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1004)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在反复权衡完利弊以后,只见王俭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在平复好情绪以后,方才开口道:“说吧,需要本官从城防中抽调多少人出来。”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抽调几百人左右,应该就足够了。”

王俭听闻此话,在思衬片刻后,点了点头,紧跟着开口道:“嗯,本官可以从城防中抽调几百人出来,不过你们必须保证,一定要尽快将军营内的暴乱镇压。”

那名副千户闻言,当即许下了承诺:“这是自然。”

等到那两名副千户离开府衙以后,只见王俭的脸上满是阴沉之色,气得摔了茶杯。

只听‘砰’的一声脆响,茶杯在地上碎裂开来,化作无数的陶瓷碎片,杯中的茶水,就这么洒在地上,还冒着些许热气。

“李启尚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账东西,让他办点事,居然能够激起兵变!”

“当真是翅膀硬了,居然还敢派人来威胁本官,等着吧,等这件事情过后,本官一定要好好收拾你!”

在离开府衙以后,那两名副千户兵分两路,其中一位拿着王俭的调令,去城防抽调士兵,另外一位则是径直去往了李启尚位于城中的宅邸,向其汇报进度。

房间内,待那名副千户将事情的全过程尽皆叙述一遍以后,李启尚的反应跟王俭先前的反应如出一辙。

“这个目光短浅、贪得无厌的蠢货,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想着明哲保身。”

“硬要说的话,事情本就因他而起,等这件事情结束以后,本官要跟他好好地算一算账。”

李启尚在说到这里的时候,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无比冷峻。

就在这时,在奴仆的引领下,只见先前那位负责去城防抽调士卒的副千户快步走了进来,俯下身体,沉声禀报道:“大人,属下已经从城内抽调出了五百余名士卒!”

“嗯,好,事不宜迟,咱们赶紧出发,尽快将暴乱镇压下去!”

第七百七十九章 属于严嵩、徐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当日,在下值以后,严世蕃便乘坐轿子,径直返回了严府。

此时的严府门口,早已没了昔日的盛况,只能用门罗可雀来形容,就连门口负责看门的小厮,也因为太过于无聊,而打起了瞌睡。

严世蕃见此情形,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然后将轿帘放下,叮嘱轿夫经由侧门回去。

自从上次君前失仪以后,严嵩便告病在家,如今距离严嵩告病在家,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时间也来到了六月中旬。

眼下,朝中的一应事务,都是由徐阶这位内阁次辅代为负责的。

而在这段时间里,朝野上下,有关严嵩所患病症的流言,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有关严嵩患上“呆症”的这一言论,更是甚嚣尘上。

严世蕃纵使是想出面澄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严嵩真的患上了“呆症”。

待轿子停稳以后,严世蕃拒绝了轿夫的搀扶,自顾自地从轿子里下来。

只要一想起徐阶的那副嘴脸,严世蕃整个人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个徐阶,当真是虚伪至极,明明心里比谁都想坐上内阁首辅的椅子,但却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希望严阁老早日康复。”

“我呸,你徐阶明面上这么说,恐怕暗地里已经在派人大肆散播流言了吧!”

“想必近来内阁首辅之位不能空缺的流言,也是出自于你徐阶的手笔吧!”

严世蕃在想到这里的时候,脸上满是笃定之色,并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

此时的严世蕃,只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因为自从严嵩患上“呆症”的流言散播开来以后,或许是害怕遭受清算,以往那些时常上门问候的官员,都不见了踪影。

而在严嵩告病在家以后,就连许多严党成员,也十分默契地选择了静观其变,跟严家划清界限。

更有甚者,直接转而投向徐阶所在的阵营。

在他们看来,眼下的严家,就是一艘即将倾覆的大船,要是不尽早从这艘船上脱身的话,到时候难免会遭受牵连。

直到以往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官员,开始阳奉阴违的时候,严世蕃这才清醒过来。

原来一直以来,自己最大的依仗,就是有一个当内阁首辅的爹。

而那些官员畏惧自己,也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有严嵩这样一位掌握他们把柄,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

眼下,严嵩患上了“呆症”,过往的事情说不定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过出于谨慎,这些人并未着急撕破脸皮,毕竟谁也不知道严嵩究竟有没有留下后手。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在背后落井下石,毕竟,严嵩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不知道挡了多少人的路。

除此之外,由严嵩主张推行的政策,也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得罪了不少人。

就拿先前强制推行的官绅一体化纳粮来说吧,尽管在那上面,同时有着严嵩、徐阶两个人的名字。

但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士绅们,对于严嵩的怨言,明显要更大一些,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严嵩是内阁首辅,是百官之首!

在士绅们看来,你严嵩身为内阁首辅,文官们的领袖,不思为天下的读书人争取权益也就罢了,居然还帮着皇帝,媚上欺下,大肆迫害士林。

另外,在那些宗室、勋贵中,严嵩的风评,也不是很好。

因为当初正是严嵩在朝议上,义正言辞地请求皇帝削减宗室、勋贵的开支,并重新恢复了张璁张阁老时期的一些政策。

例如藩王的每一代只封八个人,剩余的人不纳入名册之中,不得领取钱粮!

在削减了大宗将近一半的开支以后,许多宗室、勋贵迫于无奈,只能够选择自谋生路。

尽管这些宗室、勋贵明知道,在背后推动这件事的人是皇帝,但他们不能、也不敢对此有丝毫怨言。

因此,他们只能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严嵩的身上,正是严嵩这位大奸臣,擅进谗言,蛊惑皇帝,削减宗室开支。

……

“唉,想这么多,也无济于事,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在感慨这么一句后,只见严世蕃回过神来,将内心纷乱的思绪尽皆压下,向着书房走去。

接下来他还得去书房一趟,给严嵩讲述一遍,近来朝野上下所发生的事件。

这是李太医提出来的办法,说是让严嵩多动动脑子,这样的话,就能够尽可能地延缓严嵩的病情。

尽管严世蕃已经照着李太医的嘱咐,试了好多天了,但仍然没有丝毫效果。

“这个李太医,该不会是庸医吧,父亲的病都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不仅如此,反而还愈发严重了!”

在来到书房门口后,严世蕃的脑海中冷不丁地闪过这样一个想法。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严世蕃敲响了书房的门。

‘咚咚咚’只听一阵敲门声响起,随后,从书房内传来严嵩的声音:“谁?”

严世蕃闻言,当即俯下身体,恭敬应声道:“父亲,是孩儿,孩儿下值回来了!”

在这之后,只听严嵩那略带疲乏的声音响起:“哦,进来吧!”

待话音落下,严世蕃未作丝毫犹豫,当即推开书房的门,迈步进入了其中。

当严世蕃进入书房的时候,严嵩正戴着老花镜,分外专注地浏览着面前的书籍,一切都跟平常一样。

但严世蕃却清楚地知道,这无非是幻象罢了,现在的严嵩,已经患上了“呆症”,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

不仅如此,就连严家也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

随后,只见严世蕃收敛心神,将目光从严嵩的身上收回,低下头,毕恭毕敬道:“父亲,孩儿来看您了!”

严嵩闻言,将目光从眼前的书籍上移开,然后指了指一旁的空位,出言吩咐道:“嗯,坐吧!”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