传信的丫鬟忙道:“来人说是小姐的兄长。”

众人闻言,无不齐齐看向黛玉。这姑娘俏脸微红,只轻声别过诸位姐妹,才在宝玉不舍的目光中,披上风衣远去。

一路到了门口,黛玉领着紫鹃快步上了马车,立马见到还未脱去官袍的陈恒。后者得意着笑:“看到下雪,担心你回家不方便,特意过来问问。”

“你不说,我也知道。”黛玉抬起手怕,坐在不远不近的位置。又见陈恒手中捧着自己送来的手炉,心中不自觉就泛起一阵喜意。

“哎,我来的不是时候。”宝琴不知何时站在车架上,脸上全是似笑非笑的调侃神色。

“妹妹,快进来。”被外人撞破刚刚的表情,黛玉唤了一声。

陈恒亦是主动搬来台阶,“怎么会,二弟来的正是时候。”

“也罢也罢。”宝琴笑着走进来,“你们俩以后的日子还长着,今日且先做个好心人,顺道送我一程。”

陈、林两人俱是轻笑,将宝琴请到马车内。薛家姑娘才坐下,就笑问:“大哥,扬州的父老乡亲托我跟你问一声,这下南洋的好事,他们也想掺一脚。”

陈恒就知道这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马上回道:“这事,日后要交到陛下那边裁断。依我看,陛下会另外安排人来办差。”

“那怕是要麻烦。”宝琴有些无奈,论财力,扬州的这批商人,如何跟晋商、徽商抗衡。更别说扬州城的盐商,本身就是出自这两地。

陈恒想了想,道了声:“也未必。我回头看看,能不能想个法子出来。”

……

……

林黛玉一走,这诗会的兴致就少了大半。众人也没久坐,各自寻了个理由就散去。宝钗自己有了空闲,就特意来到薛姨妈的屋里。她想着,明后日出门送一送二叔一家。

“娘,大哥呢?”宝钗环视一遍屋内,见薛姨妈独自在家,多嘴问了一句。

“他什么时候着家过。”薛姨妈拉着宝钗坐下,她最近在王夫人面前多有提及女儿的婚事。眼看此事马上要有眉目,她的心情可谓高兴的很,不住出声提点道,“你这几日也别顾着玩,我看啊,你不如做些开春要用的东西,送些到宝玉的屋里。”

宝钗的脸色暗了半截,只假装没听懂母亲话里的意思。将自己的来意一说,薛姨妈的脸色也是暗了半截。见母亲不肯松口,宝钗没得法,正欲起身回大观园里。

外头突然跑来一个小厮,站在门外就喊道:“夫人,夫人。”

听到下人如此慌张,薛姨妈忙问,“怎么了?如此慌慌张张的。”

“我们家大爷,在外头跟人打起来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祸事

刚听到薛蟠跟人打架的消息,薛姨妈就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她早知道这儿子不是个省心的,可想着如今搬到京师,盼着他能学些好,知道人外有人的道理。

谁成想,薛蟠还是不改在金陵时的脾气。仗着贾家的显赫门第,日日在外寻欢作乐,成天跟狐朋狗友厮混一处。

这孩子怎么就是教不好呢,怎么就是学不会呢。薛姨妈心中泛起愁苦,却还是先声道:“你们大爷人怎么样?可有伤着了?”

下人也是才从外头得了消息,报信的人半句话都未说全,他更难知道始末。只好站在冷冽寒风中,依照过往的经验,急声道:“大爷受了些皮外伤。”

那就好,薛姨妈还来不及点头,又听下人说道:“不过大爷……大爷……”

“大兄他怎么了?”见母亲越加慌乱,宝钗立马出声问。

“大爷他被宛平县的官兵拿去了。”

此话一落,只听的屋内母女都是心惊胆颤。宝钗一时顾不上她母亲,急问着:“大兄到底是跟谁打的?可有闹出人命?跟在他身边的小厮家丁呢,可有回来报信的?”

