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28)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他们原以为会有一场硬战发生,谁能想到对手是群流匪的家眷。这群老弱妇孺也是受到惊吓,只敢握着些刀具,躲在山寨的大堂中,闭门迎敌。

闻讯赶来的陈恒,在燕小二等人的护卫下,对着里面的妇孺好言相劝,又以放火来威胁,才令对方打开紧闭的大门。

不过是群滞留在此的老弱妇孺,陈恒也不愿太过为难他们。只叫人好生收押看管,又吩咐起民夫抓紧收拾好山寨残局。

之前的攻防战,早叫山寨各处设施破损许多。可陈恒却越看越满意,深觉此处险地比起宽广的中军大营不知好了多少。

无论怎么说,从地势上,已经形成高打低的局面。也是庆幸此前的土匪,用起‘诱敌深入’的计谋,又有史鼎的刻意配合,才留下一个还算完备的山寨给自己。

先头部队控制好局面,后续的民夫推着一列列独轮车,抓紧涌入山寨。三万民兵靠着上官们的指引,该去修缮的修缮,该搭灶做饭的做饭。

趁着夜色,陈恒又领着护卫巡视山寨各处,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

……

古代消息的传递闭塞,陈恒不清楚山里的变故,史鼎自然也不清楚外界的情况。他跟水溶刚刚整合好兵匪,便马不停蹄的绕行乌獴山。留下水溶带着大部队,慢慢清理挡路的石堆。先行一步的史鼎,此刻正领着八千急行军奔向中军大营。

十月马上就要过去,要是少了陈恒手头的物资,他们造反的局势会十分被动。

形势比人强,大家伙跟着自己造反,图的是荣华富贵。还没开始就先饿着肚子,谁能相信他们可以成就大业?

这般火速出山,才赶了一日多的路,史鼎终于带人杀至大营不远处。见到窜天的狼烟,史鼎心中大呼不妙。又驱马走了半里地,回禀的探子已经等候在路旁,急切道:“将军,大营失火,里头更是看空无一人。”

史鼎头脑一蒙,急切驾马入营,才至校场处,就见到燃烧的熊熊大火。

这样的火势,还想抢救出什么军需辎重。

史鼎气到两眼一黑,直接朝天怒骂道:“陈家小儿,我誓杀汝。”

如此发泄过后,史鼎心气尚未平息。又见到几个刚刚招安的流匪,正围着陈恒留下的金山、银山偷偷打转。

本就心情不好的‘平匪大将军’,直接冷声吩咐道:“把这些人都给我砍了!脑袋就挂在营门上,让新来的弟兄们好好看看。”

“是。”

数十个亲卫领命而出,如恶虎般扑向愣神的士卒。有意杀鸡儆猴的史鼎,根本不去搭理这些人的求饶声。让探子辨明地上的车轴足迹,见到陈恒的人竟分坐两路。一队去了乌獴山的方向,一队朝着建南关方向。

想到乌獴山里还有水溶的数万兵马,史鼎根本不担心进山的疑兵。他令所有将士继续骑快马,又花了半日,才终于追上那群先行离开的伤兵。

一番盘问得知,发现陈恒没有跟他们一道,而是领着一帮民夫进了乌獴山,史鼎的心情这才好上许多。

“有些小聪明,可惜不多。”

短暂评价一句,史鼎朝着亲卫摆摆手。后者心领神会,又给四周的将士使起眼色。

那群跪地求饶的伤兵,转眼就死在刀枪之下。

第三百零二章 结硬寨,打呆仗,上好香!!!

史鼎在半道灭口数千伤兵时,陈恒还在清风寨上,抓紧修缮防御措施。大战在即,大家能不能活下命来,就靠手头这些设施。

好在民夫们虽不善舞刀弄枪,对挖沟壑、布箭垛等差事倒是熟练的很。事关所有人的身家性命,由不得大家不尽心尽力。陈恒留了王二等一干军卫在寨上监督细处,自己则回到义气堂上,应对着文官们的抱怨。

这批人都是读书人,见识也有些。自然能看出山寨的地利,可想到史鼎万一反叛,自己面对的就是数倍的敌军。拿一帮民夫去打正经官兵,哪怕是守城战也叫人心慌害怕。

终于盼到陈恒从外头回来,他们可不一股脑涌上来,围着陈恒劝道。

“大人,趁现在时间来得及,我们先绕路下山跑吧。”

“对啊对啊,大人。用兵打仗那是泥腿子干的事情,我们……我们……留待有用身,将来济世安民,再报社稷君恩岂不美哉?”