一番疾风骤雨的盘问,倒把门外的下人问的支支吾吾。眼看是问不出个所以然,面露焦急的宝钗一转头,就瞧见烛光下惊慌失措的母亲。薛姨妈尚在愣神中,慢慢的,才反应过来儿子被抓住的事实。这才哭出声道。

“我的儿啊!”

现在哪是哭的时候,宝钗素有心智和主见,眼见母亲六神无主,派不上用场。忙对外吩咐道:“快去怡红院请宝二爷,就说我找他,请他来梨香院一趟。”

夜半,她一个女人家想出门谈何容易。虽不知道薛蟠此事到底是大是小,可左右要平事,就绕不开贾家的面子。她有了决断,立马派人去请宝玉。

天寒地冻之下,宝玉得了消息,也是马不停蹄的赶到梨香院。人才坐定,就将薛蟠的事听了大概。宝玉也是六神无主道:“这……这,这事跟我说也没用啊。”

可能是觉得这话落了面子,宝玉摇头叹息道:“早知会有这事,今日咱们办诗会时,就该把他也拉过来才是。要是有我看着他,必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乱子。”

都什么时候了,说这马后炮的话有何用。宝钗压住面上的焦急,更没功夫搭理只知抹泪的母亲,道:“此事说不好,得劳嫂夫人出面一趟。”

王熙凤是何等人物,长安节度使的事情,就是她顺把手摆平的。此事,宝钗也是略有耳闻。可惜现在夜深,王熙凤应该跟贾二哥睡在一处。自己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冒然过去不合适,宝钗才动了让宝玉出面的念头。

宝玉一听,亦觉得王熙凤出面,再合适不过。可他一想,如今王熙凤身怀六甲,为这事折腾她,未免有些唐突。

“宝玉……”见对方犯了难,宝钗没得法,只好露着一双含泪的眸子,梨花带雨的盯着他。

“我,我这就去找琏二哥。”宝玉突感热血上涌,当即拍板接下此事。说完,也不多做停留。直接起身,风风火火的冲进黑夜中。

如此一路摸黑赶到贾琏住处,宝玉托下人叫醒熟睡的夫妇,自己则在外堂略作等候。不久,贾琏披了件单衣就从里间出来,问道:“这是碰到什么天大的事情了,都把你惊动到我屋里。”

宝玉搓搓手,忙把薛蟠的事一说。贾琏一听,是宛平县拿的人,就知道此事大不到哪儿去。当即抱怨道:“要我说,就该关一关他,杀杀他的威风。别成天仗着有个舅舅、表姐,就出门显摆,逞些不着边的威风。”

想着自己出门前,宝钗眼中的希冀。宝玉不忍佳人失落,忙道:“到底是血脉至亲,总不好看他受牢狱之灾。马上就是过年,回头家里哭哭啼啼的,也坏了佳节的气氛。”

才掀起帘子出来的王熙凤,听到宝玉的话,忍不住赞赏道:“哟,我们家宝兄弟,真是可见的懂事起来。老太太要知道你说的这番话,不知得有多高兴。”

贾琏也是大笑,“过了年就要十七、八的年纪,再不长大些,倒要叫府里的下人说闲话。”他看了看被平儿搀扶过来的王熙凤,对方的身子正显怀的很。忙道:“这事交给我办就好,你且回去好好歇息。”

别管平日有诸多别扭不适,此刻王熙凤怀着自己的骨肉。贾琏的柔情蜜意,尚有几分落在娘子身上。

见二哥答应下此事,宝玉心中立马兴起欢喜。等到贾琏出了门,自己立马返身回到梨香院,给担惊受怕的薛家母女报信。

后者又苦等到半夜三更,贾琏才把鼻青脸肿的薛蟠从衙门里捞出。一家三口在梨香院团聚,母女终于可以放心哭出声。只薛蟠仍在骂骂咧咧着:“都怪那姓柳的,要不是他先动的手,我又怎么会被衙门抓去。”

宝钗正心烦的很,懒得搭理兄长的抱怨,只客客气气的送走贾琏、宝玉二人。

……

……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