“之前数万贼匪在此,都挡不住朝廷军马。大人何故要以卵击石,只要大人肯点头后撤,我等愿一同上书,向陛下言明大人的难处,绝不会让陛下怪罪大人。”

几番乱糟糟的丧气话听下来,陈恒心中如何不明白众人的担忧。可是事到如今,再想着下山跑路已经为时晚矣。

再则说,若不堵住史鼎等人东进的路。致使社稷震动,引得天下大乱,到时还有何处是安居的净土呢?

“我意已决。”陈恒坐在首座上,仍是沉稳的出声道,“我也知道诸位大人心忧难安,如今大战在即,念在同僚一场,我且告诉各位。后山处,有一条小路是之前贼匪留下的退路。”

听到陈恒这般说,堂内的不少文官,已经面露喜色,眉眼微翘。

“今夜我不会留人把守,若有人有心离去,大可趁着夜色循路下山即可。事后,陈某若是侥幸得胜,亦不会向朝廷检举失职之人。只是……”

陈恒暗暗记下几个喜上眉梢的文官,无论这些人最后走与不走,都已不堪大用。

“只是过了明日破晓,谁再轻言退军投敌。别怪陈某以军法处置,先斩下他的头颅,挂在城墙上以儆效尤。”

正巧腰上配着长刀,陈恒一撩红袍,拔出三尺长刀,怒目红脸的转身,直接劈在身侧的长桌上。好在他知道自己的武力值有限,没去寻什么坚硬处劈砍,免得闹出笑话。只借着刀锋,顺势砍下长桌边角处。

效果虽是差些,好在声势看起来挺能唬人。瞧着陈恒这般拔刀威吓的模样,众人不敢言语,忙嘤嘤几声,又沉默下去,只相互使其眼色。

陈恒也不愿多为难他们,只摆摆手示意文官们先退出去。自己则独自坐在大堂中,等着信达、王二等人的回禀。

约莫过了酉时,天色已经完全入夜。信达和王二信步入内,忙向陈恒禀报起各项进度。听到外头的民夫办事都很用心,陈恒甚是欣慰的点点头。

想到这三万人,就是自己最后活命的依仗。堂上的陈恒忍不住关心道:“民夫中可有迷乱军心之言?军中气势,可堪一战?”

被鲁应雄特意留下来,王二就没抱着活命的打算。听到陈大人的问话,他暗道:秀才领兵,果然万事不成。一群田里种庄稼的汉子,谈什么军心可用?

王二下意识轻笑道:“大人,怕是难矣。”

信达这辈子都在陈恒身边转悠,如何看懂什么叫军心可用。可王二是军中旧卒,什么样的人能打仗,什么样的军心足以克敌制胜。他虽不能说个明白,看却是能看得懂。

等到王二把民夫私下的惊慌失措说个大概,陈恒亦是听的直皱眉。这样不行啊,若是人心畏战怕战,哪怕有十成的地利,只怕也发挥不出五成。

见陈大人陷入沉思,王二带着些许嘲弄的语气,半问半奚落道:“大人可有什么神鬼奇谋,能一夜之间安抚人心?”

陈恒闻言,也不着恼。毕竟是自己带他走上这条绝路,又有鲁应雄用王二一家老小作保。陈恒对王二还是有些信任的,更愿意花些力气安抚此人。

想到这,他大大方方的撑开双手,搭在两侧扶手上,甚是沉稳道:“倒真有!王统领看好即可。”

用一句话应付过去,陈恒和和气气送走他后,就跟信达一起愁眉苦脸的坐在堂内。信达是自己人,眼下更只想着如何保下哥哥的性命。

真到寨门攻破的时候,不管二哥说什么。自己也得一槌头敲晕他,向叛军投诚才行。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